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志良专利>正文

车辆用倒车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72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倒车镜,包括与车身可转动连接的倒车镜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镜片,所述镜片为一体式结构的非球面型凸镜,镜片的各纵断面可视为一段圆弧,所述镜片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由多个曲率呈渐进式增大的且同圆心的所述圆弧圆滑连接而成,连接所述多个圆弧的中点所形成的曲线与所述圆心处于同一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左右侧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形成的凹状单一结构非球面型凸镜,既能扩大驾驶人员视野,而且容易识别死角地带、能防止后方行驶车辆前照灯直接反射到眼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倒车镜制造容易且制造成本低,还能防止驾驶员产生错觉,从而造成眼睛疲劳之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严格而精巧地形成的单一结构的非曲面型凸状镜面,通过此镜面驾驶者能保持最佳视野,能容易识别死角地带,并同时避免从后方行使的车辆射出的前大灯的光线直接反射到驾驶者的眼睛里。
技术介绍
为了使驾驶人员能观察到车辆后方情况, 一般都在车身前方两侧设置倒车镜。即,驾驶室和副驾驶室侧。倒车镜的镜面一开始采用的是制作容易的平面,后来为了开阔视野凸状镜面被采用,目前有两种方式被采用, 一种是在原镜面上加装小圆凸镜,另一种是镜面被裁为两扇,分为两个不同镜面的双曲面。问题是,平面倒车镜不能满足开阔视野的需要,不能避免镜面反光给驾驶者带来的干扰。凸状镜面的倒车镜能稍微扩大视野范围,但是物象会变小、变形甚至扭曲,视距不容易被判断,于平面倒车镜相比更难辨认死角地带,特别是反光现象严重。而双曲面镜因为是在同一镜面上存在明显的两个不同的曲面,于是物象、视距也因此而改变,驾驶员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所看到的来自哪个曲面,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克服,而这种调节能力不是驾驶员本身具有的,是需要通过后天训练的,于是发生意外成了不可避免。比如说,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7-92136号(名称:车辆外围后视镜组装体的镜面视野扩大方法及这样视野扩大方法适用的车辆)中提到了具备一定曲率镜面的凸状曲面镜面的后视镜组装体,这样的后视镜组装体与平面镜面相比能扩大视野范围,但是非常严重地直接反射从后方行使的车辆射出的前大灯的光线,这样的话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能同时具备平面镜面和凸状镜面的倒车镜研究正在进行。比如说韩国登录技术公报第2002-88548号(名称:取消死角地带的车用倒车镜)中展示了整体呈平面形状,但外侧部是凸状形状的曲面的倒车镜;韩国登录技术公报第2003-22014号(名称车用倒车镜)中整体呈平面状态,但外侧断面弯曲呈凸状的车用倒车镜,韩国登录技术公报第2007-97917号(名称:车用倒车镜复合镜面)中展示了平面镜和凸镜形状镜面复合构成的车用倒车镜,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8-65075号(名称:平面及凸镜一体型倒车镜)中展示了平面镜和凸镜一体成形倒车镜。但是上述倒车镜虽然能稍微扩大驾驶人员的视野,但是不能完全识别死角地带,特别是仍然存在从后方行使来的车辆的前照灯的光线直接反射到驾驶人员眼睛里的问题,还是会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况且,平面镜和凸镜的复合体制造相当困难,还会给驾驶人员产生错觉,平面镜和凸镜分开的产品是因为要生产两个以上的镜面,因此要增加成本,而且驾驶者要同时观察两个镜面,因此会导致驾驶者疲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利用最佳曲率形成的单一结构的非球面形凸镜,既能扩大驾驶人员的视野,又能识别因车身阻挡发生的死角地带,同时能避免从后方行使来的车辆前照灯直接反射到驾驶人员眼睛的这样的镜面。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用倒车镜,包括与车身可转动连接的倒车镜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镜片,所述镜片为一体式结构的非球面型凸镜,镜片的各纵断面可视为一段圆弧,所述镜片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由多个曲率呈渐进式增大的且同圆心的所述圆弧圆滑连接而成,连接所述多个圆弧的中点所形成的曲线与所述圆心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壳体设置于驾驶室一侧的车身外,所述多个圆弧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的曲率由0.2呈渐进式增大至0.86 。所述壳体设置于副驾驶室一侧的车身外,所述多个圆弧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的曲率由0.2呈渐进式增大至1.2。