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雨的砂性土地区的雨水集水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室外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雨的砂性土地区的雨水集水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雨水集水井是人工建造的一种利用自然降水进行雨水调蓄和再利用的工程设施,通过收集、储存和调节城市区域内的降雨径流来补充地下水或作为景观用水。
[0003]目前普遍使用的雨水集水井不具有沉砂装置,容易导致泥沙沉积在井内,并在后续排放过程中进入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进而堵塞管道,清理更困难;尤其是初期雨水,混杂了大量泥沙增加了其处理难度;部分带有沉砂井的雨水集水井需要直接从井内清掏沉积的泥沙,无法彻底清理干净,并且操作费力;此外,雨水集水井通常单点设置,连续进水、连续出水,泥水分离效果较差,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冒水现象频发,暴雨天气时尤甚。雨水集水井并未切实发挥减缓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和水土流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雨的砂性土地区的雨水集水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雨的砂性土地区的雨水集水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有井盖(3)的井池(1)和容纳槽(2),所述井池(1)和所述容纳槽(2)相邻设置,且一一对应;所述井盖(3)上设有雨水过孔(31),所述井盖(3)包括双层盖板,该双层盖板之间设有中空区域,该中空区域内活动设有可移动斑块(4),所述可移动斑块(4)由电磁铁调节器(41)控制,所述可移动斑块(4)能够将所述雨水过孔(31)打开或关闭;所述井池(1)内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设过滤装置(8),该过滤装置(8)底部设位移传感器(10),该位移传感器(10)与所述电磁铁调节器(41)电性连接,所述井池(1)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收集装置(9),所述井池(1)的侧面分别设置多个与其连通的一类排水管(11)和二类排水管(12),所述一类排水管(11)远离所述井池(1)的一端连通污水管网和/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二类排水管(12)远离所述井池(1)的一端连通雨水管网和/或渗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雨的砂性土地区的雨水集水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池(1)朝向所述容纳槽(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口,所述井池(1)通过该出口与所述容纳槽(2)连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行,雷鸣,李思庆,伍超,祝嫣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