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及多级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92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离心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及多级离心泵,包括圆筒,圆筒中部外侧同轴固接有法兰,圆筒中部内侧同轴固接有上圆盘和下圆盘,上圆盘和下圆盘相对设置,上圆盘和下圆盘均通过弯曲叶片与圆筒内壁固接;圆筒、上圆盘和上圆盘的弯曲叶片围成反向腔;圆筒、下圆盘和下圆盘的弯曲叶片围成正向腔;正向腔内对称开设有两正向流道;反向腔内对称开设有两反向流道;正向流道和反向流道交替设置;液体经正向流道进入,经反向流道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大简化多级泵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安装和运输。便于安装和运输。便于安装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及多级离心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离心泵
,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及多级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闭式叶轮离心泵由于叶轮两侧盖板面积不同,压力不同,运行时会产生指向进口的轴向力,轴向力过大会影响泵转子的安全运行,缩短其寿命,多级闭式叶轮离心泵常常采用叶轮对称布置的方式来平衡轴向力。
[0003]常规对称布置叶轮的多级泵往往需要外接接管或者设置外部空间流道将介质从正向叶轮引流到反向叶轮,结果造成泵体笨拙,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安装和运输。影响该类泵的推广应用。因此,亟需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及多级离心泵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及多级离心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包括圆筒,所述圆筒中部外侧同轴固接有法兰,所述圆筒中部内侧同轴固接有上圆盘和下圆盘,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相对设置,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均通过弯曲叶片与所述圆筒内壁固接;
[0007]所述圆筒、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上圆盘的所述弯曲叶片围成反向腔;
[0008]所述圆筒、所述下圆盘和所述下圆盘的所述弯曲叶片围成正向腔;
[0009]所述正向腔内对称开设有两正向流道;
[0010]所述反向腔内对称开设有两反向流道;
[0011]所述正向流道和所述反向流道交替设置;
[0012]液体经所述正向流道进入,经所述反向流道流出
[0013]一种多级离心泵,基于上述的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包括:多级泵双通结构、上筒体、下筒体、正向输入组件和反向输出组件;
[0014]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分别固接在所述法兰的两侧;所述法兰与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固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部;
[0015]所述反向输出组件设置在所述上筒体内;
[0016]所述正向输入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内;
[0017]所述反向输出组件和所述正向输入组件通过泵轴传动连接;所述泵轴通过轴承轴套与所述下圆盘和所述上圆盘中心转动连接;
[0018]液体依次经过所述正向输入组件、所述上筒体、所述反向输出组件和所述下筒体后流出。
[0019]优选的,所述正向输入组件包括若干依次固接的正向输入缸体,若干所述正向输入缸体依次连通,位于顶端的所述正向输入缸体顶部与所述圆筒底部固接,位于顶端的所述正向输入缸体的出液端与所述正向流道的进液端连通;
[0020]位于底端的所述正向输入缸体底部与所述下筒体内壁固接,所述正向输入缸体与所述下筒体互不连通;
[0021]每个所述正向输入缸体内均设有正向输入部;若干所述正向输入部与所述泵轴传动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正向输入部包括正向末级叶轮,所述正向末级叶轮与所述泵轴同轴固接,所述正向输入缸体上固接有正向末级导叶,通过所述正向末级叶轮和所述正向末级导叶配合,使液体由所述正向输入缸体的进液端向出液端移动。
[0023]优选的,所述反向输出组件包括若干依次固接的反向输出缸体,若干所述反向输出缸体依次连通,位于底端的所述反向输出缸体与所述圆筒顶部固接,位于底端的所述反向输出缸体的出液端与所述反向流道的进液端连通;
[0024]位于顶端的所述反向输出缸体顶部与所述上筒体内壁固接,所述反向输出缸体与所述上筒体互不连通;
[0025]每个所述反向输出缸体内均设有反向输出部;若干所述反向输出部与所述泵轴传动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反向输出部包括反向末级叶轮,所述反向末级叶轮与所述泵轴同轴固接,所述反向输出缸体上固接有反向末级导叶,通过所述反向末级叶轮和所述反向末级导叶配合,使液体由所述反向输出缸体的进液端向出液端移动。
[0027]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嵌固在所述法兰上下两侧同轴开设的O型圈槽内。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9]使用时,液体由正向输入组件通过多级泵双通结构泵入到上筒体内,液体由上筒体进入到反向输出组件内,再由反向输出组件对液体继续增压,并通过多级泵双通结构泵入到下筒体内最后流出,通过多级泵双通结构的设置无需外接接管或者设置外部空间流道将液体从正向输入组件引流到反向输出组件内,大大简化多级泵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安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级泵双通结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级泵双通结构结构俯视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

B剖结构示意图;
[0035]其中,1、正向输入缸体;2、下筒体;3、第一O型圈;4、圆筒;5、上筒体;6、反向输出缸体;7、第二O型圈;8、反向末级导叶;9、反向末级叶轮;10、轴承轴套;11、导轴承;12、正向末级导叶;13、正向末级叶轮;4

1、上圆盘;4

2、圆筒上端;4

3、止口;4

4、O型圈槽;4

5、法兰;4

6、圆筒中段;4

7、圆筒下端;4

8、凸台;4

9、凸台内圆柱面;4

10、下圆盘;4

11、弯曲叶
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8]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包括圆筒4,圆筒4中部外侧同轴固接有法兰4

5,圆筒4中部内侧同轴固接有上圆盘4

1和下圆盘4

10,上圆盘4

1和下圆盘4

10相对设置,上圆盘4

1和下圆盘4

10均通过弯曲叶片4

11与圆筒内壁固接;
[0039]圆筒4、上圆盘4

1和上圆盘4

1的弯曲叶片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双通结构包括圆筒(4),所述圆筒(4)中部外侧同轴固接有法兰(4

5),所述圆筒(4)中部内侧同轴固接有上圆盘(4

1)和下圆盘(4

10),所述上圆盘(4

1)和所述下圆盘(4

10)相对设置,所述上圆盘(4

1)和所述下圆盘(4

10)均通过弯曲叶片(4

11)与所述圆筒内壁固接;所述圆筒(4)、所述上圆盘(4

1)和所述上圆盘(4

1)的所述弯曲叶片(4

11)围成反向腔;所述圆筒(4)、所述下圆盘(4

10)和所述下圆盘(4

10)的所述弯曲叶片(4

11)围成正向腔;所述正向腔内对称开设有两正向流道;所述反向腔内对称开设有两反向流道;所述正向流道和所述反向流道交替设置;液体经所述正向流道进入,经所述反向流道流出。2.一种多级离心泵,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泵双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泵双通结构、上筒体(5)、下筒体(2)、正向输入组件和反向输出组件;所述上筒体(5)和所述下筒体(2)分别固接在所述法兰(4

5)的两侧;所述法兰(4

5)与所述上筒体(5)和所述下筒体(2)固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部;所述反向输出组件设置在所述上筒体(5)内;所述正向输入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筒体(2)内;所述反向输出组件和所述正向输入组件通过泵轴传动连接;所述泵轴通过轴承轴套(10)与所述下圆盘(4

10)和所述上圆盘(4

1)中心转动连接;液体依次经过所述正向输入组件、所述上筒体(5)、所述反向输出组件和所述下筒体(2)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杰汪家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流体机械温岭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