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左右侧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形成的凹状单一结构非球面型凸镜,既能扩大驾驶人员视野,而且容易识别死角地带、能防止后方行使车辆前照灯直接反射到眼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左右侧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形成的凹状单一结构非球面型凸镜,制造容易且制造成本低。驾驶人员只要观察这个镜面就可以,因此能防止错觉、眼部疲劳。以下给出现有平面倒车镜与本专利技术之倒车镜的技术参数比较,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倒车镜可明显地扩大驾驶员的后视视野范围。倒车镜所形成的反射角 现有倒车镜 本专利技术倒车镜副驾驶侧 20度 41度驾驶室侧 30度 70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A给出了形成图1之镜片的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倒车镜的俯视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倒车镜的主视图;图4为第二实施例倒车镜的俯视图;图5为第二实施例倒车镜的主视图;图6给出本专利技术镜片安装于车体上后驾驶员所能观测到的视野的范围;图7、 8给出了制作本专利技术镜片的方法、过程示意图。图中标号1、 1'倒车镜,2镜片,3壳体,4框架,5玻璃板。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实施例1:参见图2、 3,本实施例所述之车辆用倒车镜1,适于安装在驾驶室一侧的车身外,包括壳体3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镜片2,壳体3安装于车身的倒车镜基座上时,可相对于车身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贡献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镜片2为一体式结构的非球面型凸镜,对于本镜片的结构可以这样理解将镜片从车身侧向车外侧的方向视为镜片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所示的X轴方向,则Y轴方向即为镜片的宽度方向,沿Y轴即镜片的宽度方向对镜片进行剖切,则镜片的纵断面可视为一段圆弧,靠近车身侧的起始纵断面的圆弧曲率为0.2,(可推导出该段圆弧的曲率半径为2700mm),靠近车外侧的终止纵断面的圆弧曲率为0.86,(可推导出该段圆弧的曲率半径为610mm)。图1A给出了形成镜片的方式,在X轴上任取一点为圆心O (该点一旦确定不再改变),以2700mm为半径沿Y轴方向画圆弧,该圆弧的曲率即为0.2,圆心O与圆弧中点P的连线OP应在水平面上,以O为圆心,OP为起始半径沿X轴的方向水平旋转并且OP呈渐进式减小状态直至减小为610mm,此时以O为圆心,以610mm为半径沿Y轴方向画圆弧,圆心O与该圆弧中点Q的连线OQ必然也在水平面上,且长度为610mm,而该圆弧的曲率即为0.86。在半径由OP渐变为OQ的过程中,因圆心O固定不变,无数个不同半径的端点即形成非圆弧曲线PQ,曲线上P点到Q点之间,从Y轴方向上看,无数个具有不同曲率且共圆心的圆弧圆滑连接即形成了本实施例所述的非球面型凸镜。所有圆弧的中点均处于曲线PQ上且与圆心处于同一平面。由上所述,则形成镜片2的多个圆弧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的曲率由0.2呈渐进式增大至0.86 。如果镜片2靠近车身侧纵断面圆弧的曲率达不到0.2的话,从后方行驶的车辆射出的前大灯的光线会直接反射到驾驶者的眼睛里,但是如果超过0.2的话被映入镜面的事物因车身无法判断远近,而且,镜片靠车外侧纵断面圆弧的曲率达不到0.86的话,驾驶员无法正确辨认死角地带,但是超过0.86的话不能保证良好的视野、被映入镜面的事物因车身无法判断远近。实施例2:参见图4、 5,本实施例所述之车辆用倒车镜1',适于安装在副驾驶室一侧的车身外,同样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镜片,壳体安装于车身的倒车镜基座上时,可相对于车身转动。本实施例所述镜片之结构和形成镜片的方式同实施例,所不同的是,镜片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纵断面所在圆弧的曲率由0.2呈渐进式增大至1.2。从驾驶员的位置注视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辆用倒车镜,包括与车身可转动连接的倒车镜壳体(3)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镜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2)为一体式结构的非球面型凸镜,镜片的各纵断面可视为一段圆弧,所述镜片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由多个曲率呈渐进式增大的且同圆心的所述圆弧圆滑连接而成,连接所述多个圆弧的中点所形成的曲线与所述圆心处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董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董志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