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7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包括主支架,在主支架上通过前侧调整机构设置有前弧边滚筒,通过后侧调整机构设置有后弧边滚筒;主支架包括下部水平框架、上部水平框架、中部竖直框架,中部竖直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部水平框架的下端面前端以及下部水平框架的上端面后端相固定连接;前侧调整机构包括竖直的前浮动架,前浮动架分别通过球铰连接杆以及球铰驱动缸与中部竖直框架以及下部水平框架相连接,后侧调整机构包括竖直的后浮动架,后浮动架分别通过球铰连接杆以及球铰驱动缸与中部竖直框架以及上部水平框架相连接;解决了目前固定机尾不具备位姿调整功能的问题。机尾不具备位姿调整功能的问题。机尾不具备位姿调整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带式输送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

技术介绍

[0002]后配套连续带式输送机是盾构机连续出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具有效率高、费用低的优点。后配套连续带式输送机的机尾固定在盾构机上,与盾构机同步前进。当盾构机进行弧形隧道掘进时,机尾处于平面转弯状态,此时胶带与机尾滚筒的接触状态发生改变,此时机尾滚筒需要立即改变位姿,以适应这种变化,防止胶带发生跑偏和局部变形。
[0003]目前常用的固定机尾不具备位姿调整功能,转弯时需要用挡辊挡胶带,以防止胶带偏出滚筒,导致胶带磨损加快,严重影响胶带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现在使用的机尾制约了后配套连续带式输送机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解决目前固定机尾不具备位姿调整功能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在主支架上通过前侧调整机构设置有前弧边滚筒(4),通过后侧调整机构设置有后弧边滚筒(5);所述主支架包括下部水平框架(1)、上部水平框架(2)、中部竖直框架(3),中部竖直框架(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部水平框架(2)的下端面前端以及下部水平框架(1)的上端面后端相固定连接;前侧调整机构包括竖直的前浮动架(6),前浮动架(6)位于中部竖直框架(3)的前侧以及下部水平框架(1)的上方,前浮动架(6)与中部竖直框架(3)之间通过一个水平的球铰连接杆(9)以及一个水平的球铰驱动缸(10)相连接,前浮动架(6)与下部水平框架(1)之间通过一个竖直的球铰连接杆(9)以及一个竖直的球铰驱动缸(10)相连接;后侧调整机构包括竖直的后浮动架(7),后浮动架(7)位于中部竖直框架(3)的后侧与以及上部水平框架(2)的下方,后浮动架(7)与中部竖直框架(3)之间通过一个水平的球铰连接杆(9)以及一个水平的球铰驱动缸(10)相连接,后浮动架(7)与上部水平框架(2)之间通过一个竖直的球铰连接杆(9)以及一个竖直的球铰驱动缸(1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水平框架(1)以及上部水平框架(2)均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框架结构,由左右两根前后水平延伸的横梁以及前后两根左右水平延伸的纵梁组成;所述中部竖直框架(3)为竖直设置的H形框架结构,由左右两根竖直的立柱以及中部的连接梁组成;中部竖直框架(3)的两根立柱上端分别与上部水平框架(2)的左右两根横梁下端面前端相固定连接,中部竖直框架(3)的两根立柱下端分别与下部水平框架(1)的左右两根横梁上端面后端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其特征在于:下部水平框架(1)的左右两根横梁与中部竖直框架(3)的两根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倾斜的加强梁,上部水平框架(2)的左右两根横梁与中部竖直框架(3)的两根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倾斜的加强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浮动架(6)为竖直设置的方形框架结构,位于中部竖直框架(3)的前侧以及下部水平框架(1)的上方;前浮动架(6)由左右两根竖直的立柱以及上下两根左右水平延伸的纵梁组成,前浮动架(6)的左右两根立柱分别位于中部竖直框架(3)的左右两根立柱的前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改变滚筒位姿的后配套机尾,其特征在于:前弧边滚筒(4)通过两个滚筒座(8)转动连接于前浮动架(6)的前端;前浮动架(6)的左侧立柱下端通过一个竖直的球铰连接杆(9)与下部水平框架(1)的左侧横梁上端面相连接,前浮动架(6)的右侧立柱下端通过一个竖直的球铰驱动缸(10)与下部水平框架(1)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君李周军于庆兵高飞王志伟张靖华王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集团向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