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045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的进口均连接冷凝液管路,一号换热器的出口分别连接至工艺水缓冲罐和循环水缓冲罐,二号换热器的出口经管路连接至地沟,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的出口均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冷凝液缓冲罐的进口,冷凝液缓冲罐的进口还通过管路连接至一次水总管,一次水总管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冷凝液缓冲罐出口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蒸汽伴热以及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液回收进冷凝液缓冲罐中,冷凝液缓冲罐增加一次水总管,作为冷凝液不足时的补充水,冷凝液通过冷凝液泵加压后,作为净化单元机封水以及带式过滤机冲洗水使。带式过滤机冲洗水使。带式过滤机冲洗水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壳牌煤气化炉蒸汽系统,尤其涉及到蒸汽伴热以及换热器产生冷凝液回收利用的工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SHELL干煤粉气化工艺是由荷兰于上世纪70年代研发成功,并成功应用于热电联产项目,9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目前已经有23套气化炉落户我国,该技术的引进对我国煤化工产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该气化炉是以煤粉和氧气为原料,主要用来生产化工原料合成气和工业用燃料气,具有单炉生产能力大、气化效率高、安全和环保等显著优点,在业内有明显的竟争优势和推广潜力。
[0003]壳牌煤气化存在大量的蒸汽伴热以及换热器,蒸汽伴热系统以及换热器系统产生的冷凝液由于存在各种离子,不能满足作为工艺水使用的条件,直接排掉既浪费资源,又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将蒸汽伴热以及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液回收进冷凝液缓冲罐中,并增加一路一次水总管进入冷凝液缓冲罐,作为冷凝液不足时的补充水,补充水采用调节阀进行流量调节,冷凝液缓冲罐内的冷凝液通过冷凝液泵加压后,作为净化单元机封水以及带式过滤机冲洗水使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所述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的进口均连接冷凝液管路,所述一号换热器的出口分别连接至工艺水缓冲罐和循环水缓冲罐,所述二号换热器的出口经管路连接至地沟,所述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的出口均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冷凝液缓冲罐的进口,所述冷凝液缓冲罐的进口还通过管路连接至一次水总管,所述一次水总管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所述冷凝液缓冲罐出口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
[0007]所述一号换热器出口至工艺水缓冲罐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号阀门,所述一号换热器出口至循环水缓冲罐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二号阀门,所述一号换热器出口至冷凝液缓冲罐进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三号阀门。
[0008]所述二号换热器出口至冷凝液缓冲罐进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六号阀门,所述二号换热器出口至地沟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号导淋阀。
[0009]所述冷凝液缓冲罐设置有液位计,所述冷凝液缓冲罐进口至一次水总管之间连接的一次水补充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冷凝液缓冲罐下部排液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地沟,且该管路上设置有二号导淋阀。
[0010]所述冷凝液缓冲罐出口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主冷
凝液泵,且主冷凝液泵的进口和出口之间通过管路并联有备用冷凝液泵;所述主冷凝液泵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七号阀门和八号阀门,且该管路上设置有一号压力表;所述备用冷凝液泵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九号阀门和十号阀门,且该管路上设置有二号压力表。
[0011]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的一次水总管上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四号阀门、水泵、五号阀门。
[0012]当冷凝液水质出现异常时,倒回一次水工况,一次水在水泵(P3301)加压后作为净化单元机泵机封用水和带式过滤机的冲洗用水,将来自一号换热器(E3401)的凝液排至工艺水缓冲罐(T3301)或循环水缓冲罐(T3302),将来自二号换热器(E1310)的凝液排入地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由于净化单元机泵的机封以及带式过滤机的冲洗等对水质要求较低,本技术可将蒸汽伴热系统以及换热器系统产生的冷凝液回收进冷凝液缓冲罐中,并增加一路一次水总管进入冷凝液缓冲罐,作为冷凝液不足时的补充水,补充水采用调节阀进行流量调节,冷凝液缓冲罐内的冷凝液通过冷凝液泵加压后,作为净化单元机泵的机封水以及带式过滤机冲洗水使用,这样的话,蒸汽伴热以及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液能够有效的回收利用,且不会对生产系统产生影响,降低了一次水的消耗,减少了污水的外排,增加了经济效益。
[0015](2)当蒸汽冷凝液全部回收后,降低一次水消耗约10t/h,2021年全年运行时长1号炉277天、2号炉317天,2021年全年减少一次水使用量(277+317)*24*10=14.256万T,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外排污水。本技术投入较少,改造完成后能够持续降低一次水的使用,并且减少污水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E3401一号换热器,E1310二号换热器,T3301工艺水缓冲罐,T3302循环水缓冲罐,V3403冷凝液缓冲罐,34LV0003调节阀,34LI0003液位计,P3301水泵,P3403A主冷凝液泵,P3403B备用冷凝液泵,P34PI0004A一号压力表,P34PI0004B二号压力表,V1一号阀门,V2二号阀门,V3三号阀门,V4四号阀门,V5五号阀门,V6六号阀门,V7七号阀门,V8八号阀门,V9九号阀门,V10十号阀门,DV1一号导淋阀,DV2二号导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主要包括一号换热器E3401、二号换热器E1310、冷凝液缓冲罐V3403及一次水总管等。
[0020]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的进口连接冷凝液管路,用于引入伴热站、换热器的冷凝液,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的出口分为三路:第一路通过管路经一号阀门V1连接至工艺水缓冲罐T3301,第二路通过管路经二号阀门V2连接至循环水缓冲罐T3302,第三路通过管路经三号阀门V3连接至冷凝液缓冲罐V3403进口。
[0021]所述二号换热器E1310的进口连接冷凝液管路,用于引入壳牌气化炉的伴热站、换热器冷凝液,所述二号换热器E1310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管路经一号导淋阀DV1连接
至地沟,一路通过管路经六号阀门V6连接至冷凝液缓冲罐V3403的进口。
[0022]所述冷凝液缓冲罐V3403设置有液位计34LI0003,所述冷凝液缓冲罐V3403下部排液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地沟,且该管路上设置有二号导淋阀DV2。所述冷凝液缓冲罐V3403用于将蒸汽冷凝液进行回收缓冲,提供给净化单元使用。所述冷凝液缓冲罐V3403出口通过管路经主冷凝液泵P3403A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所述主冷凝液泵P3403A的进口和出口之间通过管路并联有备用冷凝液泵P3403B。所述主冷凝液泵P3403A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七号阀门V7和八号阀门V8,且该管路上设置有一号压力表P34PI0004A;所述备用冷凝液泵P3403B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九号阀门V9和十号阀门V10,且该管路上设置有二号压力表P34PI0004B。其中,所述主冷凝液泵P3403A和备用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一号换热器(E3401)和二号换热器(E1310),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和二号换热器(E1310)的进口均连接冷凝液管路,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的出口分别连接至工艺水缓冲罐(T3301)和循环水缓冲罐(T3302),所述二号换热器(E1310)的出口经管路连接至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和二号换热器(E1310)的出口均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冷凝液缓冲罐(V3403)的进口,所述冷凝液缓冲罐(V3403)的进口还通过一次水补充管路连接至一次水总管,所述一次水总管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所述冷凝液缓冲罐(V3403)出口连接至净化单元机泵和带式过滤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出口至工艺水缓冲罐(T3301)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号阀门(V1),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出口至循环水缓冲罐(T3302)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二号阀门(V2),所述一号换热器(E3401)出口至冷凝液缓冲罐(V3403)进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三号阀门(V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换热器(E1310)出口至冷凝液缓冲罐(V3403)进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六号阀门(V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砚斌陈基军张凤羽朱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