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79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涉及手机壳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压紧模具的模仁中放置预制件;预制件包括热塑性玻纤板、LOGO标识块和具有LOGO孔位的软保护皮,LOGO标识块放置于热塑性玻纤板的背面上,软保护皮放置于热塑性玻纤板的背面上,LOGO标识块通过软保护皮的LOGO孔位进行显示或外露;模仁具有与3D形手机壳对应的3D模腔,模仁的3D模腔边缘用于使热塑性玻纤板的边缘成型为3D形状;合模、压紧;通过加热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加热,并在加热后至开模前,通过冷却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冷却;开模,得到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通过对各步骤的改进,将传统的3次压模作业改进为只需一次压模作业,一次压模作业即可完成。一次压模作业即可完成。一次压模作业即可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制备
,具体为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壳是组成手机的主要部件,除了边框之外,常见的为手机后壳。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后壳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
[0003]如为获得柔软的手感,会在手机后盖上粘上一层PU皮;部分手机后盖还希望有独特的LOGO标识,如专利号为202220081677.2的中国技术“一种新型手机后盖体”,具体请参阅图1,“所述后盖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嵌设有凸块,凸块的下侧设有双面胶,凸块与凹槽通过双面胶相粘接;所述凸块的上端设有立体标识,所述热熔胶层设有第一标识孔,所述PU皮料层设有第二标识孔,所述凸块的立体标识依次伸向第一标识孔和第二标识孔之中。凸块上端的立体标识为LOGO、商标、文字或者图案,立体标识能不被热熔胶层和PU皮料层所阻隔而直接观察到。”随着手机外观的不断改变,手机后盖的形状也随之出现3D形状,主要表现为手机后盖的边缘是翘曲的。如专利号为202220081677.2的手机后盖体,当手机后盖体是3D形状时,其制备的过程主要为:先对用于制备后盖本体的材料板进行CNC加工,开出凹槽;然后将用于制备后盖本体的材料板置于第一个热压模具中,进行第一次热压,使材料板的边缘翘曲形成3D形状的后盖本体;待将具有立体标识的凸块贴在凹槽中,以及将热熔胶层、PU皮料层置于后盖本体上后,再整体放置于第二个热压模具中,进行第二次热压;最后整体移出至冷压模具中,进行冷压。总共需要进行3次压模作业,即2次热压+1次冷压。
[0004]对于生产此类具有标识的PU皮手机后盖的厂家而言,其需要为第一次热压作业、第二次热压作业以及冷压作业配置对应的压模,其设备制作或购买成本是非常大的,其设备多也意味着需要更大的空间,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初期发展以及后期的产线扩张;其次,当需要进行三次压模作业时,若为每次压模作业均配置对应的操作员,人员成本支出同样巨大,同样不利于企业的初期发展以及后期的产线扩张,若由单人操作依次进行3次压模作业,必然在生产效率上大受影响,因此,如何改善此类具有标识的PU皮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在保证生产效率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损失,一直是生产厂家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压紧模具的模仁中放置预制件;预制件包括热塑性玻纤板、LOGO标识块和具有LOGO孔位的软保护皮,LOGO标识块放置于热塑性玻纤板的背面上,软保护皮放置于热塑性玻纤板的背面上,LOGO标识块通过
软保护皮的LOGO孔位进行显示或外露;其中,压紧模具具有用于对模仁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以及具有对模仁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模仁具有与3D形手机壳对应的3D模腔,模仁的3D模腔边缘用于使热塑性玻纤板的边缘成型为3D形状;步骤二,合模、压紧;步骤三,通过加热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加热,并在加热后至开模前,通过冷却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冷却;步骤四,开模,得到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进行步骤1前,先在热塑性玻纤板开有标识块定位凹槽;在步骤1中,LOGO标识块为放置于标识块定位凹槽上,且LOGO标识块具有部分位于标识块定位凹槽外。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软保护皮包括位于靠近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布底,以及位于远离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PU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步骤一中,软保护皮与热塑性玻纤板之间还置有热熔胶层或热固胶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软保护皮包括位于靠近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TPU底材,以及位于远离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PU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步骤二中,压紧模具的压紧力为1000KG

15000KG,保压时间为30s

120s。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步骤三中,加热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的加热温度为140

160℃。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步骤三中,在加热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加热时,冷却系统被设置为中断或暂停对压紧模具的模仁的冷却;在冷却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冷却时,加热系统被设置为中断或暂停对压紧模具的模仁的加热。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冷却系统具有成型在上模仁和/或下模仁上的多根冷液管道,在对热压模具的模仁进行冷却时,冷却系统为持续向冷液管道通过冷却液;多根冷液管道靠近于3D模腔,冷液管道的长度方向与所成型的手机壳的长度方向对应,多根冷液管道的间隔方向与手机壳的宽度方向对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加热系统具有成型在设有冷液管道的上模仁和/或下模仁上的多根热液管道,在对热压模具的模仁进行加热时,加热系统为持续向热液管道通过热液;多根热液管道靠近于3D模腔,热液管道的长度方向与所成型的手机壳的长度方向对应,多根热液管道的间隔方向与手机壳的宽度方向对应,其中,冷却系统的冷液管道与加热系统的热液管道为相互错位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各步骤的改进,将传统的3次压模作业改进为只需一次压模作业,一次压模作业即可完成:1)热塑性玻纤板的热压3D成型;2)各部件在热压下的进一步粘接;3)冷压成型。整个制备过程在只安排一个操作员进行操作完成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较好的生产效率;在对压模设备的投入上,明显可减少2套压紧模具和1套加热系统,其在使用空间和设备制作或购买成本上,均能够为生产企业缓解压力;
在手机壳制备时,“热塑性玻纤板的热压3D成型”和“各部件在热压下的进一步粘接”,可以共用热量,即通过加热系统对模仁的一次加热,可以同时完成“热塑性玻纤板的热压3D成型”和“各部件在热压下的进一步粘接”,相较于传统的两次加热,其在加热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对热量的利用效率上均具有较好的改进;设计将传统的3次压模作业改进为只需一次压模作业,同时还免去了传统三次压模作业在产品转运所需的时间,例如将第一次热压成型为3D形状的热塑性玻纤板转运至用于进行第二次热压的压模工位处。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现有技术中具有立体标识和PU皮料层的手机后盖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上模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压紧模具的模仁中放置预制件;预制件包括热塑性玻纤板、LOGO标识块和具有LOGO孔位的软保护皮,LOGO标识块放置于热塑性玻纤板的背面上,软保护皮放置于热塑性玻纤板的背面上,LOGO标识块通过软保护皮的LOGO孔位进行显示或外露;其中,压紧模具具有用于对模仁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以及具有对模仁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模仁具有与3D形手机壳对应的3D模腔,模仁的3D模腔边缘用于使热塑性玻纤板的边缘成型为3D形状;步骤二,合模、压紧;步骤三,通过加热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加热,并在加热后至开模前,通过冷却系统对压紧模具的模仁进行冷却;步骤四,开模,得到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1前,先在热塑性玻纤板开有标识块定位凹槽;在步骤1中,LOGO标识块为放置于标识块定位凹槽上,且LOGO标识块具有部分位于标识块定位凹槽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软保护皮包括位于靠近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布底,以及位于远离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PU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软保护皮与热塑性玻纤板之间还置有热熔胶层或热固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LOGO标识的手机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软保护皮包括位于靠近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TPU底材,以及位于远离热塑性玻纤板的一侧的PU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攀邓超辉何翠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达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