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3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原始管坯在矫直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坯料;步骤二:将主要由碳酸钙70%~97%,塑料3%~30%组成的混合粉末介质填充到坯料内腔;步骤三:对填充粉末介质后的坯料进行冷挤压,使其初步形成T或Y型二通管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碳酸钙和塑料为原材料组成粉末介质,两者均为廉价原料,所以无须回收,可节省回收时的能源消耗,替代了原有技术的铅重金属的粉末介质,既解决了铅污染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硝酸钠危害生产人员安全的问题。生产人员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配件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三通管件在制冷、制热系统中可以起到分流、改变冷媒流向、缓解系统局部应力等重要作用。三通管的成型途径大致可分为冷、热挤压两大类,其中以低成本的冷挤压技术发展最快,热挤压发展较慢且部分被淘汰,在此不赘述。
[0003]从冷挤压又衍生出灌铅挤压、注油挤压、注水挤压等。其中注油或注水挤压均因技术难度大、设备成本高、挤出长度不理想等因素发展缓慢。而灌铅挤压因其挤压成型尺寸标准,成本低等诸多有利因素,导致在现行技术中仍以灌铅挤压为主,但众所周知,铅是有害的重金属,其残留物污染问题在所难免。因此世界上发达国家如欧盟和日本等颁布了在铜或铝三通制造过程中不得有铅的指令。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因无合适的低成本替代技术,灌铅挤压仍为铜或铝三通制造的主流技术。制造厂商目前注重应对的仅是灌铅挤压后的除铅干净度,寄希望于残留物指标能符合相关的限值要求。但该指标甚为苛刻,用常规灌铅挤压后的除铅技术不可能达到。
[0004]专利号为ZL201310412633.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挤压管通件的填充介质及管通件的制作工艺,填充介质包括以下组分:5wt%~70wt%的硝酸钙;25wt%~90wt%的硝酸钠。该方案中提供的填充介质对人体和环境都没有危害,健康环保。然而该方案中硝酸钠是制造硝酸钾、矿山炸药、苦味酸、染料等的原料,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害燃烧产物的氮氧化物,被列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并按照《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能够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降低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原始管坯在矫直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坯料;
[0008]步骤二:将主要由碳酸钙70%~97%,塑料3%~30%组成的混合粉末介质填充到坯料内腔;
[0009]步骤三:对填充粉末介质后的坯料进行冷挤压,使其初步形成T或Y型二通管;
[0010]步骤四:将T或Y型二通管的延伸段锯除以形成T或Y型三通管;
[0011]步骤五:退除T或Y型三通管内填充的粉末介质;
[0012]步骤六: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打磨、抛光、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制得成品。
[0013]作为优选,所述塑料为聚丙烯塑料。
[0014]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塑料为无规共聚聚丙烯。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为将已挤压成T或Y型三通管加热至260~750℃,使粉末介质熔化流出。
[0016]作为优选,所述原始管坯的材质包括铜、铝或两者的合金。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退除粉末介质后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500~600℃,并加热12~20分钟,再待冷却。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在冷挤压完成后对T或Y型二通管进行退火处理。
[0019]作为优选,所述粉末介质中各组份的含量:碳酸钙70%,塑料30%。
[0020]作为优选,所述粉末介质中各组份的含量:碳酸钙97%,塑料3%。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碳酸钙和塑料为原材料组成粉末介质,两者均为廉价原料,所以无须回收,可节省回收时的能源消耗,替代了原有技术的铅重金属的粉末介质,既解决了铅污染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硝酸钠危害生产人员安全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一:将原始管坯在矫直后按照设计尺寸要求切割成符合规定长度的坯料,其中原始管坯的材质包括铜、铝或两者的合金;
[0025]步骤二:将主要由碳酸钙70%~97%,塑料3%~30%组成的混合粉末介质填充到坯料内腔,所述塑料为聚丙烯塑料,要求坯料内腔粉末介质饱满且坚实,无空洞、松散等现象;灌入的碳酸钙和塑料均为无铅的非金属廉价原料,所以成本较低,而且不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0026]步骤三:对填充粉末介质后的坯料进行冷挤压,冷挤压完成后对T或Y型二通管进行退火处理,使其初步形成T或Y型二通管;
[0027]步骤四:将T或Y型二通管的延伸段锯除以形成T或Y型三通管;
[0028]步骤五:退除T或Y型三通管内填充的粉末介质,其中退除方式为将T或Y型三通管加热至260~750℃,使粉末介质熔化流出,退除粉末介质后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500~600℃,并加热12~20分钟,再待冷却;
[0029]步骤六: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打磨、抛光、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制得成品。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步骤一:将铜质原始管坯在矫直后按照设计尺寸要求切割成符合规定长度的坯料;步骤二:将主要由碳酸钙70%,塑料30%组成的混合粉末介质填充到坯料内腔,所述塑料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的聚丙烯塑料,即由碳酸钙70%和无规共聚聚丙烯30%组成粉末介质,要求坯料内腔粉末介质饱满且坚实,无空洞、松散等现象;
[0032]无规共聚聚丙烯又称为PPR,与PP均聚物相比,无规共聚聚丙烯改进了光学性能,增加了透明度并减少了浊雾,,提高了抗冲击性能,增加了挠性,降低了熔化温度,从而也降低了热熔接温度;在粉末介质中其起到增加韧性的作用。
[0033]步骤三:对填充粉末介质后的坯料进行冷挤压,冷挤压完成后对T或Y型二通管进行退火处理,使其初步形成T或Y型二通管;
[0034]步骤四:将T或Y型二通管的延伸段锯除以形成T或Y型三通管;
[0035]步骤五:退除T或Y型三通管内填充的粉末介质,其中退除方式为将T或Y型三通管加热至260~750℃,使粉末介质熔化流出,退除粉末介质后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500~600℃,并加热12~20分钟,再待冷却;
[0036]步骤六: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打磨、抛光、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制得成品。
[0037]实施例2
[00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仅在于步骤二中粉末介质的组份含量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碳酸钙为97%,PPR3%。
[0039]实施例3
[00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仅在于步骤二中粉末介质的组份含量的不同,和原始管坯材质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碳酸钙为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原始管坯在矫直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坯料;步骤二:将主要由碳酸钙70%~97%,塑料3%~30%组成的混合粉末介质填充到坯料内腔;步骤三:对填充粉末介质后的坯料进行冷挤压,使其初步形成T或Y型二通管;步骤四:将T或Y型二通管的延伸段锯除以形成T或Y型三通管;步骤五:退除T或Y型三通管内填充的粉末介质;步骤六:对T或Y型三通管进行打磨、抛光、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制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为聚丙烯塑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塑料为无规共聚聚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粉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为将已挤压成T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岳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阳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