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5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有复数级GIP电路单元,每一GIP电路单元均包括有晶体管T1、晶体管T7、晶体管T4以及稳压电路;晶体管T1、T4、T7和稳压电路连接于Q点;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有时钟讯号CK,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有输出讯号Gn;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7的栅极连接第n+4级GIP电路单元的输出讯号Gn+4;根据配套的主动笔的设定,每间隔m级GIP电路单元,就有一个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1的栅极与IC的Rescan1讯号连接;且针对其余GIP电路单元,采用如下连接方式:第n级的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驱动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触控精度需求的提升,主动笔应运而生,为了配合主动笔,屏幕驱动方式需使用Long H mode(一帧时间内显示/触控分时复用)如图1所示,即在一帧时间内会分为显示

触控

显示

触控

显示这样的循环方式。而触控时间内,由于TFT的长时间漏电(30行左右),导致Q点无法保持正常准位,从而导致GIP输出准位异常而出现水平暗纹。下列结合图2

图4具体说明GIP输出准位异常的理由:
[0003]传统的GIP电路如图2所示,传统的GIP级传如图3所示,传统的GIP驱动方式如图4所示。Gn级GIP的输出Gn传给Gn+4级的T1的栅级,此时T1开启,FW讯号(high准位)给Q点充电至一倍high,然后等CK波形到来,通过电容C2的耦合效应将Q点升至2倍high从而输出Gn+4,当Gn+8级GIP输出时,控制Gn+4级GIP的T7开启,BW讯号(Low准位)给Q点放电至Low准位。
[0004]而在图4显示区间与触控区间中可以看到触控时间内CK为Low准位,因此Qn+4需要在触控时间内一直维持一倍Q的准位,直到下一个显示时间到来,相应CK波形到来,输出Gn+4波形,然而T7器件长时间漏电,Q点准位逐渐下降,如虚线所示,所输出的Gn+4的high准位不够,从而导致水平暗纹的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及驱动方法,能够解决Long H mode下传统GIP级传在触控时间内Q点无法保持正常准位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包括有复数级GIP电路单元,每一所述GIP电路单元均包括有晶体管T1、晶体管T7、晶体管T4以及稳压电路;所述晶体管T1、T7和稳压电路连接于Q点;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与Q点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有时钟讯号CK;
[0008]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有输出讯号Gn;所述输出讯号Gn也与稳压电路连接;
[0009]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所述晶体管T7的栅极连接第n+4级GIP电路单元的输出讯号Gn+4;
[0010]根据配套的主动笔的设定,每间隔m级所述GIP电路单元,就有一个所述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1的栅极与IC的Rescan1讯号连接;且针对其余所述GIP电路单元,采用如下连接方式:第n级的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第n

4级的输出讯号Gn

4。
[0011]进一步的,在第n级GIP电路单元中,所述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FW讯号,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与稳压电路连接;
[0012]所述晶体管T7的漏极连接BW讯号,所述晶体管T7的源极与稳压电路连接;
[0013]所述GIP电路单元还包括有晶体管T5和电容C2;
[0014]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还与晶体管T5的漏极连接;
[0015]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有VGL讯号,所述晶体管T5的栅极连接有时钟讯号CKB;
[0016]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Q点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
[0017]所述晶体管T5的漏极也与输出讯号Gn连接。
[0018]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STV讯号。
[0019]进一步地,最后一个所述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7的栅极连接有RST讯号,且所述稳压电路连接Gend讯号。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的驱动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包括有如下步骤:
[0021]在t1期间,屏幕进入到显示区间,Rescan1讯号保持低准位,晶体管T1关闭,使Qn+4保持低准位,Gn输出后进入触控区间,
[0022]在t1至t2期间,屏幕进入触控区间,Rescan1讯号保持低准位,晶体管T1关闭,使Qn+4仍保持低准位,
[0023]t2时间节点,屏幕进入到下一显示区间,Rescan1转为高准位,晶体管T1打开,使Qn+4保持在1倍Q的准位;
[0024]在t3时间节点,CK8波形到来,通过电容C2的电容耦合效应将Qn+4拉为2倍Q输出Gn+4,使触控区间内Gn+4级GIP的Q点不用一直维持1倍Q准位。
[002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触控区间内Gn+4级GIP的Q点(Qn+4)不用一直维持1倍Q准位,从而改善了T7器件漏电导致Qn+4准位下降的问题,解决Long H mode模式下传统GIP级传在触控时间内T7漏电导致Q点准位下降的问题,解决了显示屏水平暗纹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为Long H mode示意图。
[0028]图2为传统GIP级传电路。
[0029]图3为传统GIP级传示意图。
[0030]图4为传统GIP电路驱动方式。
[0031]图5为本技术新型GIP级传电路。
[0032]图6为本技术新型GIP级传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新型GIP电路驱动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一
[0035]请参阅图5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包括有复数级GIP电路单元,每一所述GIP电路单元均包括有晶体管T1、晶体管T7、晶体管T4以及稳压电路;所述晶体管T1、T7和稳压电路连接于Q点;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与Q点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有时钟讯号CK;
[0036]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有输出讯号Gn;所述输出讯号Gn也
与稳压电路连接;输出讯号Gn由晶体管T4输出;
[0037]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所述晶体管T7的栅极连接第n+4级GIP电路单元的输出讯号Gn+4;
[0038]根据配套的主动笔的设定,每间隔m级所述GIP电路单元,就有一个所述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1的栅极与IC的Rescan1讯号连接;且针对其余所述GIP电路单元,采用如下连接方式:第n级的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第n

4级的输出讯号Gn

4。
[0039]具体的,在第n级GIP电路单元中,所述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FW讯号,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与稳压电路连接;
[0040]所述晶体管T7的漏极连接BW讯号,所述晶体管T7的源极与稳压电路连接;
[0041]所述GIP电路单元还包括有晶体管T5和电容C2;
[0042]所述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包括有复数级GIP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GIP电路单元均包括有晶体管T1、晶体管T7、晶体管T4以及稳压电路;所述晶体管T1、T7和稳压电路连接于Q点;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与Q点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有时钟讯号CK;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有输出讯号Gn;所述输出讯号Gn也与稳压电路连接;第n级GIP电路单元的所述晶体管T7的栅极连接第n+4级GIP电路单元的输出讯号Gn+4;根据配套的主动笔的设定,每间隔m级所述GIP电路单元,就有一个所述GIP电路单元的晶体管T1的栅极与IC的Rescan1讯号连接;且针对其余所述GIP电路单元,采用如下连接方式:第n级的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第n

4级的输出讯号Gn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