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084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超光滑金属膜及介质层,在介质层上设有由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组成的三聚体。该三聚体结构具有垂直方向的高度差异,在水平面内也没有对称性,是一种三维手性结构,具有本征手性响应,且CD响应强;该手性纳米腔结构简单,制备方便,相比于电子束光刻技术具有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的特点。还公开了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的制备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直接在衬底上定点组装三维手性纳米腔结构,避免了在溶液里组装手性结构时毛细管力和布朗噪声的影响,可以形成稳定的手性结构。可以形成稳定的手性结构。可以形成稳定的手性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性是一种物质与其镜像之间无法通过平移和旋转等对称性操作而重合的结构特性。手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小至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大到宇宙中的某些星系,都表现出了手性现象。这种普遍的现象中蕴含着不普通的生化机理。特别是对于很多手性分子,其一种对映体具有药性,而另外一种对映体则具副作用。因此,手性分子在生物医学和药物工程领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手性分子的尺寸远小于激发光的波长,手性分子的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响应较弱,不利于手性信号的直接检测。
[0003]受到自然界中手性结构的启发,研究者设计制备的手性纳米结构表现出了大的手性光学响应,并且广泛应用于手性催化、DNA探测、对映体鉴别和手性荧光等领域。目前人们构建手性纳米结构的主流方法分为两大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以电子束光刻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方法可以直接在衬底上制备三维手性纳米结构,但是该方法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加工过程和昂贵的加工费用。以胶体化学法和DNA纳米技术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可以在溶液中实现手性纳米结构的自组装。但是,结构的产率往往依赖后续有效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另外,基于溶液的自组装方法受到颗粒布朗运动的影响,使得结构缺乏稳定性,也限制了结构的片上集成。因此,在固体衬底上对手性纳米结构在任意位置的动态组装和手性响应的高效调控方法仍然稀缺。
专利技术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基于溶液的自组装方法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超光滑金属膜及介质层,在介质层上设有由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组成的三聚体。
[0007]进一步,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球、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膜是由金或者银制成。
[0008]进一步,介质层由三氧化二铝或二氧化硅制成;
[0009]基底由硅、石英或者蓝宝石制成。
[0010]进一步,金属纳米六角板的对边长度为100

300nm,金属纳米六角板的厚度为30

100nm;
[0011]金属纳米球的直径为80

240nm;
[0012]金属纳米立方体的边长为40

200nm;
[0013]超光滑金属膜的厚度为30

150nm;
[0014]介质层的厚度为2

10nm;
[0015]基底的厚度为100

5000μm,长度和宽度为0.4

2cm。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在基底片上蒸镀金属,形成金属膜;
[0018]步骤二、将环氧树脂胶涂在镀有金属膜的基底片上,将新的硅片粘在环氧树脂胶上,退火,剥离,最终得到超光滑金属膜;
[0019]步骤三、在步骤二得到的超光滑金属膜上进行沉积,生长介质层;
[0020]步骤四、使用旋涂法在介质层上分散由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球和金属纳米立方体组成的金属纳米颗粒;
[0021]步骤五、对步骤四中的金属纳米颗粒进行散射光谱的探测,以确定单个的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
[0022]步骤六、对单个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进行组装,最终得到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
[0023]进一步,在步骤六中,组装的三聚体的构型为三者紧密贴合或三者首尾相接。
[0024]进一步,步骤三中,使用原子层气相沉积设备或磁控溅射镀膜机在金属膜上沉积介质材料,完成介质层的制备。
[0025]进一步,步骤四具体为:
[0026]将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胶体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去离子水按照0.1

0.2:1的体积比混合稀释,最后旋涂在所述步骤三得到的介质层上。
[0027]进一步,在步骤六中,通过微纳操控装置夹持钨丝探针针尖对单个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进行组装。
[0028]进一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电化学腐蚀方法制作钨丝探针针尖。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超光滑金属膜及介质层,在介质层上设有由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组成的三聚体。该三聚体结构具有垂直方向的高度差异,在水平面内也没有对称性,是一种三维手性结构,具有本征手性响应,只需通过正入射激发,CD响应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CD响应可以通过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球和金属纳米立方体的尺寸以及介质层的厚度来进行多参量调谐。本专利技术结构制备简便,所需结构单元易于购买且价格低廉。体积小,无生物毒性,适用于生物化学领域的手性传感。
[003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的制备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直接在衬底上定点组装三维手性纳米腔结构,可以对组装好的结构构型进行调整,更利于原位调谐手性纳米腔的手性响应。该方法直接在衬底上对结构进行组装,避免了在溶液里组装手性结构时毛细管力和布朗噪声的影响,可以形成稳定的手性结构,为手性分子的检测和鉴别提供了可靠平台。
[0032]进一步,通过微纳操控装置夹持钨丝探针针尖对单个金属纳米六角板、金属纳米
立方体以及金属纳米球进行组装,微纳操控装置的位移量为百纳米级别,可以精确地控制三聚体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结构的SEM图;
[0034]图2为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结构的主视图;
[0035]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36]图4为图2的俯视图;
[0037]图5为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右手结构和左手结构的俯视图;
[0038]图6为实施例1所述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右手结构在正入射左、右旋圆偏光激发下的散射光谱;
[0039]图7为实施例1所述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左手结构在正入射左、右旋圆偏光激发下的散射光谱;
[0040]图8为实施例1所述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右手结构和左手结构的圆差分散射光谱;
[0041]图9为实施例2所述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右手结构在正入射左、右旋圆偏光激发下的散射光谱;
[0042]图10为实施例2所述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左手结构在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1)、超光滑金属膜(2)及介质层(3),在介质层(3)上设有由金属纳米六角板(4)、金属纳米立方体(5)以及金属纳米球(6)组成的三聚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其特征在于,金属纳米六角板(4)、金属纳米球(6)、金属纳米立方体(5)以及金属膜是由金或者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其特征在于,介质层(3)由三氧化二铝或二氧化硅制成;基底(1)由硅、石英或者蓝宝石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其特征在于,金属纳米六角板(4)的对边长度为100

300nm,金属纳米六角板(4)的厚度为30

100nm;金属纳米球(6)的直径为80

240nm;金属纳米立方体(5)的边长为40

200nm;超光滑金属膜(2)的厚度为30

150nm;介质层(3)的厚度为2

10nm;基底(1)的厚度为100

5000μm,长度和宽度为0.4

2cm。5.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异形三聚体手性等离激元纳米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底(1)片上蒸镀金属,形成金属膜;步骤二、将环氧树脂胶涂在镀有金属膜的基底(1)片上,将新的硅片粘在环氧树脂胶上,退火,剥离,最终得到超光滑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发俊王其发李晨阳李浩松侯莉萍赵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