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防缠绕器及心电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6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线防缠绕器及心电图机,导线防缠绕器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可拆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一夹持件设有多个且沿左右排布,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可拆连接于第二连接件,第二夹持件设有多个且沿左右排布,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呈前后相对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固定导线的夹持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连接。该导线防缠绕器能对心电图机的多根导线分别进行固定,并使多根导线相分隔,防止导线发生缠绕,而且,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导线,可减少心电图机的配件购买成本,避免造成浪费。避免造成浪费。避免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防缠绕器及心电图机


[0001]本技术属于防缠绕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导线防缠绕器及心电图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心电图机时,能够将病人的心脏活动时心肌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自动采集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对病人进行临床诊断。在心电图机的组成结构中,一般包括六个胸部电极和四个四肢电极,胸部电极和四肢电极均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信号盒上。
[0003]在心电图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胸部电极和四肢电极的导线长度较长且数量较多,因此容易出现导线相互缠绕的问题,导致医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重复多次进行导线整理,这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影响对病人进行及时诊断。
[0004]因此,导向防缠绕装置应运而生。如申请号为20212205788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电图机的导线防缠绕装置,又如申请号为201920647497.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心电图机用导线防缠绕装置。可是,在实际应用时发现,心电图机品牌繁多,电极线的直径规格不一,但是,现有导线防缠绕装置只能适用于其中一种规格的电极线,兼用性差。如果对旧的心电图机进行更换升级后,可能因导线防缠绕装置无法适配新的电极线而去购买合适的导线防缠绕装置,导致旧的导线防缠绕装置无法使用,造成巨大浪费,如此便会增加配件购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防缠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6]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导线防缠绕器的心电图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防缠绕器,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拆连接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多个且沿左右排布,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拆连接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多个且沿左右排布,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呈前后相对设置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固定导线的夹持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连接。
[0009]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该导线防缠绕器可作为心电图机的配件,应用于心电图机的导线上,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夹持件共同夹住心电图机的导线,促使导线与夹持孔的内周壁面紧紧接触,令该导线防缠绕器能固定在导线上而不滑移;对应于多根导线,该导线防缠绕器设置多个第一夹持件和多个第二夹持件,分别将多根导线进行固定,使得多根导线相分隔,从而防止导线发生缠绕;第一夹持件可拆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夹持件可拆连接于第二连接件,因此,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导线,只需购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
等零件,无需购买整个导线防缠绕器,从而减少心电图机的配件购买成本,避免造成浪费。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孔211,所述第二夹持件与第二卡孔211卡接。第一连接件设置第一卡孔,便于第一夹持件卡进第一卡孔;第二连接件设置第二卡孔211,便于第二夹持件卡进第二卡孔211;如此设计,无需借助工具,便可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快速拆装。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卡部、第一杆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一卡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卡部、第二杆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二卡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呈半圆状且共同限定出所述夹持孔;所述第一卡部与所述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卡部与所述第二卡孔211卡接。
[0012]在第一夹持件结构中,第一杆体将第一卡部和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卡部能卡进第一卡孔;在第二夹持件结构中,第二杆体将第二卡部和第二夹持部连接,第二卡部能卡进第二卡孔211;如此设计,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结构更为紧凑,在保证该导线防缠绕器能对导线施以有力夹持作用的同时,节省制造材料。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孔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卡孔211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靠近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第二凸台的上方,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抵接。
[0014]第一卡孔开口朝下,以便第一卡部由下往上卡进第一卡孔,第二卡孔211的开口朝上设置,以便第二卡部由上往下卡进第二卡孔211;而且,第一夹持部设置第一凸台,第二夹持部设置第二凸台,在该导线防缠绕器工作时,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抵接,第一凸台能够对第二凸台施以阻挡作用,防止第二卡部从第二卡孔211处脱出,而第二凸台能够对第一凸台产生阻挡作用,避免第一卡部从第一卡孔内脱离;如此设计,能够增强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稳定性。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孔的内周壁面设有多个凸点或凸条。如此设计,能增加夹持孔的内壁面与导线之间的摩擦作用,避免该导线防缠绕器容易沿导线滑移。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卡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卡扣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左右两端通过卡扣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件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方便快速拆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线防缠绕器还包括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锯齿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所述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可活动连接于第四连接部并与第一锯齿部卡接,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卡扣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三连接部设有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所述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二卡扣件可活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并与第二锯齿部卡接,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二开口,所述
第二卡扣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开口。
[0018]在第一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卡扣连接时,第一锯齿部能伸入第一通孔,并与第一卡扣件产生卡扣作用,而第一卡扣件可活动且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开口,以便对第一卡扣件操作,解除第一卡扣件与第一锯齿部之间的连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能迅速分离;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卡扣连接时,第二锯齿部能进入第二通孔,并卡扣连接于第二卡扣件,而第二卡扣件采用可活动设计且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开口,方便对第二卡扣件操作,解除第二卡扣件与第二锯齿部之间的连接作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快速分离。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线防缠绕器还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一卡扣件的一端通过上下延伸的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防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00)和第二夹持组件(20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一夹持件(120),所述第一夹持件(120)可拆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0),所述第一夹持件(120)设有多个且沿左右排布,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00)包括第二连接件(210)和第二夹持件(220),所述第二夹持件(220)可拆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10),所述第二夹持件(220)设有多个且沿左右排布,所述第一夹持件(120)和第二夹持件(220)呈前后相对设置且共同限定出用于固定导线的夹持孔(400),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与第二连接件(210)可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防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夹持件(120)与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10)设有第二卡孔(211),所述第二夹持件(220)与第二卡孔(211)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防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20)包括第一卡部(122)、第一杆体(121)和第一夹持部(123),所述第一杆体(121)的一端与第一卡部(12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持部(123)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220)包括第二卡部(222)、第二杆体(221)和第二夹持部(223),所述第二杆体(221)的一端与第二卡部(2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223)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23)和第二夹持部(223)均呈半圆状且共同限定出所述夹持孔(400);所述第一卡部(122)与所述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卡部(222)与所述第二卡孔(211)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防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孔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卡孔(211)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123)靠近第二夹持部(223)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台(124),所述第二夹持部(223)靠近第一夹持部(123)的端部设有第二凸台(224),所述第一凸台(124)位于第二凸台(224)的上方,所述第一凸台(124)与第二凸台(224)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防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400)的内周壁面设有多个凸点或凸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梅谢小华李金霞杨文娜付桂兰许一黄燕明李琳罗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