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智能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83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紧凑型智能关节,力矩电机定子固定在关节外壳内,力矩电机转子与谐波发生器固定连接,谐波减速器的钢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关节外壳内,谐波减速器的柔轮通过螺栓与输出法兰轴相连,输出法兰轴通过输出轴承定位于输出端盖上,输出端盖则与关节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输出法兰轴还与芯轴固接在一起,套筒通过轴承与芯轴可转动连接,套筒与输出法兰轴之间通过第二过渡轴承隔离,套筒还与端盖轴承之间通过第一过渡轴承隔离,端盖轴承装配在端盖之内,端盖用螺栓固定于关节外壳上,智能驱动板和防尘盖安装在端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维护和安装成本低、适用性良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机械关节,适用于设计制作关节式机器人及残疾人用主动假肢。
技术介绍
在机器人产品中,控制及驱动装置通常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 具体表现为机器人往往配有一个体积较大的控制柜。在这个控制柜中,安置了所有的控制 系统和功率驱动电路,机器人每个关节上的传感器、电源线都接入这个控制柜中,形成复 杂、庞大的线束,增加了机器人的维护难度。在工业控制领域,由于安装空间相对比较宽裕, 这种状况所带来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控制柜的安装和线束的检修都还比较容易。但在移 动机器人领域和残疾人主动假肢领域,这种笨重的结构体系有很大缺点。首先,在移动机器 人上安装空间狭小,放置一个体积相对较大的控制柜或控制箱有困难;第二,庞大的线束降 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也增加了维护和安装成本;第三,由于所有的控制和驱动模块都集中在 控制柜中,给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困难;第四,传统关节结构体积重量较大,电机 和减速装置往往分开设计,降低了机器人的荷重比指标。这些缺点也给机器人技术在残疾 人假肢方面的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关节的占用空间大、维护和安装成本高、适用性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智能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凑型智能关节包括固定支架安装柄(1)、支架连接螺栓(2)、固定支架(3)、回转支架(4)、回转轴承(5)、防尘盖(6)、端盖(7)、智能驱动电路板(8)、端盖轴承(9)、,位置检测磁钢(10)、芯轴(11)、第一过渡轴承(12)、轴承(13)、套筒(14)、力矩电机定子(15)、力矩电机转子(16)、关节外壳(17)、键(18)、谐波发生器(19)、刚轮(20)、第二过渡轴承(21)、外壳安装柄(22)、柔轮(23)、输出法兰轴(24)、输出轴承(25)和输出端盖(26);  力矩电机定子(15)固定在关节外壳(17)内,力矩电机转子(16)与谐波发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杨庆华鲍官军荀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