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535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柔性按摩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压紧滚轮、固定座、弹簧、导电组件和壳体;所述导电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下方;两所述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壳体两侧下端;一螺钉从下至上穿过所述固定座,末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螺钉外周,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贴于所述固定座底部、所述螺钉头部设置;弹簧提供弹力,将固定座压向壳体;其通过压紧滚轮,转动轴,固定座和弹簧的配合,使导电组件主动去贴紧导电柱,从而保持导电组件与导电柱之间的良好接触,不会因为导电组件由于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形变而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形变而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导电组件的
,具体是指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按摩垫产品,按摩机芯在上下行走时通过弹弓线进行导电,在结构上需要有塑胶壳在背部进行支撑,否则弹弓线容易受压变形而产生故障,目前市场上由于产品的升级,出现了柔性按摩垫产品,此按摩垫产品的特点为轻薄,可贴合在座椅靠背上提高入座的舒适度,结构上取消了硬质塑胶壳体在背部支撑从而提高产品的贴合效果。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209611675U公开了一种按摩椅机芯的新型导电结构,包括:机芯;所述的机芯上安装有导电组件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导电组件包括固定的导轨和与机芯一起运动的位置调节导槽;所述的位置调节导槽套接于导轨上;所述的导轨上安装的导电片与位置调节导槽的导电触点持续电性连接。
[0004]上述专利,采用导电组件代替传统的线束,使机芯上不需再引出线束,但此方案不适用于柔性按摩垫产品,并且在柔性按摩垫产品上继续使用弹弓线的导电方案容易使弹弓线受压变形而产生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及其按摩垫和安装方法,其通过压紧滚轮,转动轴,固定座和弹簧的配合,使导电组件主动去贴紧导电柱,从而保持导电组件与导电柱之间的良好接触,不会因为导电组件由于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r/>[0007]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包括压紧滚轮、固定座、弹簧、导电组件和壳体;
[0008]所述导电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下方;
[0009]两所述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壳体两侧下端;一螺钉从下至上穿过所述固定座,末端与所述壳体固定;
[0010]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螺钉外周,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贴于所述固定座底部、所述螺钉头部设置;弹簧提供弹力,将固定座压向壳体;
[0011]一转动轴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压紧滚轮中部,其两端分别与一固定座固定;所述压紧滚轮外周紧贴所述导电组件底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方固定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导电组件卡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柱和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多个前后贯通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呈倒T字形;所述固定槽底部安装有导电片;每一所述固定槽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从上至下穿出所述壳体后,末端与所述导
电线路相抵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侧底面固定有多个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套设在所述导电柱外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开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周套设在所述限位管内周,其底面紧贴所述导电柱上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底部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钉的空腔;所述弹簧上端贴于所述空腔的内侧顶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滚轮两侧端面分别向外延伸固定一挡板;所述导电组件位于两所述挡板之间。
[0018]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柔性压紧轮的导电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将导电线路套入壳体下方的安装槽;
[0020]步骤二,将导电柱安装在限位管内;
[0021]步骤三,将转动轴安装在压紧滚轮内,并将压紧滚轮放置于安装槽之间的导电线路下方;
[0022]步骤四,安装固定座,将固定座上下两部分贴合在一起以卡住转动轴,同时安装套接有弹簧的螺钉,并使用螺栓固定螺钉;
[0023]步骤五,安装壳体的上盖。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压紧滚轮,转动轴,固定座和弹簧的配合,使导电组件主动去贴紧导电柱,从而保持导电组件与导电柱之间的良好接触,不会因为导电组件由于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0026]2、本专利技术使用弹簧的弹力确保压紧滚轮与导电组件相抵,并用固定座和螺栓螺栓固定压紧滚轮的位置,使整体结构牢固,电控接触稳定。
[0027]3、本专利技术既可以用于传统硬质塑胶壳的按摩垫上,又可以适用于新型的柔性按摩垫产品上,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32]图5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5]1、压紧滚轮;11、转动轴;2、固定座;21、螺钉;22、螺栓;23、空腔;3、弹簧;4、导电组件;41、导电柱;411、导电片;42、导电线路;5、壳体;51、上盖;511、限位柱;52、限位管;5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7]如图1

6所示,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包括压紧滚轮1、固定座2、弹簧3、导电组件4和壳体5;
[0038]所述导电组件4固定在所述壳体5下方;
[0039]两所述固定座2分别位于所述壳体5两侧下端;一螺钉21从下至上穿过所述固定座2,末端与所述壳体5固定;
[0040]所述弹簧3套接在所述螺钉21外周,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贴于所述固定座2底部、所述螺钉21头部设置;弹簧3提供弹力,将固定座2压向壳体5;
[0041]一转动轴11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压紧滚轮1中部,其两端分别与一固定座2固定;所述压紧滚轮1外周紧贴所述导电组件4底部。
[0042]螺钉21用于连接壳体5和固定座2,并固定固定座2的位置;弹簧3带动固定座2,固定座2带动压紧滚轮1,确保压紧滚轮1始终与导电组件4抵接;限位管52用于固定导电柱41的位置;安装槽53用于固定导电线路42的位置,导电柱41与导电线路42相抵接以为装置供电;弹簧3通过固定座2为压紧滚轮1提供向上的力。
[004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5下方固定有至少两个安装槽53;所述安装槽53呈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导电组件4卡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槽53内。
[0044]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导电柱41和导电线路42;所述导电线路4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多个前后贯通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呈倒T字形;所述固定槽底部安装有导电片411;每一所述固定槽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柱41;所述导电柱41从上至下穿出所述壳体5后,末端与所述导电线路42相抵接。
[0045]导电片411为导电线路42供电。
[004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5内侧底面固定有多个限位管52;所述限位管52套设在所述导电柱41外周。
[0047]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滚轮(1)、固定座(2)、弹簧(3)、导电组件(4)和壳体(5);所述导电组件(4)固定在所述壳体(5)下方;两所述固定座(2)分别位于所述壳体(5)两侧下端;一螺钉(21)从下至上穿过所述固定座(2),末端与所述壳体(5)固定;所述弹簧(3)套接在所述螺钉(21)外周,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贴于所述固定座(2)底部、所述螺钉(21)头部设置;弹簧(3)提供弹力,将固定座(2)压向壳体(5);一转动轴(11)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压紧滚轮(1)中部,其两端分别与一固定座(2)固定;所述压紧滚轮(1)外周紧贴所述导电组件(4)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下方固定有至少两个安装槽(53);所述安装槽(53)呈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导电组件(4)卡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槽(53)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导电柱(41)和导电线路(42);所述导电线路(4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多个前后贯通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呈倒T字形;所述固定槽底部安装有导电片(411);每一所述固定槽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柱(41);所述导电柱(41)从上至下穿出所述壳体(5)后,末端与所述导电线路(42)相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压紧轮导电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占余静洋涂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乐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