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71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包括支撑座、第一立板和第一横板,第一横板水平设置;一对安装板,其竖直固设于第一横板的一端的相对两侧,一对安装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槽;连接架,其包括连接座、第二立板和第二横板,第二横板水平设置且一端伸入一对安装板之间,与一对第一导向槽滑动卡接;测量软尺,其设于第二横板的上方,测量软尺的一端固设在卷轴上,另一端经导向轴后竖直向下与第二横板连接;第一工业相机,其固设于一对安装板之间,第一工业相机的镜头端与测量软尺相对;控制器,其固设在支撑架上,并与第一工业相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可实现在线监测等优点。可实现在线监测等优点。可实现在线监测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轨道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轨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线路在运营使用期间,受荷载和周边地质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均匀性沉降,当线路沉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会导致轨道发生开裂、破损,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发生张开,甚至接头破损和渗漏水。因此,对地铁线路进行沉降监测是保证列车运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的地铁线路沉降监测主要采用如全站仪、精力水准仪等方法,但其受列车运行干扰大,损坏率高,维保成本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座,竖直固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立板,以及水平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板顶部的第一横板;一对安装板,其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板的一端的相对两侧,所述一对安装板上沿其高度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槽;连接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座,垂直固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二立板,以及水平固设于所述第二立板顶部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伸入所述一对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一对第一导向槽滑动卡接;测量软尺,其设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方,所述测量软尺的一端固设在卷轴上,另一端经导向轴后竖直向下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所述卷轴和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安装板垂直且转动连接;第一工业相机,其通过第一连接板固设于所述一对安装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工业相机的镜头端与所述测量软尺相对;控制器,其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工业相机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信号传输模块。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横板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一对第一导向槽连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顶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内滑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一对第一导向槽滑动卡接,所述测量软尺的另一端经所述导向轴后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横板上固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开槽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三开槽,所述第三卡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测量硬尺,所述测量硬尺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三开槽,所述测量硬尺的另一端上方设有第二工业相机,所述第二工业相机的镜头端与所述测量硬尺相对;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工业相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7]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工业相机通过第二连接板转动设于所述一对安装板之间,并由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步进电机驱动绕与所述连接轴平
行的轴线转动;其中,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8]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横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一端设有端部敞口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内板的一端伸入所述滑槽内并与其滑动卡接,所述内板的一端顶部固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导向槽与固设在所述外板的另一端顶部的直线驱动器连接,所述一对安装板固设于所述内板的另一端两侧。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一对安装板的底部分别向上凹陷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竖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支撑柱连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测量软尺与所述第一工业相机相对的一侧,以及所述测量硬尺与所述第二工业相机相对的一侧均涂覆有反光材料。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连接座的底面设有粘接层。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一横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之间均固设有加强板。
[0013]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一对安装板、连接架、测量软尺、第一工业相机和控制器,使用时,只需要将支撑架和连接架分别固定在沉降对照座和轨枕上,并将测量软尺与连接架连接,然后通过第一工业相机对不同时刻下测量软尺上的刻度及刻度值进行拍摄,并通过控制器传输给外部控制中心进行目标刻度值识别,即可实现对轨道的沉降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可实现在线监测;此外,连接架的设计,可将对测量点的沉降监测转移至轨道外侧,有效减少列车运行对装置的干扰。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在水平沉降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在倾斜沉降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撑座;2、第一立板;3、第一横板;4、安装板;5、第一导向槽;6、连接座;7、第二立板;8、第二横板;9、测量软尺;10、卷轴;11、导向轴;12、第一工业相机;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开槽;15、第二开槽;16、连接轴;17、角度传感器;18、第三开槽;19、测量硬尺;20、第二工业相机;21、第二连接板;22、步进电机;23、外板;24、内板;25、滑槽;26、第二导向槽;27、导向块;28、直线驱动器;29、支撑柱;3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2]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座1,竖直固设于所述支撑座1上的第一立板2,以及水平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板2顶部的第一横板3;一对安装板4,其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板3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板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座,竖直固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立板,以及水平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板顶部的第一横板;一对安装板,其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板的一端的相对两侧,所述一对安装板上沿其高度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槽;连接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座,垂直固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二立板,以及水平固设于所述第二立板顶部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伸入所述一对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一对第一导向槽滑动卡接;测量软尺,其设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方,所述测量软尺的一端固设在卷轴上,另一端经导向轴后竖直向下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所述卷轴和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安装板垂直且转动连接;第一工业相机,其通过第一连接板固设于所述一对安装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工业相机的镜头端与所述测量软尺相对;控制器,其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工业相机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信号传输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板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一对第一导向槽连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顶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内滑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一对第一导向槽滑动卡接,所述测量软尺的另一端经所述导向轴后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板上固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开槽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三开槽,所述第三卡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测量硬尺,所述测量硬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党朝梁镜明醋伟贾程程张翊翔刘辉王迪刘慧
申请(专利权)人:神铁二号线天津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