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00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属于农作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染色法将稻米样品进行染色,稻米的不同结构对染色剂的亲和能力不同,经染色后种皮、糊粉层和胚乳所呈现的颜色不同,通过成像设备获得染色后原始图像,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增强蓝绿的对比度和亮度,降低紫红色对比度和亮度,使各个颜色突出呈现,便于更好的观察;同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采集不同颜色色块测量面积,计算蓝绿色面积与三种颜色面积和的比值确定试样留皮度,具有数据准确、简便性高和设备依赖性低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加工稻米的留皮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对比检测法、仪器辅助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三种方法均是先将样品进行染色处理,根据皮层、胚和胚乳对染色剂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将皮层和胚染成蓝绿色;胚乳染成紫红色,其中,仪器检测法利用仪器的自动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检测试样的留皮度并判定加工精度;仪器辅助检测法是利用仪器对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和大米试样留皮度进行检测并通过人工对比留皮度判定加工精度,两种方法均可以高效精准判定试样的加工精度,但是受到仪器的限制,不具有该仪器或是仪器不具有检测留皮度功能则不适用。而对比检测法则是通过人工对比染色后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和试样并判定加工精度,该方法的缺点无法确定样品的留皮度,导致判定结果误差较大,并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具有数据准确、简便性高和设备依赖性低等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稻米脱壳后,将所得糙米进行碾磨,得到稻米粒;
[0007]将所述稻米粒与染色剂溶液混合,进行染色,得到染色稻米粒;
[0008]对所述染色稻米粒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染色稻米粒图像;
[0009]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提高所述染色稻米粒图像中蓝绿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降低所述染色稻米粒图像中紫红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直至调整后的图像分辨出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
[0010]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色彩取样功能选中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调整颜色容差后,利用图像分析功能分别测量蓝色、绿色和紫红色所对应颜色色块的面积,按照公式1计算留皮度:
[0011]留皮度%=[S(蓝色)+S(绿色)]/[S(蓝色)+S(绿色)+(紫红色)]×
100%,公式1。
[0012]优选的,所述稻米包括粳稻或籼稻;所述粳稻包括龙粳1656、吉源香1号、龙稻18或五优稻4号;所述籼稻包括隆两优534或中杂1146。
[0013]优选的,所述碾磨的碾磨度为2~8%。
[0014]优选的,所述染色剂溶液中染色剂为伊红Y和亚甲基蓝,所述伊红Y和亚甲基蓝的质量比为1:1。
[0015]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所用设备包括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
[0016]优选的,所述颜色容差为
±
100%。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染色法将稻米样品进行染色,稻米的不同结构对染色剂的亲和能力不同,经染色后种皮、糊粉层和胚乳所呈现的颜色不同((蓝色(糊粉层)、绿色(皮层)、紫红色(胚乳)),通过成像设备获得染色后原始图像,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增强蓝绿的对比度和亮度,降低紫红色对比度和亮度,使各个颜色突出呈现,便于更好的观察;同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采集不同颜色色块测量面积,计算蓝色和绿色总面积与三种颜色面积和的比值,从而确定试样留皮度(外层结构占稻米样品总面积的面积即为留皮度),具有数据准确、简便性高和设备依赖性低等特点。
[0018]本专利技术方法染色后进行图像采集,图片采集没有设备依赖性,且操作简便;再通过任意图片编辑软件,通过图片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的调整对选取各种颜色色块,并进行图像分析,根据颜色面积进行留皮度计算,与其他已应用的稻米留皮度检测设备相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0019]与市售利用采集图像颜色的功能测定留皮度相比(样品未经染色,通过暴露的皮层扫描进行软件分析,机器具有专用属性),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预染色将稻米外皮层进行区分,进而实现直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色块采集和面积计算法进行留皮度测定,不受仪器设备限制,且检测结果准确。
[0020]采用标准样品判定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加工精度,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吉源香1号染色图像;
[0022]图2为龙粳1656染色图像;
[0023]图3为龙稻18染色图像;
[0024]图4为五优稻4号染色图像;
[0025]图5为隆两优534染色图像;
[0026]图6为中杂1146染色图像;
[0027]图7为不同碾磨度样品的留皮度变化图;
[0028]图8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留皮度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将稻米脱壳后,将所得糙米进行碾磨,得到稻米粒;
[0031]将所述稻米粒与染色剂溶液混合,进行染色,得到染色稻米粒;
[0032]对所述染色稻米粒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染色稻米粒图像;
[0033]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提高所述染色稻米粒图像中蓝绿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降低所述染色稻米粒图像中紫红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直至调整后的图像分辨出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
[0034]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色彩取样功能选中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调整颜色容差后,利用图像分析功能分别测量蓝色、绿色和紫红色所对应颜色色块的面积,按照公式1计算留皮度:
[0035]留皮度%=[S(蓝色)+S(绿色)]/[S(蓝色)+S(绿色)+(紫红色)]×
100%,公式1。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材料或试剂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37]本专利技术将稻米脱壳后,将所得糙米进行碾磨,得到稻米粒。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米优选包括粳稻或籼稻;所述粳稻优选包括龙粳1656、吉源香1号、龙稻18或五优稻4号;所述籼稻优选包括隆两优534或中杂1146。
[0038]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脱壳的具体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过程进行即可。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碾磨优选在碾米机上进行;所述碾磨的碾磨度优选为2~8%,更优选为4~6%;碾磨度(DOM)%=(碾磨前质量

碾磨后质量)/碾磨前质量%。
[0040]得到稻米粒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稻米粒与染色剂溶液混合,进行染色,得到染色稻米粒。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米粒优选为颗粒完整的稻米粒;将所述稻米粒与染色剂溶液混合前,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述稻米粒置于90mm蒸发皿或培养皿中,加入去离子水浸没样品1min,洗去米糠后倒去清水。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染色剂溶液中染色剂优选为伊红Y和亚甲基蓝,所述伊红Y和亚甲基蓝的质量比优选为1:1;所述染色剂溶液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伊红Y

亚甲基蓝各1g分别溶于500mL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后,将所得伊红Y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稻米脱壳后,将所得糙米进行碾磨,得到稻米粒;将所述稻米粒与染色剂溶液混合,进行染色,得到染色稻米粒;对所述染色稻米粒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染色稻米粒图像;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提高所述染色稻米粒图像中蓝绿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降低所述染色稻米粒图像中紫红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直至调整后的图像分辨出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色彩取样功能选中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调整颜色容差后,利用图像分析功能分别测量蓝色、绿色和紫红色所对应颜色色块的面积,按照公式1计算留皮度:留皮度%=[S(蓝色)+S(绿色)]/[S(蓝色)+S(绿色)+(紫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野严松卢淑雯李波姚鑫淼陈凯新陈晴王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