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02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上料部分、脱模部分、存储部分、中转箱部分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工作座;脱模部分包括“H”形脱模架、梳齿板、脱模柱和斜面板;存储部分包括模具存储区和产品存储区;中转箱部分包括长方形容器三和活动垫板。可实现待拆卸模具的机械上料,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待拆卸模具未转移至工作座上的部分,存储于工作座内,拆卸好的模具和产品,转移前也存储于工作座内,可节约了大量的上层空间;脱模流程中,人员无需移动,流程距离缩短,部分脱模工具固定于工作台上,工具不会遗失,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约工作时间,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胶模具是制作工艺品的专用模具,其耐高温,耐腐蚀,抗撕拉性强,仿真精细高,现时广泛应用于人造石材的生产。人造石材又称仿制石材,是在环保型骨料中添加增速剂、增稠剂等高分子材料,经过搅拌、注模、硬化和脱模等一系列工艺后成型,其具有防火、防水、耐酸碱、耐污染、无毒、无味、粘接力强,不褪色等特点,还具备施工简便和省时等优点。
[0003]在仿制石材生产的脱模工艺流程中,小型模具脱模方法,采取人工手动脱模,其存在以下缺陷:
[0004]其一,仿制石材有一定重量,需要频繁抓取硬化后的模具至工作台上,这导致劳动强度大。
[0005]其二,由于脱模流程包含抓取模具、脱模、转移模具和产品,导致占用大量空间,同时占用大量人力资源进行供给和转运。
[0006]其三,传统脱模工具与工作台分离,工具易遗失,且散落各处的工具由于要寻找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解决了劳动强度高、占用空间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上料部分、脱模部分、存储部分、中转箱部分和控制部分。
[0010]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工作座。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其上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一、长方形通孔二和长方形通孔六;工作座设置于基座上,包括倒置的长方形容器一,其右侧板上设置进料通孔和模具垫出料孔,左侧板上设置模具出料孔和出料通孔,上底板上设置供料通孔、模具垫通孔、产品通孔、模具通孔、条形通孔一。
[0011]所述上料部分包括下层送料区和上层送料区。
[0012]所述下层送料区包括导轨一、上料车和电动升降装置一。导轨一设置于基座上,其左端位于工作座内;上料车通过槽轮滑动连接于导轨一上,其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三。
[0013]所述上层送料区包括丝杆电机一、推料杆一、丝杆电机二和推料杆二。丝杆电机一设置于工作座上底板上,其动子上设置连杆;推料杆一通过复位弹簧、连杆设置于丝杆电机一动子上,其包括“H”形杆,“H”形杆侧板上设置限位凹槽;丝杆电机一位于“L”形防护板下方;丝杆电机二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上底板内壁上,其动子上设置“L”形连杆;推料杆二通过复位弹簧、连杆设置于丝杆电机二动子上,且位于长方形容器一上底板上方,其包括“H”形杆一,“H”形杆一的侧板上设置限位凹槽一。
[0014]所述脱模部分包括“H”形脱模架、梳齿板、脱模柱和斜面板。H”形脱模架设置于工作座上底板上,位于供料通孔前侧;斜面板设置于“H”形脱模架前侧的凹槽内;梳齿板设置于“H”形脱模架的侧板上;脱模柱设置于斜面板上,且垂直于长方形容器一上底板。
[0015]所述存储部分包括模具存储区和产品存储区。
[0016]所述模具存储区包括模具垫存储机构和模具存储机构。模具垫存储机构包括存储仓、丝杆电机三、电动升降装置二、推杆电机一和活动载板。丝杆电机三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长方形容器一下方;存储仓可拆卸连接于运载车一上;运载车一的下底面可拆卸连接于丝杆电机三的动子上;存储仓包括长方形容器二,其一侧板设置“U”形开口通槽一,其内等距设置分隔板;电动升降装置二设置于基座内;推杆电机一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且推杆电机一活动端均设置活动载板,活动载板与“U”形开口通槽一相适配;前侧活动载板设置圆形通孔一。模具存储机构包括运载车二,其通过导轨二滑动连接于基座上,导轨二右端位于长方形容器一下方。
[0017]所述产品存储区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三、导轨三和下料车。导轨三设置于基座上,其右端位于工作座内;下料车通过槽轮滑动连接于导轨三上,其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四;电动升降装置三设置于基座内,且其活动端滑动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二内。
[0018]所述中转箱部分包括长方形容器三和活动垫板。长方形容器三下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五;活动垫板可拆卸连接于长方形凹槽内。
