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98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模板固定部分、配筋安装部分、注模部分、卸载部分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回收斗、工作座、悬吊座和卸载座;模板固定部分包括活动台机构和载模机构;配筋安装部分包括伺服电机二、限位管、“T”形定位杆和固定夹;注模部分包括微型震动泵安置架机构和缓冲限位坡机构。可实现固定式注模设备对移动模具的注模,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空间;减震垫的设计,减少了注模过程对模板固定部分的影响。此外,相对固定的模板固定部分和配筋安装部分的分离式设计,可有效减少注模过程中钢骨与注模模具之间的偏移程度,缩短校准时间,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也得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也得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也得以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仿制石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对石材类高档建筑装饰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石材的开采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于是人们开始制造人造石材,用以替代天然石材。
[0003]人造石材又称仿制石材,是在环保型骨料中添加增速剂、增稠剂等高分子材料,经过搅拌、注模和硬化等一系列工艺后成型,其具有防火、防水、耐酸碱、耐污染、无毒、无味、粘接力强,不褪色等特点,还具备施工简便和省时等优点。
[0004]在尺寸超过50厘米的仿制石材部件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增加钢骨,来提高仿制石材部件的强度。
[0005]这类仿制石材部件的注模过程中,需要保证钢骨的位置精准,不发生偏移,现时大多采用移动式注模设备和水平放置的模具,但其存在以下缺陷:
[0006]其一,需要对每个模具进行调平,工作量大,且占用大量空间。
[0007]其二,因为震动泵的工作,易导致注模后模具和钢骨的位置产生偏移,需要进行二次校准,工作流程繁琐。
[0008]其三,频繁移动移动式注模设备,会耗费大量时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解决了现时注模方式中存在占用空间大、流程繁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问题。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模板固定部分、配筋安装部分、注模部分、卸载部分和控制部分。
[0012]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回收斗、工作座、悬吊座和卸载座。回收斗包括漏斗形采集器和采集筒;漏斗形采集器通过支柱设置于工作座上;采集筒可拆卸连接于基座上,且位于漏斗形采集器的出料口下方;工作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和“L”形连接载板;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通过支柱对称设置于基座上;两个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侧板之间设置“L”形连接载板;悬吊座包括支撑侧板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和下底板均设置圆形通孔一;卸载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位于工作座下方,其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一。
[0013]所述模板固定部分包括活动台机构和载模机构。活动台机构包括滑杆、活动台、限位套管和伺服电机一;两个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侧板之间设置滑杆;限位套管滑动连接于滑杆上,且通过连接柱设置于活动台下底面上;活动台下底面上通过连接柱设置滚轮一,滚轮一上设置弹性减震圈;伺服电机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其转轴上通过减速齿轮
箱设置一卷轴一;卷轴一与活动台之间绳链连接;载模机构包括推杆电机一、压合块、“U”形载板和中继板;中继板通过复位弹簧设置于活动台上底面上,其下底面设置条形限位凹槽;“U”形载板通过减震垫设置于中继板上,其侧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二;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中继板上,其活动端滑动连接于圆形通孔二内;压合块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上。
[0014]所述配筋安装部分包括伺服电机二、限位管、“T”形定位杆和固定夹。伺服电机二设置于工作座上,其转轴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一卷轴二;限位管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悬吊座下底板上;“T”形定位杆滑动连接于限位管内,且其上端与卷轴二绳链连接;固定夹可拆卸连接于“T”形定位杆上。
[0015]所述注模部分包括微型震动泵安置架机构和缓冲限位坡机构。微型震动泵安置架机构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悬吊座下底板上,包括环形框、弧形限位架和龙虾扣;弧形限位架等距设置于环形框上,且其开口处设置龙虾扣;缓冲限位坡机构包括梯形缓冲坡、推杆电机二和缓冲垫;梯形缓冲坡设置于“L”形连接载板上,其上底板上等距设置圆形通孔三;推杆电机二设置于梯形缓冲坡内;缓冲垫设置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上,且位于圆形通孔三上方,其与条形限位凹槽相适配。
[0016]所述卸载部分包括伺服电机三、传送带、驱动辊轴和支撑辊轴。伺服电机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上;传送带通过驱动辊轴、支撑辊轴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上;伺服电机三与驱动辊轴传动连接。
[0017]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PLC控制器。控制机构包括启动开关、固定开关、注模开关、卸载开关和暂停开关;反馈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
[0018]进一步,增设水平仪于“U”形载板上。
[0019]作为优选,用丝杆电机替换伺服电机二和卷轴二,提高精度。
[0020]作为优选,用电磁铁替换固定夹。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中,通过主体框架、模板固定部分、配筋安装部分、注模部分、卸载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整体设置,实现了以下功能:
[0023]其一,实现了固定式注模设备对移动模具的注模,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空间。
[0024]其二,减震垫的设计,减少了注模过程对模板固定部分的影响。此外,相对固定的模板固定部分和配筋安装部分的分离式设计,有效减少了注模过程中钢骨(配筋)与注模模具之间的偏移程度,缩短校准时间。
[0025]其三,相较于现有的移动式注模设备,本装置只需要上下模具即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也得以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正视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1. 基座、102. 回收斗、103.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4.
ꢀ“
L”形连接载板、105. 支撑侧板、106. 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 卸载座、201. 滑杆、202. 限位套管、203. 活动台、204. 伺服电机一、205. 推杆电机一、206. 中继板、207.
ꢀ“
U”形载板、208. 压合块、301. 伺服电机二、302. 限位管、303.
ꢀ“
T”形定位杆、304. 固定夹、401. 微型震动泵安置架机构、402. 梯形缓冲坡、403. 缓冲垫、501. 传送带、601. 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参照附图1

5,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模板固定部分、配筋安装部分、注模部分、卸载部分和控制部分。
[0033]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101、回收斗102、工作座、悬吊座和卸载座107。
[0034]所述回收斗102包括漏斗形采集器和采集筒。
[0035]所述漏斗形采集器通过支柱设置于工作座上。
[0036]所述采集筒可拆卸连接于基座101上,且位于漏斗形采集器的出料口下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模板固定部分、配筋安装部分、注模部分、卸载部分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回收斗、工作座、悬吊座和卸载座;模板固定部分包括活动台机构和载模机构;配筋安装部分包括伺服电机二、限位管、“T”形定位杆和固定夹;注模部分包括微型震动泵安置架机构和缓冲限位坡机构;微型震动泵安置架机构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悬吊座下底板上;缓冲限位坡机构包括梯形缓冲坡、推杆电机二和缓冲垫;梯形缓冲坡设置于“L”形连接载板上,其上底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三;推杆电机二设置于梯形缓冲坡内;缓冲垫设置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上,且位于圆形通孔三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台机构包括滑杆、活动台、限位套管和伺服电机一;两个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侧板之间设置滑杆;限位套管滑动连接于滑杆上,且通过连接柱设置于活动台下底面上;活动台下底面上通过连接柱设置滚轮一,滚轮一上设置弹性减震圈;伺服电机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其转轴上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卷轴一;卷轴一与活动台之间绳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仿制石材加工的注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模机构包括推杆电机一、压合块、“U”形载板和中继板;中继板通过复位弹簧设置于活动台上底面上,其下底面设置条形限位凹槽;“U”形载板通过减震垫设置于中继板上,其侧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二;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中继板上,其活动端滑动连接于圆形通孔二内;压合块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推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屹薛明法薛丽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砼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