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88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该定位机构包括:对接件;升降杆,安装在对接件的顶部;其中,所述对接件包含对接板,且对接板的内部安装有上下对应的挤压部和挤压辊,所述挤压部镶嵌在对接板的顶部;所述挤压部包含多个活动板,且活动板朝向对接板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对接板后,与对接板底部的贴合条对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由于采用了升降杆带动对接件升降的方式,调整对接件与模具的位置关系,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圈在生产时,处理繁琐,且容易损坏密封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与模具中的密封圈对应,方便后续对密封圈废边进行清理。方便后续对密封圈废边进行清理。方便后续对密封圈废边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密封圈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密封圈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0003]但在现有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处理繁琐,且容易损坏密封圈:由于现有的换热器密封圈在生产时,采用热熔的方式,即,将橡胶整齐的摆放到模具的凹槽中,在通过高温加热,使橡胶融化进入到模具的缝隙中,再对模具进行冷却,使得密封圈成型,变得到密封圈,此过程中为了使橡胶能够将模具完美填充,就需要控制添加量大于密封圈的实际需要量,这也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废边,在密封圈生产的过程中,粘连在密封圈的边缘,又由于密封圈为柔性材料支撑,在从模具中取出后,便无法保持特定的形状,因此只能通过人工对废边进行清理,而人工清理(主要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废边从密封圈取下),不但容易损坏密封圈,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解决现有的换热器密封圈在生产时,处理繁琐,且容易损坏密封圈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对接件,通过对接件将模具上成型的密封圈进行夹持和固定,而对接件的顶部设有升降杆,通过升降杆带动对接件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对接件与模具之间的位置关系,方便对接件对模具上的密封圈进行抓取:
[0010]对接件,与密封圈的生产模具上下对应;
[0011]升降杆,安装在对接件的顶部,可带动对接件进行上下升降,为对接板提供上下运动的动力;
[0012]其中,所述对接件包含对接板,且对接板的内部安装有上下对应的挤压部和挤压辊,所述挤压部镶嵌在对接板的顶部,随着挤压辊的滑动,带动挤压部上下运动;
[0013]所述挤压部包含多个等距排布的活动板,且活动板朝向对接板的一侧连接有连接
柱,,所述连接柱贯穿对接板后,与对接板底部的贴合条对应连接,,贴合条和活动板分别位于对接板的上下两面,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柱进行连动,所述贴合条与密封圈形状一致(再对密封圈进行吸附时,能够完美的与密封圈契合,提高抓取的稳定性),可在贴合条与密封圈贴合,将密封圈吸附。
[0014]优选的,所述对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的形状与密封圈的形状一致,;
[0015]其中,所述连接柱从嵌入槽所在位置贯穿对接板,从而限制贴合条的运动方向,只能进行上下运动。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套设有弹簧,该弹簧分别与对接板和活动板连接;
[0017]其中,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活动板不受力时,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向上移动,从而使贴合条与对接板的底部贴合。
[0018]优选的,所述对接板的底部设有挡边,且所述挡边分布在贴合条的两侧,,从而将贴合条夹持住,使得贴合条被限制在两个挡边之间;
[0019]其中,所述挡边的宽度大于贴合条的宽度,此时在贴合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进入到两个挡边之间,由于挡边的宽度大于贴合条的宽度,因此在贴合条收纳到挡边之间的缝隙时,与连接柱连接的密封圈跟随贴合条一起及进入到两个挡边之间的间隙中,而密封圈外部的废边被挡边阻挡,从而形成拉扯力,将密封圈外部的废边从而密封圈上拉下,便完成废边的清理。
[0020]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有气管,且通过气管将活动板内部的空腔与贴合条的底部空间连通;
[0021]其中,所述活动板内部的空腔通过管道外界的气泵连通,因此在外界气泵工作时,贴合条的底部吸气产生负压,在贴合条与密封圈贴合时,便可以将密封圈吸附柱,使得贴合条与密封圈连接在一起;
[0022]在所述贴合条与密封圈贴合时,可将贴合条吸附住,方便后续在贴合条上移时,带动密封圈一起上移。
[0023]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使得其中一个活动板下移时,相邻的两个活动板向下倾斜,方便后续挤压辊的移动。
[0024]优选的,所述对接板的顶部设有驱动部,且通过驱动部将挤压部限制在对接板的内部,所述挤压辊位于挤压部与驱动部之间,对与挤压辊贴合的活动板进行挤压,因此在挤压辊的移动过程中,对挤压部下移,使得活动板向对接板移动,所以只需控制挤压辊移动即可;
[0025]其中,所述驱动部包含盖板,且盖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器,通过驱动器带动挤压辊前后滑动,为挤压辊的移动提供动力。
[0026]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两个滑轮,且两个所述滑轮的外部套设有同步带,其中一个所述滑轮由安装在盖板底部的电机驱动,在电机驱动的过程中,带动同步带移动;
[0027]其中,所述同步带与挤压辊连接,用于带动挤压辊移动,从而调整挤压辊的位置。
[0028]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位于两个滑轮之间,;
[0029]其中,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滑轮的长度方向一致,从而限制挤压辊的移动方向。
[0030]优选的,所述对接板的底部设有辊压部,且通过辊压部对挤压部进行挤压;
[0031]其中,所述辊压部包含支撑架,且所述挤压辊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在支撑架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挤压辊移动;
[0032]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有滑块,且滑块位于滑槽中,所述滑块与同步带连接,从而限制支撑架的移动方向,避免就支撑架移动发生偏移。
[0033](三)有益效果
[0034]1、由于采用了升降杆带动对接件升降的方式,调整对接件与模具的位置关系,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圈在生产时,处理繁琐,且容易损坏密封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与模具中的密封圈对应,不但方便对密封圈进行固定,同时还方便后续对废边的清理。
[0035]2、由于采用了可升降的挤压部对密封圈进行吸附,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圈在生产时,处理繁琐,且容易损坏密封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对密封圈的抓起与固定,同时还能带动密封圈进行升降处理。
[0036]3、由于采用了辊压部对挤压部进行挤压,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圈在生产时,处理繁琐,且容易损坏密封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对挤压部位置的调整,使其能够向密封圈所在方向移动,并与弹簧配合控制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包括:对接件(1),与密封圈的生产模具上下对应;升降杆(2),安装在对接件(1)的顶部,可带动对接件(1)进行上下升降;其中,所述对接件(1)包含对接板(11),且对接板(11)的内部安装有上下对应的挤压部(14)和挤压辊(152),所述挤压部(14)镶嵌在对接板(11)的顶部,随着挤压辊(152)的滑动,带动挤压部(14)上下运动;所述挤压部(14)包含多个等距排布的活动板(141),且活动板(141)朝向对接板(1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柱(142),所述连接柱(142)贯穿对接板(11)后,与对接板(11)底部的贴合条(143)对应连接,所述贴合条(143)与密封圈形状一致,可在贴合条(143)与密封圈贴合,将密封圈吸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11)的顶部开设有嵌入槽(13),且嵌入槽(13)的形状与密封圈的形状一致;其中,所述连接柱(142)从嵌入槽(13)所在位置贯穿对接板(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4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该弹簧分别与对接板(11)和活动板(141)连接;其中,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11)的底部设有挡边(16),且所述挡边(16)分布在贴合条(143)的两侧;其中,所述挡边(16)的宽度大于贴合条(143)的宽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42)的内部设有气管,且通过气管将活动板(141)内部的空腔与贴合条(143)的底部空间连通;其中,所述活动板(141)内部的空腔通过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西芹刘红军张凌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凌谊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