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炼厂干气制丙烯的方法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38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炼厂干气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炼厂干气制丙烯的方法和系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干气吸收塔、一级脱吸塔和二级脱吸塔;干气吸收塔塔顶连接有富氢干气出料管线和第一循环碳四进料管线;干气吸收塔塔底连接有炼厂干气进料管线;一级脱吸塔塔顶连接有贫氢干气出料管线和第二循环碳四进料管线;二级脱吸塔塔顶连接有富乙烯干气出料管线和新鲜碳四进料管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炼厂干气中的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丙烷和丙烯进行脱除,得到的富乙烯干气满足稀乙烯歧化制丙烯的原料进料指标要求。料进料指标要求。料进料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炼厂干气制丙烯的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炼厂干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炼厂干气制丙烯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炼厂干气,主要成分包括氢气、氮气、氧气、甲烷、乙烯、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烷、丙烯等。在大部分情况下,干气都是作为燃料气直接燃烧。这对其中以乙烯、乙烷为代表的有价值的气体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0003]CN106609156A涉及一种用于脱除炼厂气中乙烯的工艺方法,通过将炼厂气经变压吸附、干气提浓、干气精制等步骤预处理后与含有丁烯的碳四原料同时通入固定床反应器,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下,炼厂气中的乙烯与丁烯在烯烃双键易位转化催化剂表面被转化为丙烯。
[0004]CN103588604A涉及一种组合吸收法回收炼厂干气中碳二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压缩机、预处理单元、炼厂干气冷却单元、组合吸收单元和精馏单元,吸收单元包括气液分离罐、碳二吸收塔和甲烷脱吸塔,精馏单元包括脱碳二塔和乙烯精馏塔。将经压缩预处理及冷却后的炼厂干气进行气液分离,所得气相进入碳二吸收塔,以混合碳四或混合碳五作为吸收剂进行碳二吸收,所得液相送至甲烷脱吸塔通过提馏进行甲烷脱吸,碳二吸收塔底混合吸收油及甲烷脱吸塔顶部的脱吸气与炼厂干气混合经冷却后再返回气液分离罐;将甲烷脱吸塔底料经冷却送入脱碳二塔及乙烯精馏塔进行精馏,得到乙烯产品和乙烷产品。
[0005]从上述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技术可以看出,CN106609156A提到的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的常规方法是通过变压吸附、干气提浓、干气精制等过程,其能耗和投资较高;CN103588604A提供的组合吸收法,其目的是得到乙烯产品,虽然可以得到提纯乙烯的目的,但是其组合吸收法对于氧气及一氧化碳的脱除效果难以满足稀乙烯歧化制丙烯的原料进料指标要求,而且其组合吸收法多处使用了丙烯冷剂,增加了过程的能耗,且工艺流程复杂;而采用常规的吸收,得到的炼厂气中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丙烷和丙烯等难以满足稀乙烯歧化制丙烯的原料进料指标要求。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开发了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和系统,处理后的炼厂干气满足稀乙烯歧化制丙烯的原料进料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炼厂干气制丙烯的方法和系统。本专利技术可将炼厂干气中的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丙烷和丙烯进行脱除,得到的富乙烯干气满足稀乙烯歧化制丙烯的原料进料指标要求。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
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干气吸收塔、一级脱吸塔和二级脱吸塔;
[0009]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连接有富氢干气出料管线和第一循环碳四进料管线;
[0010]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连接有炼厂干气进料管线;
[0011]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的出料口通过富乙烯碳四物料管线与所述一级脱吸塔塔中的进料口连通;
[0012]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连接有贫氢干气出料管线和第二循环碳四进料管线;
[0013]所述一级脱吸塔塔底的出料口通过一级脱吸碳四物料管线与所述二级脱吸塔塔中的进料口连通;
[0014]所述二级脱吸塔塔顶连接有富乙烯干气出料管线和新鲜碳四进料管线;
[0015]所述二级脱吸塔塔底的出料口通过回收碳四物料管线与循环碳四冷却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的出料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碳四进料管线和所述第二循环碳四进料管线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的进料口和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的进料口连通;
[0016]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的出料口还连接有外排碳四出料管线。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釜和二级脱吸塔塔釜均设置有再沸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内设有循环水冷却器和冷冻水冷却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碱洗单元,所述碱洗单元通过所述炼厂干气进料管线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连通。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干气吸收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0~40,理论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5块板至第25块板。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一级脱吸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0~40,理论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5块板至第25块板。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二级脱吸塔的理论塔板数为20~100,理论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10块板至第70块板。
[002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所述的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使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进入塔内的炼厂干气与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进入塔内的经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冷却后的一部分循环碳四在所述干气吸收塔内接触,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得到富乙烯碳四,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得到富氢干气;
[0025]S2:使所述富乙烯碳四从所述一级脱吸塔中部进入所述一级脱吸塔,进行一级脱吸,并利用经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冷却后的一部分循环碳四作为塔顶回流,所述一级脱吸塔塔底得到一级脱吸碳四,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得到贫氢干气;
[0026]S3:使所述一级脱吸碳四从所述二级脱吸塔中部进入所述二级脱吸塔,进行二级脱吸,并利用新鲜碳四作为塔顶回流,所述二级脱吸塔塔底得到回收碳四,经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冷却后分别送入所述干气吸收塔顶部、作为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回流和排出所述装置,所述二级脱吸塔塔顶得到富乙烯干气。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级脱吸塔塔底出料的回收碳四的余热可作为一级脱吸塔再沸器的热源,也可用于二级脱吸塔塔顶出料的富乙烯干气的出料预热热源。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炼厂干气为通过所述碱洗单元脱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后的炼厂干气。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在步骤S1中,脱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前的炼厂干气的来源为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至少一种。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干气吸收塔的塔顶操作压力为1.0~4.0MPaA,塔顶操作温度为

