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及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128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及液压系统,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包括:进油口P,用于连接液压油的供油管路;回油口T,用于连接液压油箱;工作油口A,用于连接回转马达的一端;工作油口B,用于连接回转马达的另一端;进油控制阀的P口与进油口P连接;进油控制阀的P1口通过压力均衡阀连接液压油箱;进油控制阀的A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A、第一补油溢流阀的进口、回油控制阀的A口;进油控制阀的B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B、第二补油溢流阀的进口、回油控制阀的B口;第一补油溢流阀的出口、第二补油溢流阀的出口、回油控制阀的T口分别连接回油口T。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回转控制手柄的操控区间不受负载影响且停止冲击小等特点。影响且停止冲击小等特点。影响且停止冲击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及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阀
,具体涉及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等带有大惯量回转机构的工程机械,由于起重臂长度、吊重重量不同,导致回转惯量不一致,在中长臂、重载工况下,会导致回转控制手柄操控区间小、停止冲击大导致回转晃动,严重影响着整机作业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及液压系统,具有回转控制手柄的操控区间不受负载影响且停止冲击小等特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包括:进油口P,用于连接液压油的供油管路;回油口T,用于连接液压油箱;工作油口A,用于连接回转马达的一端;工作油口B,用于连接回转马达的另一端;进油控制阀的P口与进油口P连接;进油控制阀的P1口通过压力均衡阀连接液压油箱;进油控制阀的A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A、第一补油溢流阀的进口、回油控制阀的A口;进油控制阀的B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B、第二补油溢流阀的进口、回油控制阀的B口;第一补油溢流阀的出口、第二补油溢流阀的出口、回油控制阀的T口分别连接回油口T。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油口a,用于连接控制右回转的先导手柄油口;控制油口b,用于连接控制左回转的先导手柄油口;控制油口a和控制油口b分别和进油控制阀的两个控制油口连接。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口与进油口P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口通过第五单向阀连接梭阀、通过软溢流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液压油箱;所述梭阀连接在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之间。
[0008]进一步地,当先导手柄不操作时,控制油口a和控制油口b无压力,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保持中位,不换向;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不得电;液压油通过进油控制阀的P1口进入压力均衡阀,并通过压力均衡阀回油至液压油箱。
[0009]进一步地,当起重机吊重物时,若钢丝绳与重物不垂直,第一电磁换向阀得电,将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与进油口P相通,用于实现钢丝绳与重物对中。
[0010]进一步地,进油控制阀的Lsa口通过第一阻尼分别与第一间隙阻尼、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连接;第三单向阀通过第三阻尼连接压力均衡阀的弹簧腔、通过第四阻尼连接液压油箱;第三单向阀还通过第四单向阀连接第二阻尼、第二间隙阻尼和第二单向阀;第二阻尼连接进油控制阀的Lsb口;回油控制阀的sa口连接第一间隙阻尼和第一单向阀,回油控制阀的sb口连接第二间隙阻尼和第二单向阀。
[0011]进一步地,当控制先导手柄右回转时,控制油口a的压力逐渐增大,此时,进油控制
阀逐渐换向,进油口P至进油控制阀的P1口的节流口逐渐关小至关闭,进油口P至工作油口A的节流口逐渐增大至全开,进油控制阀的Lsa口与回油口T的回路被切断,进油控制阀的Lsb口与回油口T连通,进油控制阀的B口关闭,进油控制阀的A口建立压力,工作油口A的压力通过进油控制阀的Lsa口、第一阻尼、第一间隙阻尼和第一单向阀后反馈至回油控制阀的sa口,推动回油控制阀换向,回油控制阀的B口通过回油控制阀的T口回油节流口逐渐开大,回油控制阀的A口关闭,同时工作油口A的压力通过进油控制阀的Lsa口、第三单向阀、第三阻尼反馈至压力均衡阀的弹簧腔,将压力均衡阀的开口关小;此时进油口P的液压油通过进油控制阀输出至工作油口A,用于控制回转机构向右转动;工作油口B的液压油通过回油控制阀进入液压油箱。
[0012]进一步地,当工作油口A处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打开对应的第一补油溢流阀,保护系统压力不会超过设定值。
[0013]进一步地,当回转机构向右转动停止时,工作油口A的压力降低,此时液压油通过第一补油溢流阀补充至工作油口A,避免回转机构吸空。
[0014]进一步地,当回转机构向右转动停止时,由于回油控制阀已经关闭,工作油口B的压力升高,此时第二电磁换向阀延时关闭,工作油口B的压力通过梭阀、第五单向阀、软溢流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卸载掉以避免停止冲击。
