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15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缘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在两立柱之间设有护栏组件,所述护栏组件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活动连接。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使护栏组件绕第一立柱转动打开即可实现护栏组件的快速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多件,实现分段开启,开启距离和长度可灵活调节,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日常养护管理、应急救援等多个应用场景使得,单件结构自重较轻,人工易操作,操作方便高效;并且设置有手动、电动两种控制模式,可实现远程开启、封闭,智能化程度高,开启便捷高效。开启便捷高效。开启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属于交通安全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路护栏包括固定护栏和活动护栏,固定护栏常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处或路侧,固定护栏多为打入式、埋入式等固定基础形式;而现有活动护栏一般设置有需要临时开放和转换通车的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距离长度开启难度较大。对于公路路侧有临时开口需求的隧管站、变电所、养护站、交警临时管理用房等设施处需要设置短时且短距离的临时出入口需设置可开启活动护栏,既保证交通安全的需要可供随时开启出入口实现正常通车。
[0003]现有的活动护栏基础主要采用滑轮式,可通过板手等工具对连接部位进行开启和松紧调节以达到护栏活动的目的,而为了保证防护等级,现有活动护栏采用对称防撞结构设计,结构长度和自重大,所需开启时间长且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缘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在两立柱之间设有护栏组件,所述护栏组件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活动连接。
[0007]前述护栏组件包括波形护栏板,波形护栏板背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位置相对的防阻块。
[0008]前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机械式转盘或电动式转盘,机械式转盘或电动式转盘固连在靠近第一立柱的防阻块上,且通过转轴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
[0009]在前述机械式转盘或电动式转盘上设有一对沿转盘转动轨迹设置的弧形导向槽,在第一立柱上设有与弧形导向槽位置相对的滑动螺栓,所述滑动螺栓穿装在弧形导向槽内,用于转动限位和导向。
[0010]前述机械式转盘包括固定盘,所述转轴贯穿第一立柱顶端,且一端与固定盘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
[0011]前述电动式转盘包括带有电机的电动转盘,电动转盘与设置在公路侧边的配电控制箱连接。
[0012]前述第一立柱为空心杆结构,电动转盘与配电控制箱之间的连接电缆线穿装在空心杆内,并且在空心杆顶部设有弹性按压柱帽,弹性按压柱帽底部设有与电缆线连接的控制开关;或者所述配电控制箱与远程遥控电信连接。
[0013]在前述第二立柱顶端设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叉形卡槽,在靠近第二立柱的防阻块上设有与叉形卡槽匹配的卡块,使护栏组件与卡座卡接。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缘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在两立柱之间设有护栏组件,所述护栏组件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活动连接。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使护栏组件绕第一立柱转动打开即可实现护栏组件的快速开启。本技术结构简单,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多件,实现分段开启,开启距离和长度可灵活调节,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日常养护管理、应急救援等多个应用场景使得,单件结构自重较轻,人工易操作,操作方便高效;所述护栏组件可采用传统护栏立柱、波形梁板等结构,可有效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另外,本技术旨在采用落杠式开启结构,并设置有手动、电动两种控制模式,可实现远程开启、封闭,智能化程度高,开启便捷高效。
[001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转动驱动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0020]图4为转动驱动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0021]图5为转动驱动机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转动驱动机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1中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如图1

图7所示,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缘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在两立柱之间设有护栏组件3,且护栏组件3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4与第一立柱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活动连接。
[0026]所述护栏组件3包括波形护栏板301,波形护栏板301背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位置相对的防阻块302。
[0027]所述转动驱动机构4包括机械式转盘4

1或电动式转盘4

2,机械式转盘4

1或电动式转盘4

2固连在靠近第一立柱1的防阻块上,且通过转轴401与第一立柱1转动连接。
[0028]具体见图5

图6,在机械式转盘4

1或电动式转盘4

2上设有一对沿转盘转动轨迹设置的弧形导向槽402,在第一立柱1上设有与弧形导向槽402位置相对的滑动螺栓403,所
述滑动螺栓403穿装在弧形导向槽402内,实现转动限位和导向。
[0029]具体见图3,所述机械式转盘4

1包括固定盘4

11,所述转轴401贯穿第一立柱1顶端,且一端与固定盘4

1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4

12。通过工作人员驱动转动手柄4

12控制转轴401转动,可以使固定盘4

11转动,进而使护栏组件3绕转轴401抬起或放下。
[0030]具体见图4,所述电动式转盘4

2包括带有电机的电动转盘4

21,电动转盘4

21与设置在公路侧边的配电控制箱4

22连接。优选地,配电控制箱4

22可预埋在公路侧边的土层内,不占空间且可避免其受外力损坏。
[0031]所述第一立柱1为空心杆结构,电动转盘4

21与配电控制箱4

22之间的连接电缆线穿装在空心杆内,并且在空心杆顶部设有弹性按压柱帽4

23,弹性按压柱帽4

23底部设有与电缆线连接的控制开关4

24,向下按压柱帽可使控制开关4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缘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在两立柱之间设有护栏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组件(3)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4)与第一立柱(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组件(3)包括波形护栏板(301),波形护栏板(301)背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位置相对的防阻块(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4)包括机械式转盘(4

1)或电动式转盘(4

2),机械式转盘(4

1)或电动式转盘(4

2)固连在靠近第一立柱(1)的防阻块上,且通过转轴(401)与第一立柱(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械式转盘(4

1)或电动式转盘(4

2)上设有一对沿转盘转动轨迹设置的弧形导向槽(402),在第一立柱(1)上设有与弧形导向槽(402)位置相对的滑动螺栓(403),所述滑动螺栓(403)穿装在弧形导向槽(402)内,用于转动限位和导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路侧快速开启型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转盘(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欢陈禹戈黄志勇李振华杜镔张炯郑锐周志俊吴明亮谢旺祥吕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