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00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声波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包括腔体、压电陶瓷薄膜、正电极、负电极,压电陶瓷薄膜设置在腔体的开口上,压电陶瓷薄膜与腔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压电陶瓷薄膜上设有半通孔,半通孔的个数为多个,正电极设置在压电陶瓷薄膜的外表面,负电极设置在压电陶瓷薄膜的内表面,压电陶瓷薄膜的材料为锆钛酸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低频响应性能更好,在声波探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声波探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声波探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波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生产行业是一项复杂环境下危险性较高的行业,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除瓦斯引起的事故外,矿震是另一个事故来源。另一方面,探测微弱的振动是研究煤矿灾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振动信号,可以有效预测矿灾。
[0003]声振动传感器能够实现从声波信号至电信号的转化,实现声振动传感。通常,声振动传感器是由一个感受元件和一个转换器件组成。当前的声振动传感器主要有麦克风传感器、压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其中,电容麦克风传感器易于使用,价格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易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导致传感器信噪比降低,不易应用于煤矿行业的声振动传感。压阻传感器当前应用也较为广泛,尤其是MEMS压阻传感器,但其制作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制备,且该传感器稳定性较差,易于损坏,也不易应用于煤矿行业的声振动传感。压电传感器灵敏度较高,体积小,常被用于可穿戴检测方面,如监测人体脉搏、心音等微弱生理信号;另外,压电传感器具有易探测微弱声振动的优点,因此在煤矿行业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压电传感器的灵敏度仍然较低,不能满足煤矿行业中对微弱振动的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包括腔体、压电陶瓷薄膜、正电极、负电极,压电陶瓷薄膜设置在腔体的开口上,压电陶瓷薄膜与腔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压电陶瓷薄膜上设有半通孔,半通孔的个数为多个,正电极设置在压电陶瓷薄膜的外表面,负电极设置在压电陶瓷薄膜的内表面,压电陶瓷薄膜的材料为锆钛酸铅。
[0005]本专利技术以传统的铁电材料锆钛酸铅(PZT)材料为基础,提出多孔阵列式PZT传感器,同时与声波共振腔体结合,提高压电传感器的灵敏度与低频响应性能;该结构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声波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0006]更进一步地,腔体为圆柱形,压电陶瓷薄膜为圆盘形,半通孔的个数为21个,半通孔方形间距分布在压电陶瓷薄膜上,半通孔分为5列,每列中的半通孔的个数为3、5、5、5、3,第三列中心的半通孔位于压电陶瓷薄膜的中心。
[0007]更进一步地,腔体的内径为1.2厘米,半通孔的半径为0.2厘米,半通孔的厚度为0.19厘米,半通孔之间的距离为0.45厘米,压电陶瓷薄膜的厚度为0.23厘米,腔体的深度为0.7厘米。
[0008]更进一步地,腔体的材料为铜。
[0009]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体保护膜,弹性体保护膜置于压电陶瓷薄膜上。
[0010]更进一步地,弹性体保护膜通过AB胶粘附在压电陶瓷薄膜的表面。
[0011]更进一步地,弹性体保护膜的材料为聚氨酯材料。
[0012]更进一步地,压电陶瓷薄膜与腔体的侧壁采用粘合或者热压的方式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材料为金属薄膜或导电聚合物。
[0014]更进一步地,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用于生物传感,应用时,待测生物分子置于弹性体保护膜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传统的压电传感器采用的敏感元件是压电陶瓷材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相较于传统PZT薄膜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低频响应性能更好。
[0017](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腔体结构,通过设计声波共振腔体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灵敏度。
[0018]综合以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声波探测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是一种压电陶瓷薄膜的示意图。
[0022]图3是不同结构参数时的压电陶瓷薄膜上的应力大小。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与普通PZT声振动传感结构的应力分布对比图:(a)本专利技术的结构、(b)普通PZT结构。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与普通PZT声振动传感结构的位移对比。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与普通PZT声振动传感结构的固有频率对比图:(a)本专利技术的结构、(b)普通PZT结构。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与普通PZT声振动传感结构的频域响应特性对比。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与普通PZT声振动传感结构的电势分布对比。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阵列式PZT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与普通PZT声振动传感结构的表面电压输出对比。
[0029]图中:1、腔体;2、压电陶瓷薄膜;21、半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如图1所示,该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包括腔体、压电陶瓷薄膜、正电极、负电极(图中未示出正电极和负电极)。腔体的材料为铜,腔体为圆柱形,包括底部和侧部。压电陶瓷薄膜的材料为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薄膜为圆盘形。压电陶瓷薄膜设置在腔体的开口上,压电陶瓷薄膜与腔体
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压电陶瓷薄膜上设有半通孔,半通孔的个数为多个,压电陶瓷远离腔体一侧开孔形成半通孔。具体地,如图2所示,半通孔的个数为21个,半通孔方形间距分布在压电陶瓷薄膜上,半通孔分为5列,每列中的所述半通孔的个数为3、5、5、5、3,第三列中心的半通孔位于压电陶瓷薄膜的中心。正电极设置在压电陶瓷薄膜的外表面,负电极设置在压电陶瓷薄膜的内表面,PZT薄膜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极化来获得其压电性能,通过将正电极设置在外表面,负电极设置在内表面,可以确保在应用电场时,电场方向与薄膜极化方向一致,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PZT材料的压电效应。此外,将正电极设置在外表面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信号接触和连接,以接入外部电路或设备,从而简化电路设计,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负电极设置在内表面可以帮助均匀分布电场,避免电场在材料内部的不均匀分布或漏电。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的材料为金属薄膜或导电聚合物。
[003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压电陶瓷薄膜上引入半通孔,增大传感器的有效传感区域与声波传递的路径,使传感器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声振动能量,声波能更有效地传递到PZT材料内部,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压电陶瓷薄膜能够感知到更弱的声振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压电陶瓷薄膜的下方设置腔体结构,形成声波反射或共振腔效果。这两方面的效果均导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具有更高的声探测灵敏度。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其他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包括腔体、压电陶瓷薄膜、正电极、负电极,所述压电陶瓷薄膜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上,所述压电陶瓷薄膜与所述腔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薄膜上设有半通孔,所述半通孔的个数为多个,所述正电极设置在所述压电陶瓷薄膜的外表面,所述负电极设置在所述压电陶瓷薄膜的内表面,所述压电陶瓷薄膜的材料为锆钛酸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圆柱形,所述压电陶瓷薄膜为圆盘形,所述半通孔的个数为21个,所述半通孔方形间距分布在所述压电陶瓷薄膜上,所述半通孔分为5列,每列中的所述半通孔的个数为3、5、5、5、3,第三列中心的所述半通孔位于所述压电陶瓷薄膜的中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径为1.2厘米,所述半通孔的半径为0.2厘米,所述半通孔的厚度为0.19厘米,所述半通孔之间的距离为0.45厘米,所述压电陶瓷薄膜的厚度为0.23厘米,所述腔体的深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方王强臧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阳光三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