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65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质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包含如下结构:水箱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水箱的内腔中预置有水溶液;若干个承载立柱竖直设置在水箱的顶部;顶板设置在若干个承载立柱的顶部;零件转移模块设置在顶板上并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下料传送装置设置在水箱的一侧并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下料传送;上料传送装置设置在水箱的另一侧并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上料传送;测试模块设置在水箱上并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气密性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的缺陷,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质检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汽车钣金零件的气密性是用于评价汽车钣金零件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需要对汽车钣金零件焊缝处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0003]在现有技术中,检测设备通常采用将汽车钣金零件倒扣放置在预置有水溶液的水槽内,并向汽车钣金零件内侧腔体中充气,通过观察汽车钣金零件表面焊缝位置是否有气泡冒出,来判断汽车钣金零件是否过关,并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气泡的冒出位置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返工维修。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只能观察到正在进行气密性检测的钣金件的漏气位置,需要在汽车钣金零件检测完成后立即对漏气位置进行人工标记,以方便后续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返工维修,存在人工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检测设备存在的人工成本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包含:水箱、若干个承载立柱、顶板、上料传送装置、下料传送装置、测试模块与零件转移模块;
[0006]水箱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水箱的内腔中预置有水溶液;
[0007]若干个承载立柱竖直设置在水箱的顶部;
[0008]顶板设置在若干个承载立柱的顶部;
[0009]零件转移模块设置在顶板上,零件转移模块与外部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0]下料传送装置设置在水箱的一侧,下料传送装置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下料传送;
[0011]上料传送装置设置在水箱的另一侧,上料传送装置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上料传送;
[0012]测试模块设置在水箱上,测试模块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气密性测试。
[0013]进一步,测试模块包含:承载箱体、若干个支撑脚、测试箱体、若干个排水管、若干个排水阀、上水管、水泵、若干个承载组件与测试组件;
[0014]承载箱体设置在水箱的内腔中,承载箱体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承载箱体的内腔中的四周立壁上设有刻度线;
[0015]若干个支撑脚设置在承载箱体的底部,若干个支撑脚与承载箱体的内腔底板固定连接;
[0016]测试箱体设置在承载箱体的内腔底板上,测试箱体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测试
箱体的四周侧壁与承载箱体的内腔的四周立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为测量腔体;
[0017]若干个排水管设置在承载箱体的底部,排水管的进水端贯穿承载箱体的外壁与测量腔体的内腔连通,排水管的排水端与水箱的内腔连通;
[0018]若干个排水阀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排水管上,若干个排水阀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若干个排水管的通断;
[0019]水泵设置在水箱的内腔中,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水泵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20]上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上水管的出水端经测试箱体的顶部端口与测试箱体的内腔连通;
[0021]若干个承载组件设置在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上,若干个承载组件铺满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用于承载汽车钣金零件;
[0022]测试组件设置在水箱上,测试组件与汽车钣金零件的内侧腔体连通,用于测试汽车钣金零件的焊接位置的气密性。
[0023]进一步,承载组件包含:承载件、隔板、底座、滑块、球型槽、球体、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
[0024]承载件为空心四棱柱体,承载件的顶部与承载件的底部均采用开放式设计,任一对相邻的承载组件的承载件的侧壁紧密贴合,相邻于测试箱体的内腔立壁的承载组件的承载件的侧壁紧贴测试箱体的内腔立壁,承载件为橡胶件,用于承载汽车钣金件并对汽车钣金件的内侧端口的四周边沿进行密封;
[0025]隔板设置在承载件的内腔中,用于将承载件的内腔分隔为上侧腔体与下侧腔体;
[0026]底座轴向活动设置在下侧腔体中,底座的侧壁与下侧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底座的底部与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固定连接;
[0027]第一弹性件设置在下侧腔体中,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与隔板;
[0028]滑块轴向活动设置在上侧腔体中,滑块的侧壁与上侧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9]第二弹性件设置在上侧腔体中,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与隔板,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小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
[0030]球型槽开设在滑块的顶部;
[0031]球体转动设置在球型槽的内腔中,球体与球型槽的内腔形状相匹配,球体凸出于滑块的顶部表面。
[0032]进一步,测试组件包含:第一接头、若干个第二接头、电动三通调节阀、过滤器、抽气管、第一气泵、分流器、连接管、上料漏斗、第二气泵与上料阀门;
[0033]第一接头设置在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上,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汽车钣金零件的内侧腔体连通,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测试箱体以及承载箱体的内壁凸出于承载箱体的底部表面,第一接头的四周侧壁均与承载件的侧壁紧密贴合;
[0034]若干个第二接头设置在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上,第二接头的一端与汽车钣金零件的内腔腔体连通,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测试箱体以及承载箱体的内壁凸出于承载箱体的底部表面,第二接头的四周侧壁均与承载件的侧壁紧密贴合;
[0035]电动三通调节阀设置在水箱的内腔底板上,电动三通调节阀的输入端与第一接头的另一端相连,电动三通调节阀与外部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电动三通调节阀的任一输出
端与水箱的内腔连通;
[0036]过滤器设置在水箱的内腔底板上,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另一输出端相连;
[0037]第一气泵设置在水箱的外侧,第一气泵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38]抽气管的一端与过滤器的输出端相连,抽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的内壁与第一气泵相连;
[0039]分流器设置在水箱的内腔底板上,分流器的若干个输出端分别与若干个第二接头的另一端相连;
