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80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主体,所述管桩主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管桩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一和卡接机构二,相邻两个管桩主体首尾之间可通过相应卡接机构一和卡接机构二螺旋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两个管桩主体之间通过卡接机构一和卡接机构二以及多组锁死组件一和锁死组件二快速固定连接在一起,而通过卡接机构一和卡接机构二能够使两个管桩主体之间螺旋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个管桩主体单独受到来自轴线的拉力或扭力或者侧倾力时不易出现分离的情况,提高了两个管桩主体之间的连接紧固程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多组锁死组件一和锁死组件二抗击来自非轴线的外力。轴线的外力。轴线的外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管桩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管桩是用混凝土制作成的管状产品,主要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由打桩机打入地下,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现有管桩一般分为一至三节组成,在需要安装时,将多节的混凝土管桩首尾焊接在一起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对于埋入地下的混凝土管桩容易受到土壤松动的影响而发生歪斜的情况,而无论是焊接固定还是螺栓固定都无法使得混凝土管桩同时拥有优异的抗拉、抗侧倾以及抗扭能力,为此,提出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主体,所述管桩主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管桩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一和卡接机构二,相邻两个管桩主体首尾之间可通过相应卡接机构一和卡接机构二螺旋连接,所述卡接机构一内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主体(1),所述管桩主体(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一(2)和卡接机构二(3),相邻两个管桩主体(1)首尾之间可通过相应卡接机构一(2)和卡接机构二(3)螺旋连接,所述卡接机构一(2)内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锁死组件一(4),所述卡接机构二(3)内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锁死组件二(5),相邻两个管桩主体(1)上对应卡接机构一(2)和卡接机构二(3)螺旋连接时,多个所述锁死组件一(4)分别插进对应的锁死组件二(5)内并防止两个管桩主体(1)相互分离,同时,所述卡接机构一(2)和卡接机构二(3)可防止两个管桩主体(1)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一(2)包括与管桩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筒一(21),所述连接筒一(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二(22),所述连接筒二(22)的外侧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螺旋卡槽(23),所述卡接机构二(3)包括与管桩主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筒三(31),所述连接筒三(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四(32),所述连接筒四(3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螺旋卡块(33),所述连接筒一(21)和连接筒三(31)与管桩主体(1)的外径相等,所述连接筒三(31)和连接筒一(21)长度相等,且连接筒三(31)的内径与连接筒一(21)的外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组件二(5)包括与连接筒三(31)内壁固定连接的弧形圈二(51),所述弧形圈二(5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块(52),所述弧形块(52)上开设有弧形孔(53),所述锁死组件一(4)包括与连接筒一(21)内壁固定连接的弧形圈一(41),所述弧形圈一(4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载块(42),所述载块(4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柱(43),所述转动柱(4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45),所述定位机构(45)可穿过弧形孔(53)并下压弧形块(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5)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柱(43)外侧的柱筒一(451),且柱筒一(451)与转动柱(43)顶部平齐,所述柱筒一(451)外侧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凹槽一(4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玲汤成钺李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源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