[00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进油口P通过供油管路连接定量泵的出口,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回油口T连接液压油箱;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工作油口A连接回转马达的A口;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工作油口B连接回转马达的B口;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控制油口a连接控制右回转的先导手柄油口;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控制油口b连接控制左回转的先导手柄油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油控制阀的P口与进油口P连接;进油控制阀的P1口通过压力均衡阀连接液压油箱;进油控制阀的A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A、第一补油溢流阀的进口、回油控制阀的A口;进油控制阀的B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B、第二补油溢流阀的进口、回油控制阀的B口;第一补油溢流阀的出口、第二补油溢流阀的出口、回油控制阀的T口分别连接回油口T,实现了大惯量回转机构的回转控制手柄的操控区间不受负载影响的目的,同时具有停止冲击小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及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中:1、定量泵;2、进油控制阀;3、回油控制阀;4、第一阻尼;5、第二阻尼;6、第一间隙阻尼;7、第二间隙阻尼;8、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第三单向阀;11、第四单向阀;12、第三阻尼;13、第四阻尼;14、压力均衡阀;15、第一补油溢流阀;16、第二补油溢流阀;17、第一电磁换向阀;18、第二电磁换向阀;19、软溢流阀;20、第五单向阀;21、梭阀;22、回转马达;23、左端盖;24、右端盖;25、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图2所示,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包括:进油控制阀2、回油控制阀3、第一阻尼4、第二阻尼5、第一间隙阻尼6、第二间隙阻尼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第三单向阀10、第四单向阀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口P,用于连接液压油的供油管路;回油口T,用于连接液压油箱;工作油口A,用于连接回转马达的一端;工作油口B,用于连接回转马达的另一端;进油控制阀(2)的P口与进油口P连接;进油控制阀(2)的P1口通过压力均衡阀(14)连接液压油箱;进油控制阀(2)的A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A、第一补油溢流阀(15)的进口、回油控制阀(3)的A口;进油控制阀(2)的B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B、第二补油溢流阀(16)的进口、回油控制阀(3)的B口;第一补油溢流阀(15)的出口、第二补油溢流阀(16)的出口、回油控制阀(3)的T口分别连接回油口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油口a,用于连接控制右回转的先导手柄油口;控制油口b,用于连接控制左回转的先导手柄油口;控制油口a和控制油口b分别和进油控制阀(2)的两个控制油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17),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进口与进油口P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口通过第五单向阀(20)连接梭阀(21)、通过软溢流阀(19)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8)连接液压油箱;所述梭阀(21)连接在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当先导手柄不操作时,控制油口a和控制油口b无压力,进油控制阀(2)、回油控制阀(3)保持中位,不换向;第一电磁换向阀(17)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8)不得电;液压油通过进油控制阀(2)的P1口进入压力均衡阀(14),并通过压力均衡阀(14)回油至液压油箱。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当起重机吊重物时,若钢丝绳与重物不垂直,第一电磁换向阀(17)得电,将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7)与进油口P相通,用于实现钢丝绳与重物对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自适应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进油控制阀(2)的Lsa口通过第一阻尼(4)分别与第一间隙阻尼(6)、第一单向阀(8)和第三单向阀(10)连接;第三单向阀(10)通过第三阻尼(12)连接压力均衡阀(14)的弹簧腔、通过第四阻尼(13)连接液压油箱;第三单向阀(10)还通过第四单向阀(11)连接第二阻尼(5)、第二间隙阻尼(7)和第二单向阀(9);第二阻尼(5)连接进油控制阀(2)的Lsb口;回油控制阀(3)的sa口连接第一间隙阻尼(6)和第一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莹肖刚胡小冬翟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