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54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加工台的顶部左端安装有第一冲压工序,加工台的顶部右端安装有第二冲压工序,第一冲压工序和第二冲压工序的顶部共同承载有板材,板材的上方设置有冲压组件,通过两组十字冲压件对工件雏形之间的十字结构冲压,使得双排结构板材最右端的四组工件冲压结束,由于两组第三冲槽模座顶部内侧两组第一下料斜面,使中间两组工件因重力向下落入第一下料斗内,两组第三冲槽模座顶部外侧两组第一下料斜面和底部外侧的两组第二下料斜面,进而使两侧两组工件因重力向下落入第二下料斗和第三下料斗内部,从而通过工件单侧自重实现自动下落下料,结构成本较低,且无需人工干涉。需人工干涉。需人工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
[0003]目前冲压模具在对零件冲压完毕后,需人工或借助电动下料结构对零件进行下料,人工下料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及电动下料结构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动冲压下料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左端安装有第一冲压工序,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右端安装有第二冲压工序,所述第一冲压工序和第二冲压工序的顶部共同承载有板材,所述板材的上方设置有冲压组件;
[0006]所述第二冲压工序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二冲槽模座和两组第三冲槽模座,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的右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料斗,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的右端外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二下料斗和第三下料斗,每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下料斜面,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的底部外侧均开设有第二下料斜面。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二冲槽模座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二下料槽,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下料槽,所述板材的右端位于两组第二冲槽模座和两组第三冲槽模座的外部。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冲压工序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两组挡料边框,所述底座中部区段的顶部设置有多组第一冲槽模座,且每组第一冲槽模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下料槽,所述底座的右端一侧对称连接有两组折边模座。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材的左端位于两组挡料边框的底部之间,所述板材的中部区段位于多组第一冲槽模座和两组折边模座的外部。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压组件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四组冲压柱A、纵向冲压板A、横向冲压板、两组边角冲压板、两组纵向冲压板B、四组冲压柱B以及两组十字冲压件,两组所述边角冲压板、两组纵向冲压板B和两组十字冲压件均为对称设置在板材的上方。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四组所述冲压柱A、纵向冲压板A、横向冲压板、两组边角冲压板和两组纵向冲压板B分别与多组第一冲槽模座的位置相适配,且尺寸与
多组第一下料槽的内部尺寸相适配,四组所述冲压柱B分别位于四组第二下料槽的上方,且尺寸相适配,两组所述十字冲压件分别位于两组第三下料槽的上方,且尺寸相适配。
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通过两组十字冲压件对工件雏形之间的十字结构冲压,使得双排结构板材最右端的四组工件冲压结束,由于两组第三冲槽模座顶部内侧两组第一下料斜面,使中间两组工件因重力向下落入第一下料斗内,两组第三冲槽模座顶部外侧两组第一下料斜面和底部外侧的两组第二下料斜面,进而使两侧两组工件因重力向下落入第二下料斗和第三下料斗内部,从而通过工件单侧自重实现自动下落下料,结构成本较低,且无需人工干涉。
[0014]2、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通过纵向冲压板A、横向冲压板、两组边角冲压板、两组纵向冲压板B将板材冲压呈双排结构,进而经过两组折边模座时,板材折边成双排凵字型结构,并通过每组十字冲压件对双排结构板材上单排四组工件雏形之间的十字结构进行冲压,使得双排结构板材最右端的四组工件冲压结束,该结构可实现双工位不间断冲压结构,增加冲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中第一冲压工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中第二冲压工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中板材和冲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加工台;2、第一冲压工序;21、底座;22、挡料边框;23、第一冲槽模座;24、第一下料槽;25、折边模座;3、第二冲压工序;31、第二冲槽模座;32、第三冲槽模座;33、第一下料斗;34、第二下料斗;35、第三下料斗;36、第二下料槽;37、第三下料槽;38、第一下料斜面;39、第二下料斜面;4、板材;5、冲压组件;51、冲压柱A;52、纵向冲压板A;53、横向冲压板;54、边角冲压板;55、纵向冲压板B;56、冲压柱B;57、十字冲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顶部左端安装有第一冲压工序2,加工台1的顶部右端安装有第二冲压工序3,第一冲压工序2和第二冲压工序3的顶部共同承载有板材4,板材4的上方设置有冲压组件5。
[0022]第二冲压工序3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二冲槽模座31和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料斗33,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
右端外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二下料斗34和第三下料斗35,每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下料斜面38,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底部外侧均开设有第二下料斜面39,两组第二冲槽模座31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二下料槽36,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下料槽37,板材4的右端位于两组第二冲槽模座31和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外部。
[0023]第一冲压工序2包括底座21,底座2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两组挡料边框22,底座21中部区段的顶部设置有多组第一冲槽模座23,且每组第一冲槽模座23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下料槽24,底座21的右端一侧对称连接有两组折边模座25,板材4的左端位于两组挡料边框22的底部之间,板材4的中部区段位于多组第一冲槽模座23和两组折边模座25的外部。
[0024]冲压组件5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四组冲压柱A51、纵向冲压板A52、横向冲压板53、两组边角冲压板54、两组纵向冲压板B55、四组冲压柱B56以及两组十字冲压件57,两组边角冲压板54、两组纵向冲压板B55和两组十字冲压件57均为对称设置在板材4的上方,四组冲压柱A51、纵向冲压板A52、横向冲压板53、两组边角冲压板54和两组纵向冲压板B55分别与多组第一冲槽模座23的位置相适配,且尺寸与多组第一下料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左端安装有第一冲压工序(2),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右端安装有第二冲压工序(3),所述第一冲压工序(2)和第二冲压工序(3)的顶部共同承载有板材(4),所述板材(4)的上方设置有冲压组件(5);所述第二冲压工序(3)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二冲槽模座(31)和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3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料斗(33),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32)的右端外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二下料斗(34)和第三下料斗(35),每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3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下料斜面(38),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32)的底部外侧均开设有第二下料斜面(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冲槽模座(31)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二下料槽(36),两组所述第三冲槽模座(32)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下料槽(37),所述板材(4)的右端位于两组第二冲槽模座(31)和两组第三冲槽模座(32)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冲压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工序(2)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两组挡料边框(22),所述底座(21)中部区段的顶部设置有多组第一冲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光艳胡始斌毛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海雅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