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30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由反应炉及其盖板组成,反应炉与盖板通过法兰连接,在其连接法兰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反应炉盖板上均匀对称设置多个加料装置,并伸入反应炉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海绵钛在还原期间加料集中、易造成中心部位温度散热不及时、结构致密、蒸馏期间电耗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备海绵钛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海绵钛时还原期间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均采用镁还原四氯化钛方法,在还原蒸馏工序中,多 数采用倒“U”型联合炉反应器生产,从反应炉顶端中心加料,其优点是单炉产量大,合格率 高,能耗低。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各国都将设备大型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但是随着炉 型的增大,原顶端一点加料设置显现不足,主要是加进的料集中在反应器的中心区域,钛坨 中心部位,加热炉表面传热不及时,即钛坨中心部位与钛坨表层的温差大,严重影响海绵钛 结构,影响产品质量,增加海绵钛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海绵钛生产还原加料阶段产生的余热不能及 时排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加料装置,以改善海绵钛结构、降低生产成 本。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由反应炉及其盖板组成,反应炉与 盖板通过法兰连接,在其连接法兰处设有密封圈,反应炉盖板上不同位置同时设置二个以 上加料装置,加热装置伸入反应炉内。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减少了反应炉中心部位温度集中、向外传热不及时,造成海绵钛结构致密现 象;2、还原时海绵钛中心部位的结构得到改善,大幅度减少蒸馏时间;3、由于蒸馏时间的缩短,大幅度减少了海绵钛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能源 损耗;4、操作方便,提高了运行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_镁液、2-反应炉、3-密封圈、4-盖板、5-加料管6-加料套管、7-加料管法 兰,8-加料套管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由反应炉2及其盖板4 组成,反应炉盛装镁液1,反应炉2与盖板4通过法兰连接,在其连接法兰处设有密封圈3, 根据反应炉大小,在反应炉盖板4上面不同位置同时设置2-8个加料装置,图示的实施例设置3个加料装置,加料装置伸入反应炉内。所述加料装置由加料管5、套管6、加料管法兰7及加料套管法兰8组成,加料管5穿过加料套管6伸入反应炉,加料管5外上部设有加料管法兰7,加料套管6上端安装加料 套管法兰8,安装时加料管法兰7与加料套管法兰8贴近,其间设有密封圈9。本技术改善了原反应器在海绵钛在还原期间加料集中、中心部位温度散热不 及时、结构致密、蒸馏期间电耗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操作工人的 劳动条件,提高还原散热效率,改善了海绵钛结构。权利要求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由反应炉(2)及其盖板(4)组成,反应炉(2)与盖板(4)通过法兰连接,在其连接法兰处设有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盖板(4)上均匀对称设置二个以上加料装置,并伸入反应炉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由加料 管(5)、套管(6)、加料管法兰(7)及加料套管法兰(8)组成,加料管(5)穿过加料套管(6) 伸入反应炉,加料管(5)外上部设有加料管法兰(7),加料套管(6)上端安装加料套管法兰 (8),安装时加料管法兰(7)与加料套管法兰(8)贴近,其间设有密封圈(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的加料装 置数量为2-8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的加料装 置数量为3个。专利摘要一种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由反应炉及其盖板组成,反应炉与盖板通过法兰连接,在其连接法兰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反应炉盖板上均匀对称设置多个加料装置,并伸入反应炉内。本技术解决了海绵钛在还原期间加料集中、易造成中心部位温度散热不及时、结构致密、蒸馏期间电耗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文档编号C22B5/16GK201553769SQ20092012559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履国, 李金泽, 王忠朝 申请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产海绵钛的还原反应装置,由反应炉(2)及其盖板(4)组成,反应炉(2)与盖板(4)通过法兰连接,在其连接法兰处设有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盖板(4)上均匀对称设置二个以上加料装置,并伸入反应炉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朝张履国李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