[0040]第二气泵设置在水箱的外侧,第二气泵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41]连接管的一端与分流器的输入端相连,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的内壁与第二气泵相连;
[0042]上料漏斗设置在水箱的侧壁上,上料漏斗的输出端贯穿连接管的外壁与连接管的内腔连通,用于向连接管的内腔中投放颜料粉末;
[0043]上料阀门设置在连接管上,上料阀门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连接管的通断。
[0044]进一步,过滤器包含:承载壳体、若干个挡板、若干个风轮与若干个滤网;
[0045]承载壳体的两端均采用开放式设计,承载壳体的内腔形状为圆柱体,承载壳体的内腔的头端与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另一输出端相连,承载壳体的内腔的尾端与抽气管的一端相连;
[0046]若干个挡板并行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中,任一挡板沿承载壳体的内腔的径向设置,挡板为半圆形,挡板的曲面侧壁与承载壳体的曲面内壁相贴合,挡板的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水箱、若干个承载立柱、顶板、上料传送装置、下料传送装置、测试模块与零件转移模块;所述水箱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所述水箱的内腔中预置有水溶液;所述若干个承载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若干个承载立柱的顶部;所述零件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零件转移模块与外部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下料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一侧,所述下料传送装置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汽车钣金零件进行下料传送;所述上料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另一侧,所述上料传送装置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汽车钣金零件进行上料传送;所述测试模块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汽车钣金零件进行气密性测试。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块包含:承载箱体、若干个支撑脚、测试箱体、若干个排水管、若干个排水阀、上水管、水泵、若干个承载组件与测试组件;所述承载箱体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腔中,所述承载箱体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所述承载箱体的内腔中的四周立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若干个支撑脚设置在所述承载箱体的底部,所述若干个支撑脚与所述承载箱体的内腔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测试箱体设置在所述承载箱体的内腔底板上,所述测试箱体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所述测试箱体的四周侧壁与所述承载箱体的内腔的四周立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为测量腔体;所述若干个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承载箱体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贯穿所述承载箱体的外壁与所述测量腔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端与所述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若干个排水阀分别设置在所述若干个排水管上,所述若干个排水阀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若干个排水管的通断;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腔中,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上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上水管的出水端经所述测试箱体的顶部端口与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若干个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上,所述若干个承载组件铺满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用于承载所述汽车钣金零件;所述测试组件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测试组件与所述汽车钣金零件的内侧腔体连通,用于测试所述汽车钣金零件的焊接位置的气密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含:承载件、隔板、底座、滑块、球型槽、球体、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承载件为空心四棱柱体,所述承载件的顶部与所述承载件的底部均采用开放式设计,任一对相邻的所述承载组件的所述承载件的侧壁紧密贴合,相邻于所述测试箱体的内
腔立壁的所述承载组件的所述承载件的侧壁紧贴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立壁,所述承载件为橡胶件,用于承载所述汽车钣金件并对所述汽车钣金件的内侧端口的四周边沿进行密封;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内腔中,用于将所述承载件的内腔分隔为上侧腔体与下侧腔体;所述底座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下侧腔体中,所述底座的侧壁与所述下侧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下侧腔体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隔板;所述滑块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上侧腔体中,所述滑块的侧壁与所述上侧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侧腔体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隔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所述球型槽开设在所述滑块的顶部;所述球体转动设置在所述球型槽的内腔中,所述球体与所述球型槽的内腔形状相匹配,所述球体凸出于所述滑块的顶部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用产品质量管理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包含:第一接头、若干个第二接头、电动三通调节阀、过滤器、抽气管、第一气泵、分流器、连接管、上料漏斗、第二气泵与上料阀门;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上,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汽车钣金零件的内侧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测试箱体以及所述承载箱体的内壁凸出于所述承载箱体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接头的四周侧壁均与所述承载件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若干个第二接头设置在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底板上,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汽车钣金零件的内腔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测试箱体以及所述承载箱体的内壁凸出于所述承载箱体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二接头的四周侧壁均与所述承载件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腔底板上,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与外部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的任一输出端与所述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腔底板上,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另一输出端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月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