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110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羟基保护;(2)、还原/取代:还原的步骤为:所得的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头孢维星于1994年由SmithKline Beecham公司首次合成成功,但生产成本较高,后来由辉瑞开发成宠物专用药,于2006年首次在欧盟允许用于猫、狗的皮肤感染治疗,直到2008年美国才允许用于猫、狗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治疗,目前在我国尚未上市。
[0003]头孢维星钠是目前使用的新型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动物专用抗生素,其结构特点是在头孢菌素母核C

位通过C

C键链接了四氢呋喃杂环,从而赋予了该产品广谱的抗菌活性和对β

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头孢维星钠作为抗菌剂具有抗菌谱广,在犬、猫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治疗指数高等优点,是人畜(犬、猫)理想的长效抗生素,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已显示出特有的应用前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活性,避免产生耐药性成为我们急需要研究的问题。
[0004]研究表明,合成的铁载体

药物耦合物在规避常见抗生素耐药机制,如外膜通透性障碍、相关酶的失活、外排机制等方面是有效的。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了关于带有能结合Fe
3+
的侧链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铁载体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耦合物;合成的带有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耦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当它们通过细菌细胞被摄取后,铁载体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耦合物结合到位于外周胞质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上,进而抑制了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为此,我们希望能合成头孢维星的铁载体耦合物。
[0005]CN 111620893 A公开了C

3位四氢呋喃取代的头孢菌素

铁载体耦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另一种C

3位四氢呋喃取代的头孢菌素

铁载体耦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制作方法简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羟基保护:2,3

二羟基苯甲醛与氯甲基甲醚((MOMOCl))反应,得到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中间体1);
[0009](2)、还原/取代:还原的步骤为:所得的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与硼氢化钠反应,得到对应的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醇(中间体2);
[0010]或取代步骤为:所得的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与RMgBr反应得到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醇的羟基碳取代产物(中间体2)
[0011](3)、Mitsunobu反应:所得的中间体2与N

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反应,得到中间体3;
[0012](4)、肼解:所得的中间体3与水合肼反应,得到中间体4;
[0013](5)、缩合:所得的中间体4与2

氧代
‑2‑
(2

(三丁基氨基)噻唑
‑4‑
基)乙酸反应,得到中间体5,
[0014](6)、酰胺化:所得的中间体5与(6R,7R)
‑7‑
氨基
‑8‑
氧代
‑3‑
((S)

四氢呋喃
‑2‑
基)
‑5‑

‑1‑
氮杂双环[4.2.0]辛
‑2‑

‑2‑
羧酸酯反应,得到中间体6,
[0015](7)、脱保护:所得的中间体6与保险粉反应,得到(6R,7R)
‑7‑
((Z)
‑2‑
(((2,3

双(甲氧基甲氧基)苄基)氧基)亚氨基)
‑2‑
(2

(三基氨基)噻唑
‑4‑
基)乙酰氨基)
‑8‑
氧代
‑3‑
((S)

四氢呋喃
‑2‑
基)
‑5‑

‑1‑
氮杂双环[4.2.0]辛
‑2‑

‑2‑
羧酸及其衍生物(中间体7);
[0016](8)、脱保护:所得的中间体7和三乙基硅烷反应脱去MOMO保护基,得到头孢维星衍生物。
[0017]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将2,3

二羟基苯甲醛及其醛基碳取代衍生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冰水浴下加入碳酸钾,控制温度0℃左右,随后缓慢滴加氯甲基甲醚;滴加完成后,将反应升温至室温并继续搅拌反应至反应完全;抽滤除去不溶物,并使用丙酮洗涤;所得滤液真空除去大部分丙酮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使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在真空中浓缩,残留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在硅胶柱上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1。2,3

二羟基苯甲醛的物质的量与有机溶剂(丙酮)的体积之比为1mmol:3.75ml。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2,3

二羟基苯甲醛、氯甲基甲醚和碳酸钾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10。
[0019]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还原的步骤为:将中间体1溶解于甲醇中并冷却至0℃,然后分批加入硼氢化钠,随后将反应升温至室温,待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绝大部分甲醇溶剂,残留物中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真空浓缩得中间体2,所述中间1和硼氢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
[0020]取代的步骤为:
[0021]将中间体1溶于THF溶液在氮气气氛下冷却至零下20℃,然后滴加RMgBr的THF溶液使反应混合物保持在10℃以下,加入之后,将混合物加热至室温,搅拌反应,然后用饱和NH4Cl水溶液缓慢加入使混合物淬灭;溶液用乙酸乙酯提取,用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真空浓缩。以石油谜/乙酸乙酯=10/1为洗脱液,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取代的中间体2,所述R为乙基、甲基、苄基、环己基、苯基中的一种。
[0022]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将中间体2溶解于四氢呋喃和二甲亚砜的混合溶剂中,依次加入N

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三苯基膦,随后在冰水浴下控制温度0℃,缓慢滴加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加完后,将所得混合物升温至35℃并搅拌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加入饱和食盐水溶液进行淬灭,经过后处理得到中间体3;
[0023]中间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羟基保护:2,3

二羟基苯甲醛与氯甲基甲醚((MOMOCl))反应,得到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中间体1);(2)、还原/取代:还原的步骤为:所得的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与硼氢化钠反应,得到对应的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醇(中间体2);或取代步骤为:所得的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与RMgBr反应得到2,3

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醇的羟基碳取代产物(中间体2)(3)、Mitsunobu反应:所得的中间体2与N

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反应,得到中间体3;(4)、肼解:所得的中间体3与水合肼反应,得到中间体4;(5)、缩合:所得的中间体4与2

氧代
‑2‑
(2

(三丁基氨基)噻唑
‑4‑
基)乙酸反应,得到中间体5,(6)、酰胺化:所得的中间体5与(6R,7R)
‑7‑
氨基
‑8‑
氧代
‑3‑
((S)

四氢呋喃
‑2‑
基)
‑5‑

‑1‑
氮杂双环[4.2.0]辛
‑2‑

‑2‑
羧酸酯反应,得到中间体6,(7)、脱保护:所得的中间体6与保险粉反应,得到(6R,7R)
‑7‑
((Z)
‑2‑
(((2,3

双(甲氧基甲氧基)苄基)氧基)亚氨基)
‑2‑
(2

(三基氨基)噻唑
‑4‑
基)乙酰氨基)
‑8‑
氧代
‑3‑
((S)

四氢呋喃
‑2‑
基)
‑5‑

‑1‑
氮杂双环[4.2.0]辛
‑2‑

‑2‑
羧酸及其衍生物(中间体7);(8)、脱保护:所得的中间体7和三乙基硅烷反应脱去MOMO保护基,得到头孢维星衍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2,3

二羟基苯甲醛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冰水浴下加入碳酸钾,控制温度0℃左右,随后缓慢滴加氯甲基甲醚;滴加完成后,将反应升温至室温并继续搅拌反应至反应完全;抽滤除去不溶物,并使用丙酮洗涤;所得滤液真空除去大部分丙酮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使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在真空中浓缩,残留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在硅胶柱上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3

二羟基苯甲醛、氯甲基甲醚和碳酸钾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孢维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原的步骤为:将中间体1溶解于甲醇中并冷却至0℃,然后分批加入硼氢化钠,随后将反应升温至室温,待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绝大部分甲醇溶剂,残留物中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真空浓缩得中间体2,所述中间1和硼氢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取代的步骤为:将中间体1溶于THF溶液在氮气气氛下冷却至零下20℃,然后滴加RMgBr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涛孙振华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汉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