20~6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干气吸收塔的塔顶操作压力为2.0~3.5MPaA,塔顶操作温度为10~40℃。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一级脱吸塔的塔顶操作压力为0.5~3.0MPaA,塔顶操作温度为

20~6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级脱吸塔的塔顶操作压力为1.5~2.0MPaA,塔顶操作温度为10~40℃。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新鲜碳四为异丁烷、正丁烷、1

丁烯、异丁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干气吸收塔、一级脱吸塔和二级脱吸塔;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连接有富氢干气出料管线和第一循环碳四进料管线;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连接有炼厂干气进料管线;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的出料口通过富乙烯碳四物料管线与所述一级脱吸塔塔中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连接有贫氢干气出料管线和第二循环碳四进料管线;所述一级脱吸塔塔底的出料口通过一级脱吸碳四物料管线与所述二级脱吸塔塔中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二级脱吸塔塔顶连接有富乙烯干气出料管线和新鲜碳四进料管线;所述二级脱吸塔塔底的出料口通过回收碳四物料管线与循环碳四冷却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的出料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碳四进料管线和所述第二循环碳四进料管线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的进料口和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的出料口还连接有外排碳四出料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釜和二级脱吸塔塔釜均设置有再沸器;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内设有循环水冷却器和冷冻水冷却器;所述装置还包括碱洗单元,所述碱洗单元通过所述炼厂干气进料管线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干气吸收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0~40,理论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5块板至第25块板;所述一级脱吸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0~40,理论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5块板至第25块板;所述二级脱吸塔的理论塔板数为20~100,理论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10块板至第70块板。4.一种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炼厂干气歧化制丙烯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使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进入塔内的炼厂干气与从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进入塔内的经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冷却后的一部分循环碳四在所述干气吸收塔内接触,所述干气吸收塔塔底得到富乙烯碳四,所述干气吸收塔塔顶得到富氢干气;S2:使所述富乙烯碳四从所述一级脱吸塔中部进入所述一级脱吸塔,进行一级脱吸,并利用经所述循环碳四冷却器冷却后的一部分循环碳四作为塔顶回流,所述一级脱吸塔塔底得到一级脱吸碳四,所述一级脱吸塔塔顶得到贫氢干气;S3:使所述一级脱吸碳四从所述二级脱吸塔中部进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白焱王鑫泉秦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