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99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包括旋转工作台、用于夹持虾只的夹持装置以及用于切开虾只背部的水刀装置,夹持装置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并且能够在旋转工作台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用于实现高效低损的虾只开背去肠一体作业。作业。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虾只进行开背、去肠等加工环节中采用传统的人工劳作方法,不仅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且加工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产品变质;因此,很多水产品企业都已经或准备采用机器加工的方式来提高自动化程度。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虾只加工机器,可参考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957680U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所提出的虾开背除肠剥壳机,或参考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104652U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所提出的自动虾剥壳机。这些现有的虾只加工机器能自动化完成虾只定位夹持、姿态整理、开背、去肠线、剥壳等一系列加工动作。
[0004]上述现有的虾只加工机器在开背环节中,采用圆盘刀对虾只进行切割,长期作业刀具容易变钝,变钝的刀具会对虾只产生较大的挤压作用,容易导致肉质受损;在去肠线环节中,采用毛刷对开背后的虾只进行洗刷,反复的挤压与摩擦作用又会使虾只肉质损伤加大。因此,如何降低机器对虾只造成的肉质损伤,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用于实现高效低损的虾只开背去肠一体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加工效率,还能降低加工过程中对虾只造成的肉质损伤。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包括旋转工作台、用于夹持虾只的夹持装置以及用于切开虾只背部的水刀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并且能够在旋转工作台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刀装置包括十字模组以及安装在十字模组上的水刀喷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刀喷头的末端设置有虾体姿态限制通道,所述虾体姿态限制通道处于所述夹持装置的圆周运动路径的外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虾体姿态限制通道包括有分别用于限制虾体左右两侧的两限制板,所述两限制板呈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待处理虾只的喂料装置以及用于拍摄待处理虾只的摄像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喂料装置的上方并且朝向所述喂料装置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有喂料通道、滚动压轮、用于抓取虾肉的爪刺装置以及用于清洗夹持装置的毛刷,所述喂料通道、所述滚动压轮、所述水刀装置、所述爪刺装置、所述毛刷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水射流装置,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水射流装置处于所述水刀装置与所述爪刺装置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虾开背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水射流装置,所述第二水射流装置与所述毛刷处于相同位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有固定轴,所述旋转工作台安装在固定轴上并与固定轴构成转动配合。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其旋转工作台用于带动夹持装置做圆周运动,因此夹持装置上的虾只也跟着做圆周运动,水刀装置用于喷射高压水射流。虾只在运动过程中其背部碰到高压水射流时,利用高压水射流线性特征,与虾只背部的接触区域很小,使高压水射流能够充分与虾只背部接触,以达到良好的切割效果。在高压水射流切开该虾只的背部同时,顺带起到冲刷去肠的作用,实现了开背去肠一体作业,相比现有技术,不仅是节省了流程,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也避免了因刀具变钝挤压和毛刷摩擦所带来的肉质损伤,达到了高效低损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虾类开背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虾类开背装置的水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水刀装置的侧视图。
[0023]图中:1、固定轴;11、旋转工作台;12、夹持装置;13、开合控制凸轮;2、喂料通道;3、滚动压轮;4、水刀装置;41、十字模组;42、水刀喷头;43、夹具;44、虾体姿态限制通道;5、第一水射流装置;6、爪刺装置;7、毛刷;8、第二水射流装置;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参考图1

图4,其展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该虾类开背装置,包括固定轴1、旋转工作台11、用于夹持虾只的夹持装置12以及用于切开虾只背部的水刀装置4,旋转工作台11安装在固定轴1上并与固定轴1构成转动配合,夹持装置12安装在旋转工作台11上并且能够在旋转工作台11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夹持装置12可设置有多个(例如本实施例设置有四个夹持装置12),这些夹持装置12应该呈圆周分布,且圆心为旋转工作台11的旋转中心。其中,水刀装置4用于喷射可起到切割效果的高压水射流;夹持装置12主要由自变距夹具和虾尾夹组成(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0026]在本实施例的虾类开背装置中,水刀装置4包括十字模组41以及安装在十字模组41上的水刀喷头42,具体地,水刀喷头42由夹具43夹持,十字模组41通过夹具43带动水刀喷头42水平或垂直移动;水刀喷头42的末端设置有虾体姿态限制通道44,该虾体姿态限制通
道44处于夹持装置12的圆周运动路径的外侧,且虾体姿态限制通道44能够跟随水刀喷头42同时水平或垂直移动;具体而言,虾体姿态限制通道44包括有分别用于限制虾体左右两侧的两限制板,这两限制板呈对称设置。
[0027]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有喂料通道2、滚动压轮3、用于抓取虾肉的爪刺装置6以及用于清洗夹持装置12的毛刷7,喂料通道2、滚动压轮3,水刀装置4、爪刺装置6、毛刷7沿旋转工作台11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
[0028]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有开合控制凸轮13,开合控制凸轮13用于在夹持装置12的圆周运动过程中,控制夹持装置12的夹紧或松开,夹持装置12和开合控制凸轮13的结构和原理均可参考现有技术。
[0029]本实施例的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待处理虾只的喂料装置以及用于拍摄待处理虾只的摄像头9;该摄像头9位于喂料装置的上方并且朝向喂料装置设置。其中,采用摄像头9的目的是为了让虾类开背装置或其上位机识别待处理虾只的种类和大小,根据虾只的种类或大小自动调整水刀喷头42的位置(通过十字模组41使水刀喷头42水平或垂直移动),从而调整对虾只的开背深浅程度。
[0030]现有技术对虾只的开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刀技术的虾类开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工作台、用于夹持虾只的夹持装置以及用于切开虾只背部的水刀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并且能够在旋转工作台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开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刀装置包括十字模组以及安装在十字模组上的水刀喷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虾类开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刀喷头的末端设置有虾体姿态限制通道,所述虾体姿态限制通道处于所述夹持装置的圆周运动路径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虾类开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体姿态限制通道包括有分别用于限制虾体左右两侧的两限制板,所述两限制板呈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虾类开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类开背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待处理虾只的喂料装置以及用于拍摄待处理虾只的摄像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虾类开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淳黄家怿王水传俞舜廷陈远辉覃凌云赵锡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