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结构及车载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05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MC结构及车载充电机,EMC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底面上的第一侧板,其中,第一侧板与机壳的底面、机壳的侧面围成第一容置空间;安装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信号端子;固定在第一侧板端部使第一容置空间封闭的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屏蔽罩;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处的导电泡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EMC结构直接通过机壳和侧板将信号端子进行隔开,并且通过导电泡棉与电路板进行贴合,完美的将信号端子封闭在了单独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利用了机壳内有限的空间。另外,其在电路板上方也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屏蔽罩,这对整机的EMC起到了极大的优化效果,将信号端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将信号端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将信号端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MC结构及车载充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EMC结构及车载充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0003]现有技术中,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对于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的EMC(电磁兼容)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做好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的干扰抑制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朝着小型化发展,就会造成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导致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很难达到电磁兼容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因内部空间减小导致车载充电机无法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EMC结构及车载充电机。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EMC结构及车载充电机,其中EMC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底面上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机壳的底面、所述机壳的侧面围成第一容置空间;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信号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端部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封闭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屏蔽罩;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处的导电泡棉。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底面上的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机壳的底面围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安装有铜排,所述铜排的连接端伸出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固定有封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第二屏蔽罩。
[0008]车载充电机,包括上文所述的EMC结构。
[0009]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提出的EMC结构直接通过机壳和侧板将信号端子进行隔开,并且通过导电泡棉与电路板进行贴合,完美的将信号端子封闭在了单独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利用了机壳内有限的空间。另外,其在电路板上方也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屏蔽罩,这对整机的EMC起到了极大的优化效果,将信号端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EM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1、机壳;2、第一侧板;3、信号端子;4、电路板;5、第一屏蔽罩;6、导电泡棉;7、第二侧板;8、铜排的连接端;9、第二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4]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对于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的EMC(电磁兼容)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做好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的干扰抑制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朝着小型化发展,就会造成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导致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很难达到电磁兼容要求。
[0015]所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PDU模块或相关集成产品因为内部空间减小导致自身无法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EMC结构,包括:
[0016]设置在机壳1底面上的第一侧板2,第一侧板2与机壳1的底面、机壳1的侧面共同围成了第一容置空间,安装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信号端子3,固定在第一侧板2端部使第一容置空间封闭的电路板4,设置在电路板4上的第一屏蔽罩5,第一侧板2与电路板4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导电泡棉6。
[0017]由此可知,本技术提出的EMC结构直接通过机壳和侧板将信号端子进行隔开,并且通过导电泡棉与电路板进行贴合,完美的将信号端子封闭在了单独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利用了机壳内有限的空间。另外,其在电路板上方也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屏蔽罩,这对整机的EMC起到了极大的优化效果,将信号端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EMC结构,具体为:设置在机壳1的底面上的第一侧板2,第一侧板2与机壳1的底面、机壳1的侧面围成了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信号端子3,第一侧板2的端部设置有与信号端子3连接的电路板4,电路板4将第一容置空间封闭,且电路板4上设有第一屏蔽罩5,电路板4和第一侧板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导电泡棉6。利用第一侧板2与机壳1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将信号端子3隔开能有效规划、利用机壳1的内部空间。电路板4封闭第一容置空间既能简化结构、节约成本,还能抑制信号端子3对整机产生的干扰。导电泡棉6能将电路板4和第一侧板2连接处的缝隙密封,防止信号端子3产生干扰,而第一屏蔽罩5也能抑制电路板4对整机的干扰。
[0020]此外,该EMC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底面上的第二侧板7,第二侧板7与机壳1的底面、第一侧板2共同围成了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内安装有铜排,第二侧板7的高度小于第一侧板2的高度,铜排的连接端8伸出第二容置空间,第二侧板7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二屏蔽罩9,第二屏蔽罩9使铜排封闭在第二容置空间内,从而抑制铜排对整机的影响。其中,本技术中的铜排包括:电压低于预设电压阈值的低压铜排,具体的预设电压阈值根据铜排的厚度、排宽和空气温度对应的校正系数进行具体设置。
[0021]综上可知,本技术提出的EMC结构利用机壳和侧板将信号端子、铜排隔开,并且通过电路板或屏蔽罩将信号端子、铜排封闭在了单独的空间内,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机壳的内部空间,降低了铜排对整机EMC的影响。同时,电路板上方也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屏蔽罩,这对整机的EMC起到了极大的优化效果,将信号端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因此,本技术提出的EMC结构的使用寿命高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
[002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载充电机,该车载充电机包括上文提出的EMC结构。
[0023]需要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EMC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壳(1)底面上的第一侧板(2),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与所述机壳(1)的底面、所述机壳(1)的侧面围成第一容置空间;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信号端子(3);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2)端部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封闭的电路板(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4)上的第一屏蔽罩(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与所述电路板(4)之间的连接处的导电泡棉(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C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盈罗耀文王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