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45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设有同一个发酵筒,且发酵筒的外壁开设有两个轮槽,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内壁均设有多个辅助轮,且辅助轮分别与两个轮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摇杆,且连接杆的外壁设有传动辊,所述固定板面向发酵筒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翻料,使得红茶能够均匀发酵,从而提高了红茶产品的质量,且增加了红茶发酵的效率。且增加了红茶发酵的效率。且增加了红茶发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茶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揉捻、发酵和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中的香气物质部分是鲜叶中含有的,绝大部分是在制造过程中由其他物质变化而来的,红茶香气成分的形式和转化较其他茶类充分,导致红茶的香气成分很多,红茶的香型也有很多,在花香型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发酵是较为关键的环境,发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花香型红茶的滋味和香味。
[0003]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茶叶堆积在装置内部,从而容易导致茶叶顶部与内部的茶叶发酵程度不一致,使得红茶的产品质量下降,且增加了红茶的发酵成本,并降低了红茶的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茶叶堆积在装置内部,从而容易导致茶叶顶部与内部的茶叶发酵程度不一致,使得红茶的产品质量下降,且增加了红茶的发酵成本,并降低了红茶的发酵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且安装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10),两个所述限位环(10)的内部设有同一个发酵筒(3),且发酵筒(3)的外壁开设有两个轮槽(11),两个所述限位环(10)的内壁均设有多个辅助轮(12),且辅助轮(12)分别与两个轮槽(1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且固定板(25)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设有摇杆(21),且连接杆(30)的外壁设有传动辊(31),所述固定板(25)面向发酵筒(3)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杆(28),且转杆(28)的外壁设有从动辊(29)与传动齿轮(24),所述传动辊(31)与从动辊(29)的外壁设有同一个传动带(23),且安装座(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一侧内壁与固定板(25)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轴杆(27),且轴杆(27)的外壁分别设有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与传动齿轮(24)相啮合,且发酵筒(3)的外壁设有齿轮环(20),齿轮环(20)与第一齿轮(22)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料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发酵筒(3)的一侧内壁,且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林杨静李友群
申请(专利权)人:桂东县一叶神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