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81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叶片吊装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架体通过牵引绳连接至吊机;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分别连接至架体的两侧边;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横板一端,包括第一液压泵、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挂杆;第一液压泵连接至第一横板,下端连接至第一连接架,第一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架的两侧壁;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的结构相同,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之间设有第一拖绳,第三挂杆和第四挂杆之间设有第二拖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调整叶片的姿态,使其不与地面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并且在吊装过程中使叶片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叶片起吊和运转的稳定性。提高了叶片起吊和运转的稳定性。提高了叶片起吊和运转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叶片吊装工装
,具体涉及到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业内习知,陆上型风机发展趋势是:叶片越来越长、预弯角度也随之加大,使得叶片更容易受到吊装场地的限制,因此,需要借助吊装工装的辅助与吊机配合对叶片进行起吊。
[0003]专利号为ZL201820964109.0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机叶片单点吊装的辅助工装》,包括主梁支撑,所述主梁支撑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槽钢,所述槽钢的槽口朝外,两个槽钢通过各自槽口与吊装叶片用的扁平吊带直接接触,实现将绕过叶片中部的扁平吊带撑开,且此时的主梁支撑与叶片轴向垂直,所述槽钢上设置有一个挂绳吊耳,叶片起吊时通过槽钢上的挂绳吊耳悬挂挂绳来与吊装叶片用的吊钩相连,避免主梁支撑拆卸时掉落下来磕碰叶片。采用该技术有利于风机叶片起吊姿势平稳,放置地面时无需扶正,可有效解决叶片起吊时翻转的问题,且加工方便、成本低。
[0004]但是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叶片尺寸较长,重量较大,采用该辅助工装只能够对叶片的一个点进行支撑,从而导致叶片容易倾斜,且在与吊机进行配合时,叶片容易发生转动,同时, 在倾斜时,叶片的一端容易与地面产生撞击,使得叶片进行损坏,以及对叶片进行安装时,需要叶片进行平齐,单点起吊也不容易使叶片保持平齐,因此,现提出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解决吊装叶片时叶片转动倾斜,与地面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同时在安装时无法保持平齐,影响安装作业。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包括架体、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
[0007]架体,通过牵引绳连接至吊机;
[0008]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分别连接至架体的两侧边;
[0009]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横板一端,包括第一液压泵、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挂杆;第一液压泵连接至第一横板,下端连接至第一连接架,第一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架的两侧壁;
[0010]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包括第二液压泵、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挂杆;第二液压泵连接至第一横板,下端连接至第二连接架,第二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连接架的两侧壁;
[0011]第三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横板的一端,包括第三液压泵、第三连接架和第三挂杆;第三液压泵连接至第二横板,下端连接至第三连接架,第三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三
连接架的两侧壁;
[0012]第四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包括第四液压泵、第四连接架和第四挂杆;第四液压泵连接至第二横板,下端连接至第四连接架,第四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四连接架的两侧壁;
[0013]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之间设有第一拖绳,第三挂杆和第四挂杆之间设有第二拖绳。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支腿,设有四个,连接至架体的下表面。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牵引座,牵引座连接至架体,所述牵引绳连接至牵引座。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牵引座设有若干个,且对称分布。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电箱,电箱连接至架体,与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第三液压泵和第四液压泵电连接。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和第四升降机构调整叶片的姿态,使其不与地面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并且在吊装过程中使叶片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叶片起吊和运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架体

1;牵引座

2;牵引绳

21;第一横板

3;第二横板

4;第一升降机构

5;第一液压泵

51;第一连接架

52;第一挂杆

53;第二升降机构

6;第三升降机构

7;第四升降机构

8;电箱

9;第一拖绳

10;第二拖绳

11;支腿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包括架体1、第一横板3、第二横板4和第一升降机构5、第二升降机构6、第三升降机构7和第四升降机构8;
[0025]架体1,通过牵引绳21连接至吊机;
[0026]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分别连接至架体1的两侧边;
[0027]第一升降机构5,设置在第一横板3一端,包括第一液压泵51、第一连接架52和第一挂杆53;第一液压泵51连接至第一横板3,下端连接至第一连接架52,第一挂杆5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架52的两侧壁;
[0028]第二升降机构6,设置在第一横板3的另一端,包括第二液压泵、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挂杆;第二液压泵连接至第一横板3,下端连接至第二连接架,第二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连接架的两侧壁;
[0029]第三升降机构7,设置在第二横板4的一端,包括第三液压泵、第三连接架和第三挂杆;第三液压泵连接至第二横板4,下端连接至第三连接架,第三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三连接架的两侧壁;
[0030]第四升降机构8,设置在第二横板4的另一端,包括第四液压泵、第四连接架和第四挂杆;第四液压泵连接至第二横板4,下端连接至第四连接架,第四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四连接架的两侧壁;
[0031]第一挂杆53和第二挂杆之间设有第一拖绳10,第三挂杆和第四挂杆之间设有第二拖绳11。
[0032]本技术的原理为:在进行单叶片吊装时,首先使用吊机将装置吊装至叶片顶端,将第一拖绳10和第二拖绳11绕过叶片底部,在两个承托点衔接在叶片底部后,通过第一液压泵51、第二液压泵、第三液压泵和第四液压泵调整使两个拖绳绷直,对叶片底部进行支撑;启动吊机运行将叶片吊起离开地面,观察在吊起空中叶片的倾斜状况,相应地通过第一液压泵51、第二液压泵、第三液压泵和第四液压泵对四个点进行调整,从而使叶片吊起后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叶片起吊和运转的稳定性;在吊机将叶片吊移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第一横板(3)、第二横板(4)和第一升降机构(5)、第二升降机构(6)、第三升降机构(7)和第四升降机构(8);架体(1),通过牵引绳(21)连接至吊机;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分别连接至架体(1)的两侧边;第一升降机构(5),设置在第一横板(3)一端,包括第一液压泵(51)、第一连接架(52)和第一挂杆(53);第一液压泵(51)连接至第一横板(3),下端连接至第一连接架(52),第一挂杆(5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架(52)的两侧壁;第二升降机构(6),设置在第一横板(3)的另一端,包括第二液压泵、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挂杆;第二液压泵连接至第一横板(3),下端连接至第二连接架,第二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连接架的两侧壁;第三升降机构(7),设置在第二横板(4)的一端,包括第三液压泵、第三连接架和第三挂杆;第三液压泵连接至第二横板(4),下端连接至第三连接架,第三挂杆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阔王建国郭强王力魏鹏李世刚刘旭梁聚财付小波肖闽川冯缘余正华胥培林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