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332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芯片、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MOS管、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处理模块控制厌氧池中废水的PH值,使废水到达理想的降解状态。理想的降解状态。理想的降解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废水进入缺氧池时,通过投入药剂来降低废水中的氧气含量,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PH是指溶液的酸碱度也称为氢离子浓度指数,是用来衡量溶液酸碱性强弱的一个指标,通常PH值是0

14的数值,当PH值=7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溶液呈酸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如果缺氧池中的PH值过高,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失去生长的能力,从而影响水体的处理效果。现有技术中实时采集的PH信号为污水池所检测的当前PH值信号,处理时是根据当前的PH值增减酸碱药量,但投入药量进行混合的过程中所检测的PH值会因搅拌的酸碱药量偏碱性或酸性的浮动,在浮动信号下,去控制药量投放并不是实际的PH控制信号,最终导致处理后的PH值与预设的PH指标偏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芯片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三运算放大器U3、第一三极管Q1、第二MOS管Q2、第一引脚PA_1、第二引脚PA_2,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和第一引脚PA_1连接,第一引脚PA_1和第一芯片U1的41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和第二电阻R2一端、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3反相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和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基极和第二MOS管Q2源极连接,第二MOS管Q2栅极和第二引脚PA_2连接,第二引脚PA_2和第一芯片U1的42引脚连接;
[0004]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四运算放大器U4、第五运算放大器U5、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三引脚PA_3,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六电阻R6一端、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基极和第七电阻R7一端、第二MOS管Q2源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第四运算放大器U4输出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4同相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五三极管Q5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和第八电阻R8一端、第五运算放大器U5同相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5反相端和第九电阻R9一端、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5输出端和第三引脚PA_3连接,第三引脚PA_3和第一芯片U1的43引脚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第八电阻R8另一端、第九电阻R9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第十电阻R10另一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接地端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位器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四引脚PA_4、第五引脚PA_5,所述第六三极管Q6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和第十一电阻R11一端、第四引脚PA_4连接,第四引脚PA_4和第一芯片U1的44引脚连接,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和第七三极管Q7发射极、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集电极和第十三电阻R13一端、第五引脚PA_5连接,第五引脚PA_5和第一芯片U1的45引脚连接,第七三极管Q7基极和第十四电位器R14的10引脚、11引脚、第十五电阻R15一端连接,第十四电位器R14的12引脚、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所述第十六电阻R16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十六电阻R16另一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U3同相端、第四运算放大器U4反相端、第十七电阻R17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十八电阻R18,所述第十八电阻R18一端和第五运算放大器U5输出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十九电阻R19,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和第二MOS管Q2栅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二十电阻R20,所述第二十电阻R20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连接,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PH传感器、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门,所述PH传感器和第一芯片U1的15引脚连接,第一电控阀和第一芯片U1的16引脚连接,第二电控阀和第一芯片U1的17引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水处理降解时自动检测废水性质并根据PH值对废水投入的酸碱剂量进行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模块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7]参阅附图,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芯片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三
运算放大器U3、第一三极管Q1、第二MOS管Q2、第一引脚PA_1、第二引脚PA_2,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和第一引脚PA_1连接,第一引脚PA_1和第一芯片U1的41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和第二电阻R2一端、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3反相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和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基极和第二MOS管Q2源极连接,第二MOS管Q2栅极和第二引脚PA_2连接,第二引脚PA_2和第一芯片U1的42引脚连接。
[0018]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芯片、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MOS管、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引脚和第一芯片的41引脚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MOS管源极连接,第二MOS管栅极和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引脚和第一芯片的42引脚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五运算放大器、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三引脚,所述第四电阻一端和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五电阻一端、第六电阻一端、第四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基极和第七电阻一端、第二MOS管源极连接,第四三极管集电极和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和第五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集电极和第八电阻一端、第五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九电阻一端、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三引脚连接,第三引脚和第一芯片的43引脚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第八电阻另一端、第九电阻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五三极管发射极、第十电阻另一端、第七电阻另一端、第三三极管发射极和接地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位器、第十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明倪建明尹淑菊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海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