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03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马,包括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筒体和第二上筒体,所述下筒体、所述第一上筒体和所述第二上筒体的内部相互连通,且三者配合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U型槽,所述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料孔;所述下筒体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上筒体和所述第二上筒体,所述第一上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上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公连接部和母连接部配合作为连接件,相较于普通的阻挡链连接,稳定性更好;可通过调节定位杆端部的伸出长度,调整母连接部的朝向后,在水马连接时进行一定角度的偏转,方便在路面局部修正、路面小区域维修等场景使用。场景使用。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马


[0001]本技术涉及水马
,具体涉及一种水马。

技术介绍

[0002]水马是一种路面障碍物,在路面施工、道路结构维修等工作中,作为工作现场的外部阻挡。常规的水马采用下大上小的形态,多为独立结构,使用时收尾连接摆放即可;为了提高水马连接的稳定性,部分水马的端部设置有插板、挂环等结构,可连接相邻的水马后形成阻挡墙。而端部设置连接件的水马,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采用固定式连接件时,如插板、插槽,只能在端部对接时使用,无法产生拐角,对应用场景的限制较大;而采用阻挡链连接的水马,由于水马之间为活动连接,稳定性又相对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马,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稳定性好,且可进行连接偏转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马,包括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筒体和第二上筒体,所述下筒体、所述第一上筒体和所述第二上筒体的内部相互连通,且三者配合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U型槽,所述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料孔;
[0006]所述下筒体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上筒体和所述第二上筒体,所述第一上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上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可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7]所述第一上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母连接部,所述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二上筒体一端设置有公连接部,该公连接部与所述母连接部相互匹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公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公连接部与所述母连接部通过螺纹配合。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筒体的上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母连接部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可沿该转轴旋转。
[0010]作为优选,所述母连接部由旋转套和连接套组成,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旋转套的中部,且与该旋转套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转轴外侧,且可与所述转轴相对转动;所述连接套的内侧设置有匹配所述公连接部的内螺纹。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套,所述公连接部与所述螺纹套相互匹配,且所述公连接部的长度不短于150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杆套,所述杆套为硅胶垫、橡胶垫和海绵垫中的一种,且粘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杆的中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为铝合金管和不锈钢管中的一种。
[0014]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公连接部和母连接部配合作为连接件,相较于普通的阻挡链连接,稳定性更好;
[0015]2、可通过调节定位杆端部的伸出长度,调整母连接部的朝向后,在水马连接时进行一定角度的偏转,方便在路面局部修正、路面小区域维修等场景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下筒体;2、第一上筒体;3、母连接部;4、转轴;5、第二定位孔;6、杆套;7、定位杆;8、第一定位孔;9、第二上筒体;10、注料孔;11、公连接部;12、螺纹套。
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马,包括下筒体1,所述下筒体1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筒体2和第二上筒体9,所述下筒体1、所述第一上筒体2和所述第二上筒体9的内部相互连通,且三者配合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U型槽,第一上筒体2和所述第二上筒体9的间距不小于所述下筒体1航都的1/3,所述下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料孔10,可经注料孔10向下筒体1内部注入水或细沙石作为定位的配重;
[0025]所述下筒体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上筒体2和所述第二上筒体9,所述第一上筒体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5,所述第二上筒体9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8,所述定位杆7可沿所述第一定位孔8和所述第二定位孔5的长度方向移动,定位杆7有两个作用,其一为作为公连接部11的载体,在公连接部11和母连接部3连接时,可通过转动定位杆7,带动公连接部11旋转进行连接;其二可作为水马的便携组件,即直接手持定位杆7后,可方便水马整体的移动;所述第一上筒体2的上部设置有转轴4,所述母连接部3套设在所述转轴4的外侧,且可沿该转轴4旋转;所述母连接部3由旋转套和连接套组成,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旋转套的中部,且与该旋转套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转轴4外侧,且可与所述转轴4相对转动;所述连接套的内侧设置有匹配所述公连接部11的内螺纹;
[0026]所述第一上筒体2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母连接部3,所述定位杆7贯穿所述第二上筒
体9一端设置有公连接部11,该公连接部11与所述母连接部3相互匹配;所述公连接部11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公连接部11与所述母连接部3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定位杆7为铝合金管和不锈钢管中的一种,定位杆7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在移动水马和旋转公连接部11时,定位杆7自身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也可采用木板制作,公连接部11套设在定位杆7端部后,通过粘接固定所述第一定位孔8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套12,所述公连接部11与所述螺纹套12相互匹配,且所述公连接部11的长度不短于150mm;使用时,将两个水马的公连接部11与母连接部3对应,而后转动定位杆7,将使得公连接部11与母连接部3螺纹配合;在相邻的两个水马需要呈一定的角度摆放时,可先转动定位杆7,将公连接部11的端部旋出螺纹套12一定的长度,而后旋转母连接部3,使连接套与公连接部11的端部对应,而后再转动定位杆7,进行公连接部11和母连接部3的连接;
[0027]所述定位杆7的外侧设置有杆套6,所述杆套6为硅胶垫、橡胶垫和海绵垫中的一种,且粘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杆7的中部;杆套6用于增加定位杆7表面的摩擦力,以便于旋转定位杆7,带动公连接部11和母连接部3连接。
[0028]采用上述结构,采用定位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马,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筒体和第二上筒体,所述下筒体、所述第一上筒体和所述第二上筒体的内部相互连通,且三者配合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U型槽,所述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料孔;所述下筒体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上筒体和所述第二上筒体,所述第一上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上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可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上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母连接部,所述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二上筒体一端设置有公连接部,该公连接部与所述母连接部相互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马,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公连接部与所述母连接部通过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马,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龙莫春丽许玉杰陶秋霖刘楠耿立华程龙龙马军陈柏竹殷立尧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交通运输局易县养路工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