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435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7
本申请涉及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间套筒、连接套筒及插杆,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弹性部;插杆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套筒和第一连接部,弹性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相对靠近第一套筒的一侧;中间套筒伸入并固定于第二套筒内;连接套筒能够随插杆一同插入中间套筒内,弹性部能够弹性收缩进入中间套筒并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中间套筒相对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弹性部包括多个弹片,相邻两个弹片之间具有间隙,弹片相对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泄力槽,泄力槽连通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组件能够通过泄力槽的开设使弹片更易变形收缩向第二套筒内移动,进而有效降低插杆插入时受到的阻力,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
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拼合的方式来保证预制桩的长度。为了使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之间能够快速、牢固地接合,一般需要采用多个连接组件来连接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部的钢筋,当多个连接组件共同对接时,插杆插入的阻力较大,较难快速挤压弹片进行顺畅快速的插接,进而易出现部分连接组件卡接错位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连接组件的内部结构,耗费人力物力,延误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
[0004]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间套筒、连接套筒及插杆,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弹性部;
[0005]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所述中间套筒伸入所述第二套筒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
[0006]所述连接套筒能够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至所述中间套筒内,所述弹性部能够弹性收缩以进入所述中间套筒,并且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所述中间套筒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
[0007]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多个弹片,相邻两个所述弹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套筒在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泄力槽,所述泄力槽连通所述间隙。
[0008]如此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组件能够通过泄力槽的开设相应减少弹片进入中间套筒时的收缩难度,使弹片更易变形收缩向第二套筒内移动,有效降低插杆的插入阻力,提高插杆插入中间套筒的顺畅性,便于多个连接组件的同时对接,能够降低或者避免出现插接卡顿导致连接组件出现错位损坏的风险。
[0009]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力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所述第一侧槽与所述第二侧槽分别向所述间隙中轴线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具有夹角。
[0010]如此设置,第一侧槽及第二侧槽的延伸方向与间隙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能够在径向方向上相对减少弹片底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宽度或者连接面积,或者同时能够轴向方向上相对增加弹片的力臂长度,从而使弹片更易变形收缩,减少安装时所需的力。
[0011]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槽、所述第二侧槽与所述间隙之间呈倒T形;
[0012]如此设置,能够使弹片底部的连接宽度变窄或者连接面积减少,进而相应降低安装时弹片收缩所需要的力。
[0013]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长度;
[0014]如此设置,能够使弹片之间的变形程度保持一致,避免插接过程中,部分弹片变形收缩程度不一而导致插接卡顿甚至部分弹片断裂的情况。
[0015]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槽及所述第二侧槽为通槽;
[0016]如此设置,通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弹片在径向方向上的连接面积,降低弹片变形的难度,便于插杆插入中间套筒。
[0017]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宽度之间的比例为0.84~1:3;及/或,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宽度之间的比例为0.84~1:3。
[0018]如此设置,能够在降低弹片变形难度,提高插杆插接顺畅性的同时,保证弹片的底端宽度不易造成弹片变形收缩或者张开后产生断裂的风险。
[0019]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倒角部,所述第一侧槽及所述第二侧槽开设于所述倒角部。
[0020]如此设置,第一侧槽及第二侧槽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减少弹片底端的连接宽度,间隙延伸至倒角部的长度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增加弹片的力臂长度,进一步降低插杆插入时的阻力,提高插杆插入中间套筒的顺畅性、便捷性。
[0021]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泄力槽包括沿所述倒角部的外壁环向开设的环形盲槽。
[0022]如此设置,倒角部的设置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使应力更易从弹性部过渡至第一连接部,保护弹性部不易断裂失效,泄力槽为环形盲槽能够在环向上保持弹性部与倒角部之间的连接,同时能够为弹性部的弹性收缩及弹性扩张提供让位空间,使弹片更易向内收缩聚拢也更易向外弯折弹开,从而降低插杆插入中间套筒的阻力。
[0023]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盲槽的开设深度与所述倒角部的壁厚之间的比例为1:2。
[0024]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环形盲槽处的壁厚足够支撑弹片进行弹性扩张或者弹性收缩,降低或者避免该处在插杆插入时,因插接应力出现破损断裂的风险。
[0025]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泄力槽包括从所述弹性部经过所述倒角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深槽,所述深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相同。
[0026]如此设置,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弹片的力臂,使弹片更易收缩及扩张,便于插杆的快速插接以及插接到位后弹片能够快速弹开抵接于中间套筒。
[0027]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力槽能够使所述弹片沿所述弹片延伸方向的压力满足F1=σ
屈服
Acosα,σ
屈服
为屈服强度MPa,A为全部弹片的总受力面积,α为弹片变形角度;其中,20.8
°
≤α≤22.8
°

[0028]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弹片的承受能力,避免装配过程弹片出现损毁。
[0029]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力槽能够使所述弹片的弹性恢复力满足σ=Eε,E为弹性模量GPa,ε为应变;其中,196.5GPa≤E≤198.6GPa。
[0030]如此设置,能够确保弹片在插杆插接到位后能够恢复至原状态,进而能够与中间套筒相对远离第一套筒的一段准确抵接。
[0031]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力槽能够使所述弹片的弹力满足b为弹片宽度mm,H为弹片厚度mm,E为弹性模量GPa;c为变形量mm,L为弹片长度mm;其中,196.5GPa≤E≤198.6GPa。
[0032]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弹片的弹力能够使弹片在插接过程中顺利的进行弹性收缩及弹性扩张。
[0033]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满足F2=σ
极限
So,σ
极限
为极限压力;So为插杆最细处截面积,其中,So≥Π*8.252mm2。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间套筒、连接套筒及插杆,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弹性部;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所述中间套筒伸入所述第二套筒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能够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至所述中间套筒内,所述弹性部能够弹性收缩以进入所述中间套筒,并且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所述中间套筒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多个弹片,相邻两个所述弹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套筒在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泄力槽,所述泄力槽连通所述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力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所述第一侧槽与所述第二侧槽分别向所述间隙中轴线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具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槽、所述第二侧槽与所述间隙之间呈倒T形;及/或,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长度;及/或,所述第一侧槽及所述第二侧槽为通槽;及/或,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宽度之间的比例为0.84~1:3;及/或,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宽度之间的比例为0.84~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倒角部,所述第一侧槽及所述第二侧槽开设于所述倒角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泄力槽包括沿所述倒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顺良许万豪贺百全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