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50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的鞋底模具,涉及EVA发泡鞋底加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模操作繁琐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滑杆和顶板,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底板和顶板,滑杆上有下模座,并滑动连接有上模座,上模座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液压杆,上模座上有二段下压结构,下模座上有脱料机构;采用二段下压结构。通过在上模座上设置二段下压结构,能够在上模座复位时,通过上模座将粘附在下压件上的鞋底压下,使鞋底脱离下压件;通过在下模座上设置出料杆,或气室与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当上模座上升后,将鞋底顶出或吹出,实现自动出料,相比现有技术能够使下模具脱模时的操作更加简洁,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EVA发泡鞋底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取出的鞋底模具。

技术介绍

[0002]EVA发泡鞋底在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称量好的颗粒状EVA材料导入下模座的成型槽内,启动装置,上模座向下移动,通过凸出的压块压入成型槽内挤压EVA材料,经熔融、成型、冷却,再进行脱模,现有的EVA鞋底加工模具存在不便于脱模的问题,成型后的鞋底易卡在下模具内,或粘连在上模具上,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成型后的鞋底从下模座或上模座上取下,增加了劳动强度。
[0003]中国专利CN202221786825.7公开了一种EVA鞋底成型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模座在导向柱上滑动连接,且下方设置弹簧,下模座的型腔内设置顶出台,顶出台下方连接了和固定台相连的凸柱,鞋底成型后,向下压下模座,即可通过顶出台顶出鞋底。
[0004]本技术方案在鞋底成型后,仍然需要手动下压下模座,其虽然能够使鞋底更便于脱模,但其操作繁琐程度仍然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脱模操作繁琐、鞋底易粘附在上模座上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通过设置二段下压机构和联动机构,使上模座离开下模座时,能够自动进行脱模操作,使人工操作更加简便,且不会附着在上模座上。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滑杆和顶板,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所述滑杆上有下模座,并滑动连接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液压杆,所述上模座上有二段下压结构,所述下模座上有脱料机构;采用二段下压结构,能够在完成鞋底成型后,压块先进入上模座内,使鞋底与压块脱离,再使上模座上升,以阻止鞋底粘连在上模座上,再在下模座上设置脱料机构,辅助下模座脱料,达到成型后的鞋底便于取出的效果。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内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下端通过通槽与外界连通,所述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下压件,所述下压件还包括下压块和连接板,所述下压块和所述通槽位置相对应、形状相一致、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活动腔之间压装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板上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将下压件下压,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使下压件带动上模座下降,在上升时,下压件能够直接带动上模座上升。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座为第一下模座,所述第一下模座上开有容纳槽和模槽,所述模槽与所述下压块位置相对应、形状相一致、尺寸相匹配;所述容纳槽为U型槽,一端与所述模槽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下模座顶面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出料杆。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杆还包括出料板和U型杆,所述U
型杆一端连接所述出料板,另一端穿出所述容纳槽槽口探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出料板在所述模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出料杆和所述容纳槽之间压装有第一弹簧;在上模座下降时,上模座下压出料杆,进一步将鞋底挤压成型,在成型完成后,上模座回升,出料杆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复位,将成型后的鞋底顶出模槽,以便于出料。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座为第二下模座,所述第二下模座上开有成型仓和气室,所述气室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上装有活塞机构,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成型仓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之间有支气管,所述支气管内有封堵机构,当上模座下降时,使活塞机构开始动作,使第二气管、支气管、气室、第一气管内压力升高,进而驱使封堵机构动作,封堵第一气管,使气室内压力升高;在鞋底成型后,下压块上升,成型仓内压力下降,在上模座上升后,封堵机构复位,打开第一气管,气室内的气压通过第一气管向成型仓方向泄出,使成型后的鞋底脱离成型仓,以便于取出鞋底。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机构还包括第一活塞、受力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气管上端连通有弹簧仓,所述第一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管内,上端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上有压板,所述压板在所述弹簧仓内,所述压板和所述弹簧仓之间压装有第三弹簧,上模座下降压动受力杆下降,使第一活塞下降,压缩第二气管内的空气,使第二气管、气室、支气管和第一气管内压力升高,第三弹簧便于第一活塞复位。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堵机构还包括第二活塞、连接杆和封堵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封堵塞,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封堵塞在所述支气管内滑动连接,所述支气管内壁有受力板,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受力板之间装有第四弹簧,支气管压力升高能够推动第二活塞移动,以封堵第一气管,第四弹簧便于第二活塞复位。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管内有节流板,所述节流板为上下通透的圆台状壳体结构,所述节流板广口向所述活塞机构方向,细口向所述气室方向,通过设置节流板,在活塞下压时,能够使第二活塞前端迅速形成高于封堵塞后端的压力,推动第二活塞和封堵塞移动,当第一活塞上升时,第二气管内压力下降,但由于节流板的作用,使气室内的气体进入第二气管的速度较慢,第二活塞在第四弹簧作用下开始复位,打开第一气管,气室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向成型仓中泄出,吹动成型的鞋底,使其与成型仓脱离粘结,便于取出。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上模座上设置二段下压结构,能够在上模座复位时,通过上模座将粘附在下压件上的鞋底压下,使鞋底脱离下压件;通过在下模座上设置出料杆,或气室与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当上模座上升后,将鞋底顶出或吹出,实现自动出料,相比现有技术能够使下模具脱模时的操作更加简洁,降低人工操作强度。
[0015]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节流板,能够在上模座下压时,使第二活塞前端迅速形成较大压力,推动第二活塞移动,在上模座上升时,使第二活塞前端升压较慢,使第二活塞更快复位。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A

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图二;
[0021]图5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图三;
[0022]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B

B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包括底板(1)、滑杆(2)和顶板(3),所述滑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底板(1)和所述顶板(3),所述滑杆(2)上有下模座,并滑动连接有上模座(5),所述上模座(5)连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上有二段下压结构,所述下模座上有脱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内有活动腔(507),所述活动腔(507)下端通过通槽与外界连通,所述活动腔(507)内滑动连接有下压件(505),所述下压件(505)还包括下压块(5052)和连接板(5051),所述下压块(5052)和所述通槽位置相对应、形状相一致、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板(5051)和所述活动腔(507)之间压装有第二弹簧(504),所述连接板(5051)上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为第一下模座(4),所述第一下模座(4)上开有容纳槽(4011)和模槽(4021),所述模槽(4021)与所述下压块(5052)位置相对应、形状相一致、尺寸相匹配;所述容纳槽(4011)为U型槽,一端与所述模槽(402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下模座(4)顶面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容纳槽(4011)内滑动连接有出料杆(4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杆(403)还包括出料板和U型杆,所述U型杆一端连接所述出料板,另一端穿出所述容纳槽(4011)槽口探出所述容纳槽(4011),所述出料板在所述模槽(4021)内滑动连接,所述出料杆(403)和所述容纳槽(4011)之间压装有第一弹簧(40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锋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鸿涛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