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及制备方法和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00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和硒元素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及制备方法和栽培方法,基质包括基料和营养素:基料包括:硬杂木木屑80~90份、麸皮8~12份、玉米粉3~5份、石膏粉1~2份;营养素为:菇耳壮营养素和有机硒源。制备方法为:分别将基料和营养素混合均匀,再将基料和营养素混合,得到基质。栽培方法为:将所述基质装袋,灭菌,冷却后接入猴头菇菌种,在23~25℃发菌培养,养菌,进行出菇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的有机硒源为硒配置溶液和硒酵母粉,比现有技术使用的无机硒源硒转化有效性更高、富硒猴头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更高,同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同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及制备方法和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和硒元素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及制备方法和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猴头菇又名猴头菌、猴头、刺猬菌、花菜菌、山伏菌,学名Herieium erineus(Bull.)Pers.,comm.fung.clau.(lipsiae):27(1797),属担子菌门、伞菌钢、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菇为药食兼用菌,既是营养丰富的珍稀名贵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已载入我国中药药典。大量研究表明,猴头菇含有多糖、多肽、蛋白质和脂肪族酰类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利五脏、助消化、健脾养胃、保肝、抗癌等功效,其中对胃、肠道炎症、溃疡疗效显著。猴头菇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经试验研究猴头菇富集硒能力极强,因此,发挥猴头菇聚硒能力强的优势,研究猴头菇与硒元素有机融合,可以提高猴头菇中硒与生理活性物质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富硒猴头菇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与保健功效和核心价值表现。目前,在富硒猴头菇的研究中大多采用无机硒亚硒酸钠添加到培养基中,从而获得富硒猴头菇产品,但硒吸收转化系数较低,硒的有效性不高。中国专利CN108391559A公开了“一种富硒猴头菇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并在除杂箱内去除杂质;B、将除杂后的原料放进烘干箱内进行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50~70℃,烘干时间为2~3h;C、加入营养液,使混合物含水量达到30~50%后立即装袋。该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由硒酵母片、腐熟花生糠和稻壳混合物、硒酸氨基酸稀土、腐殖酸、红薯粉、石膏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牛粪组成,可有效提高培养基中硒含量,且其余配料采用腐熟花生糠和稻壳混合物等有机物组成,可有效提高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含量,从而提高了猴头菇自身所含的营养,最终可提高猴头菇的食用价值。上述该专利技术虽基质营养很丰富,但操作相对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不易规模化推广应用。
[0004]中国专利CN102224792B公开了“一种富硒猴头菇的水培方法”。该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富硒猴头菇水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富硒猴头菇的栽培基质为营养液,所述营养液中含有亚硒酸钠;该专利技术富硒猴头菇水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富硒猴头菇菌种的制备,A、母种:在每1000ml的PDA培养基中加入50

100mg的亚硒酸纳,培养猴头菇菌丝初期对硒的处理吸收及转化能力;B、猴头菇生产种采用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1000ml培养液中含有亚硒酸纳100

200mg、维生素B10

100 mg、蛋白胨5

8g、葡萄糖15

20g、硫酸镁1

3g、磷酸二氢钾1

3g,培养机pH值6.5
‑‑
7.5;

富硒猴头菇水培容器的选择为广口瓶作为富硒猴头菇水培容器,便于猴头菇子实体的采摘;

富硒猴头菇水培营养液的配制,富硒猴头菇水培营养液的配方是:每1000ml营养液中含有土豆100

200g、麸皮50

100g、米糠50

100g、玉米粉50

100g、黄豆粉50

100g、棉籽壳50

100g、还含有亚硒酸纳0.2

0.5g,葡萄糖15

20g、蛋白胨6

8g、硫酸镁2

4g、磷酸二氢钾2

4g、维生素B0.05

0.2g。富硒猴头菇水培营养液的配制方法:按比例分别称取土豆、麸皮、米糠、玉米粉、黄豆粉、棉子壳,先将土豆去皮切块倒入锅
中,再将其它原料倒入锅中,加水搅拌后,文火煮20
‑‑
30分钟,8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滤液加水补足所需配制数量;再按比例称取亚硒酸纳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将补足水的滤液再用文火煮3

10分钟,烧开后加入亚硒酸纳、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待所有营养物质全部溶解后即可。

装液灭菌,将步骤

中配制好的猴头菇水培营养液分别装入水培容器中,营养液装入量为容器容积的容器封口后进行灭菌处理。

接种,将经过步骤

灭菌处理、装有营养液的富硒猴头菇水培容器,放入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内,在无菌环境中将步骤

中培养好的猴头菇液体菌种接入水培容器中,接种量为10

15%。

培养管理,将步骤

接好菌种的富硒猴头菇水培容器,放入25

27.5℃的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7

15天;1

7天中,每天摇晃1

2次,7天后静置培养3

5天,水培容器营养液表面就会长出大量的气生菌丝,并出现米粒状大小的白色颗粒,适当给予光照后白色颗粒就会发育成猴头菇子实体,子实体生长7

10天即可采收,该子实体是利用猴头菇菌丝的富硒功能得到的,100克鲜猴头菇子实体中硒含量达到30

50微克,其中人体易于吸收的有机硒化物占65

85%。上述该专利技术采取制备富硒营养液为富硒猴头菇栽培基质,广口瓶为容器装入富硒营养液并接入猴头菇液体菌种经发菌培养过程培育富硒猴头菇技术方法,其基质营养丰富,猴头菇菌丝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易实现工厂化生产,但对技术人员实施和再现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在液体菌种制备和水培营养液配方中所用硒源均为无机硒亚硒酸纳,其用量为:在液体菌种制备每1000ml母种PDA培养基中加入亚硒酸钠50

100mg,在富硒猴头菇水培营养液配制的配方中,亚硒酸纳用量0.2

0.5g;经培育所得到的富硒猴头菇子实体硒含量为100g鲜猴头菇子实体中硒含量为30

50微克,按常规鲜猴头菇子实体烘干率10%计,折算干品每克硒含量3

5微克。
[0005]利用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9496694A公开的“一种基于葛根渣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配方为:葛根渣42%、杂木屑40%、麩皮15%、石膏粉1%、玉米粉2%,菇耳壮0.8g/kg,95%结晶亚硒酸钠8.0mg/kg)制备的富硒基质栽培的富硒猴头菇子实体干品硒含量最高只能达到0.335mg/kg,猴头菇产量按生物转化率计最高只能到75%。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硒吸收转化效率高、猴头菇产量生物学效率高的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及制备方法,供生产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栽培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基料和营养素:所述基料包括:硬杂木木屑80~90份、麸皮8~12份、玉米粉3~5份、石膏粉1~2份;所述营养素为:菇耳壮营养素和有机硒源,添加量为每50kg基料添加菇耳壮营养素47~52g,每50kg基料添加有机硒源按硒元素计250~400m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硒源为硒配置溶液或硒酵母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硒配置溶液中硒元素含量为5000mg/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硒酵母粉中硒元素含量为2100mg/k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杂木木屑粒径为0.8~1.0cm,含水量45~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粉碎成30~40目的糁粉状。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新华陈潇李悦钱博袁凌云梁爱珍彭红梅吉经学刘磊周智国
申请(专利权)人:旬阳市国桦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