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10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包括进入陡崖的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一侧设有分离式隧道、及沿深“V”峡谷侧部布设的施工横洞;并且所述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和施工横洞相互交汇连通。通过增加的施工横洞,可以按预先设定的施工工序进行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的同步、反向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性高,可保证施工高效安全的同时,减少施工成本投入;并且通过增加的施工横洞,可以从内部进行反向施工,不需要在隧道外部进行大挖大刷,避免造成环境破坏,施工安全性高,且可实现多个掌子面同时施工,可大大提高项目的施工进度,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属于隧道建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高速公路穿越深“V”峡谷的情况时有发生。穿越深“V”峡谷一般采用“隧道+特大桥+隧道”的形式通过,对于深“V”峡谷,两侧陡崖危岩体、落石发育,在陡壁悬崖的条件下,设计边坡防护、隧道、桥梁等各专业,施工工序转换复杂。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的设置在此条件下十分困难。如何布置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增加峡谷两侧施工作业面,进而提高隧道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十分重要。深“V”峡谷两侧隧道的结构形式,通常根据桥梁结构的形式与路线走向,通常被设置为连拱、小净距甚至分岔隧道。为实现陡崖条件下快速施工连拱隧道,通常采用修筑便道,在洞口搭设施工平台的方案由连拱隧道口向内开挖。然而在陡崖条件下修筑便道十分困难,大挖大刷容易造成环境破坏,边坡防护的成本巨大等不利因素。洞口施工平台搭设也通常与洞口边坡防护、桥梁桩基等结构的施工相互干扰,安全风险高且施工工序安排复杂,有一道工序受影响,整个项目工序都受影响。深“V”峡谷两侧隧道的长度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与工期。当深“V”峡谷两侧为短隧道时,可采用单头掘进的方案对隧道进行开挖,然而当深“V”峡谷两侧为长隧道或特长隧道时,单头掘进无法满足工期要求。此时要开挖陡崖条件下与特大桥相连的连拱隧道,只能在山体侧面布设施工横洞,由施工横洞进入主洞,然后反向施工连拱隧道。针对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施工这一问题,深入细化研究一种陡崖条件下施工横洞反向施工连拱隧道方案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其包括进入陡崖的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一侧设有分离式隧道、及沿深“V”峡谷侧部布设的施工横洞;并且所述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和施工横洞相互交汇连通。
[0006]前述连拱隧道包括连拱隧道右幅、连拱隧道左幅,二者之间设有中导洞;所述分离式隧道包括分离式隧道右幅、分离式隧道左幅,二者沿连拱隧道方向逐渐靠拢且其小净距段与连拱隧道之相衔接;所述施工横洞相对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横向布置并贯通两隧道的左、右幅。
[0007]前述施工横洞与连拱隧道中导洞端部或者靠近中导洞端部的位置相交汇。
[0008]前述施工横洞与连拱隧道中导洞前段相交且距离连拱隧道中导洞端部100

120米;或者施工横洞与分离式隧道末端的小净距段相交且距离连拱隧道中导洞端部150

160
米。
[0009]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其包括进入陡崖的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一侧设有分离式隧道、及沿深“V”峡谷侧部布设的施工横洞;并且所述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和施工横洞相互交汇连通。通过增加的施工横洞,可以按预先设定的施工工序进行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的同步、反向施工。首先,所述的施工横洞根据地形在深“V”峡谷侧部布设,可有效利用峡谷地形结构施工,对周围环境扰动较小,在保证施工高效安全的同时,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其次,通过增加的施工横洞,可以从内部进行反向施工,不需要在隧道外部进行大挖大刷,避免造成环境破坏,施工安全性高,且可实现多个掌子面同时施工,可大大提高项目的施工进度,效率高。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受桥梁结构形式与路线走向的影响,跨越深“V”峡谷两侧多设置为连拱隧道,为快速施工连拱隧道,减少对便道施工与施工平台搭设对陡崖山体的开挖破坏,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性高,通过深“V”峡谷侧部布设施工横洞,由施工横洞进入主洞隧道进行开挖,可减少隧道开挖对陡崖岩体的破坏,减少对下方桥梁结构、边仰坡防护施工的影响;
[0012](2)本技术可实现多个掌子面同时施工,且各道施工工序间整体协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施工工期,实用性强,推广性高。
[0013]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对应的施工流程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一;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二;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三;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对应的施工流程图四;
[00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五;
[002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对应的施工流程框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一;
[0025]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二;
[002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2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三;
[0027]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2对应的施工流程图四;
[0028]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2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五;
[0029]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3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一;
[0031]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3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二;
[0032]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3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三;
[0033]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3对应的施工流程图四;
[0034]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3对应的施工流程图五;
[0035]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3对应的施工流程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7]如图1

图21所示,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包括进入陡崖的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一侧设有分离式隧道、及沿深“V”峡谷侧部布设的施工横洞1;并且所述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和施工横洞1相互交汇连通。
[0038]所述连拱隧道包括连拱隧道右幅6、连拱隧道左幅7,二者之间设有中导洞2;所述分离式隧道包括分离式隧道右幅3、分离式隧道左幅4,二者沿连拱隧道方向逐渐靠拢且其小净距段与连拱隧道之相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入陡崖的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一侧设有分离式隧道、及沿深“V”峡谷侧部布设的施工横洞(1);并且所述连拱隧道、分离式隧道和施工横洞(1)相互交汇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拱隧道包括连拱隧道右幅(6)、连拱隧道左幅(7),二者之间设有中导洞(2);所述分离式隧道包括分离式隧道右幅(3)、分离式隧道左幅(4),二者沿连拱隧道方向逐渐靠拢且其小净距段与连拱隧道之相衔接;所述施工横洞(1)相对连拱隧道、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张安睿苟德明杨洪刘晓勇崔炫张位华刘敏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