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组米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再生大米生产技术是以大米粉经混料、挤压再塑形,其优点是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添加到挤压再生的大米中,调节人体均衡的营养,并改善米的形状。
2、现有的重组米原料混合装置通常是将原料和营养配料放入箱体内部,再注入水,将原料打湿,后续方便进行挤压成,直接通过水管注入水,容易造成水分不均匀,影响原料混合品质,另外,重组米原料具有粘性,在重组米原料排出后,箱体内壁会粘连较多重组米原料,不方便进行清洗,清理不彻底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不符合食品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圆筒结构,所述箱体内侧壁上部之间安装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空腔,所述进料斗下侧壁均匀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喷头一,所述箱体上侧外壁中心处连接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轴端转动穿过箱体上侧壁并且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转动穿过进料斗并且连接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转轴位于进料斗内侧部分的外侧连接设有入料绞龙,所述箱体前侧外壁中部安装设有控制器。
2、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内壁且位于进料斗上方连接设有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内侧均匀设有多组喷头二。
3、作为改进:所述箱体一侧壁上分别穿过连接设有进水管一和进水管二,所述进水管一一端穿至空腔内部,所述进水管二一端与环形水管连接。
4、作为改进: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下端连接的横
5、作为改进:两组所述连接竖板一侧分别与箱体内壁相接触。
6、作为改进:所述箱体上侧壁且位于电机两侧分别穿过安装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上端配合螺纹连接设有盖体。
7、作为改进:所述箱体一侧壁下部边缘处连接设有排料器。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进水管一将水送至空腔中,由多组喷头一均匀喷向重组米原料中,并配合搅拌机构进行快速搅拌,能够将重组米原料与水均匀混合,提高原料混合品质;
9、重组米原料在干燥的状态下通过进料斗进入箱体底部,使原料不会粘连在进料斗内部,在排料结束后,通过进水管二、环形水管和多组喷头二将水注入进料斗,并由进料斗进入箱体内部,再配合进料斗下侧的多组喷头一将水注入箱体内部,水位达到进料斗下侧,配合搅拌机构对箱体内壁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不存在卫生死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为圆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部之间安装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内部设有空腔(3),所述进料斗(2)下侧壁均匀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喷头一(4),所述箱体(1)上侧外壁中心处连接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轴端转动穿过箱体(1)上侧壁并且连接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下端转动穿过进料斗(2)并且连接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转轴(10)位于进料斗(2)内侧部分的外侧连接设有入料绞龙(11),所述箱体(1)前侧外壁中部安装设有控制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竖板(13)一侧分别与箱体(1)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侧壁且位于电机(9)两侧分别穿过安装设有入料管(15),所述入料管(15)上端配合螺纹连接设有盖体(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挤压重组米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为圆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部之间安装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内部设有空腔(3),所述进料斗(2)下侧壁均匀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喷头一(4),所述箱体(1)上侧外壁中心处连接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轴端转动穿过箱体(1)上侧壁并且连接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下端转动穿过进料斗(2)并且连接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转轴(10)位于进料斗(2)内侧部分的外侧连接设有入料绞龙(11),所述箱体(1)前侧外壁中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管立军,李家磊,王崑仑,严松,李波,周野,姚鑫淼,陈凯新,陈晴,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