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用聚酯纤维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0246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解决了汽车内饰材料的防水、防油、防污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市售的全氟辛基磺酰胺试剂,配成处理溶液,再在低温等离子条件下,对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进行接枝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整理过程周期缩短,操作过程快捷,无污染,避免其他化学试剂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4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05-0.07%;且产品可回收利用;其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效果完全达到GB/T4745-1997和国标AATCC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材料功能整理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汽车工业得到长足进步。随着社会 的进步、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改变,人们对汽车内饰用纺织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车用纺织品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对汽车内饰纺织品需求不仅要求装饰美观,而且 更关注汽车内饰面料材料的环保和功能性。如高标准的阻燃性能、耐磨擦、耐光色牢度、 抗静电、高保形等性能,以及防水、防油、易清洁性能、防菌、热舒适性能、可降解、易 回收、无异味等性能和优点。正因为如此,在保持产品原有装饰风格的基础上,开发功能 性强,高附加值的汽车内饰材料成为许多纺织工作者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汽车内饰材料 研究中,对其阻燃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多,如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的"大麻纤维毡阻燃性能及 工艺研究"、"单一聚酯阻燃汽车内饰材料开发"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纺织品的"三 防"即防水、防油、防污整理方面,也仅仅在服用面料上有所报道,所用方法均是采用 有机氟化酯类聚合物加三聚氰胺类树脂粘合剂、发泡剂进行整理研究,整理后织物"三防" 效果增强,但其柔软性和手感却变差,且三聚氰胺类树脂粘合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预处理 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0%--15%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去除表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 放置2-3小时,再在80-120℃的温度下烘燥3-5小时,得到预处理材料; (2)前处理 将全氟辛基磺酰胺配制成浓度为10%--20%的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45℃--55℃,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 中30-60min,取出材料,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得到前处理材料; (3)整理 将前处理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兆芳程贤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