[0019]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PLC控制器。控制机构包括启动开关、上料开关、卸料开关、模具垫更换开关和暂停开关。反馈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距离传感器模块四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五。
[0020]进一步,增设模具辅助部分。所述模具辅助部分包括丝杆电机五、丝杆电机六、活动板和推杆电机二。丝杆电机五设置于“C”形管内,丝杆电机六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丝杆电机五的动子上,活动板设置于丝杆电机六上,推杆电机二设置于活动板上。
[0021]作为优选,用传送带装置替换推料杆二和丝杆电机二。
[0022]进一步,在工作座上底板上增设万向球结构。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中,通过主体框架、上料部分、脱模部分、存储部分、中转箱部分和控制部分的一体化设置,实现了以下功能:
[0025]其一,实现待拆卸模具的机械上料,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
[0026]其二,待拆卸模具未转移至工作座上的部分,存储于工作座内,拆卸好的模具和产品,转移前也存储于工作座内,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上层空间,方便脱模操作。
[0027]其三,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工作座上进行脱模操作,如抓取模具、脱模、转移模具和产品,人员无需移动,缩短了流程距离,从而节约了时间,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0028]其四,部分脱模工具固定于工作台上,工具不会遗失,同时使得工作区的工具功能明确,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部分硅胶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接线图。
[0034]图中:101. 基座、102. 长方形通孔一、103. 长方形通孔二、104. 长方形通孔六、105. 工作座、106. 条形通孔一、107.
ꢀ“
L”形防护板、108.
ꢀ“
C”形管、109. 条形限位板、201. 导轨一、202. 上料车、203. 电动升降装置一、204. 丝杆电机一、205. 推料杆一、206. 丝杆电机二、207. 推料杆二、301.
ꢀ“
H”形脱模架、302. 梳齿板、303. 脱模柱、304. 斜面板、401. 存储仓、402. 丝杆电机三、403. 电动升降装置二、404. 推杆电机一、405. 运载车二、406. 电动升降装置三、407. 导轨三、408. 下料车、501. 长方形容器三、502. 活动垫板、601. 硅胶模具。
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上料部分、脱模部分、存储部分、中转箱部分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工作座;上料部分包括下层送料区和上层送料区;下层送料区包括导轨一、上料车和电动升降装置一;上层送料区包括丝杆电机一、推料杆一、丝杆电机二和推料杆二;丝杆电机一设置于工作座上底板上,且位于“L”形防护板下方,其动子上设置连杆;推料杆一通过复位弹簧、连杆设置于丝杆电机一动子上;丝杆电机二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上底板内壁上,其动子上设置“L”形连杆;推料杆二位于长方形容器一上底板上方,通过复位弹簧、连杆设置于丝杆电机二动子上;脱模部分包括“H”形脱模架、梳齿板、脱模柱和斜面板;存储部分包括模具存储区和产品存储区;模具存储区包括模具垫存储机构和模具存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脱模架设置于工作座上底板上,位于供料通孔前侧;斜面板设置于“H”形脱模架前侧的凹槽内;梳齿板设置于“H”形脱模架的侧板上;脱模柱设置于斜面板上,且垂直于长方形容器一上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垫存储机构包括存储仓、丝杆电机三、电动升降装置二、推杆电机一和活动载板;丝杆电机三位于长方形容器一下方;存储仓连接于运载车一上;运载车一的下底面连接于丝杆电机三的动子上;存储仓包括长方形容器二,其一侧板设置“U”形开口通槽一,其内设置分隔板;推杆电机一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且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设置活动载板,活动载板与“U”形开口通槽一相适配;前侧活动载板设置圆形通孔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硅胶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屹薛丽婷薛明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砼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