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30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顶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通槽,所述治具本体表面且位于通槽的一侧刻画有与通槽相互对应的通孔标示,所述治具本体的背面开设有定位槽,且通槽的顶部与定位槽相互连通;所述通槽的内部皆插接有顶针杆体,且顶针杆体的顶端安装有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将由原来的装模胚加工和顶针单独加工的繁琐作业改成借助治具使顶针快速装夹稳固,且操作方便快捷;极大地降低了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机床超程的问题,同时提高了EDM加工效率,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有效降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低了生产成本。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顶针加工
,具体为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成型过程中,产品的脱模目前常见的都是靠顶针、顶杆以及推管这三个来实现,在模具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注满胶开始脱模时,依靠模具后推板顶出顶针到预设位置,模具顶针把产品顶出来实现产品与模具的脱离,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顶针在模具上的作用。所以顶针在模具中应用广泛,加工数量巨大,因此怎样提高顶针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按照传统顶针加工的方式是后模仁全部EDM后,装上顶针模胚一起加工,加工不到的地方,由钳工打磨,这样会造成模仁外观不佳且生产周期拖得很长;遇到模胚尺寸超机床行程导致顶针没法加工的情况,只能一根根单独校表分中,电极一个个单独制作放电,操作繁琐,即浪费成本,又增加了工作效率,这些都会拖延试模时间,影响产品的交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方式加工顶针会使得外观不佳且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通槽,所述治具本体表面且位于通槽的一侧刻画有与通槽相互对应的通孔标示,所述治具本体的背面开设有定位槽,且通槽的顶部与定位槽相互连通;所述通槽的内部皆插接有顶针杆体,且顶针杆体的顶端安装有电极。
[0006]优选的,所述治具本体的六个面皆为水平垂直面,且定位槽的两个侧面与底面相互垂直,并且定位槽的两个侧面为垂直面。
[0007]优选的,所述顶针杆体的表面还设置有顶针底座和顶针顶槽,顶针底座位于顶针杆体的底部,且顶针底座与顶针杆体一体式成型。
[0008]优选的,所述顶针顶槽开设在顶针杆体的顶部,且电极安装在顶针顶槽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顶针底座的表面还包括有前矫正面与后矫正面,所述前矫正面开设在顶针底座的前端,且前矫正面为垂直面,并且前矫正面与定位槽的一个侧面相互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后矫正面开设在顶针底座的后端,并且前矫正面与定位槽的另一个侧面相互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将由原来的装模胚加工和顶针单独加工的繁琐作业改成借助治具使顶针快速装夹稳固,且操作方便快捷;使用此治具后,极大地降低了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机
床超程的问题,顶针可以借助治具和模仁在同一时间EDM加工,解决了顶针需等待模仁EDM加工完成后再进行二次EDM加工的弊端,且减少了电极数量,提高了EDM加工效率,从而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有效降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治具本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治具本体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现有技术的顶针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治具本体;11、通槽;12、通孔标示;13、定位槽;2、顶针杆体;21、顶针底座;211、前矫正面;212、后矫正面;22、顶针顶槽;3、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治具本体1,治具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通槽11,治具本体1表面且位于通槽11的一侧刻画有与通槽11相互对应的通孔标示12,治具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定位槽13,且通槽11的顶部与定位槽13相互连通,治具本体1的六个面皆为水平垂直面,且定位槽13的两个侧面与底面相互垂直,并且定位槽13的两个侧面为垂直面。
[0020]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在装模胚EDM加工顶针时,操作难度系数大,加工周期长,影响加工进度,且有模胚尺寸超机床行程导致顶针无法加工的情况,同时需要EDM操作人员需一根根排列好,单独校水平和垂直,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EDM加工时,电极需一一对应放电,数量多,加工过于零散,成本太高;而使用此治具本体1后,极大地降低了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机床超程的问题,顶针可以借助治具和模仁在同一时间EDM加工,解决了顶针需等待模仁EDM加工完成后再进行二次EDM加工的弊端,且减少了电极数量,提高了EDM加工效率,从而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有效降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通槽11的内部皆插接有顶针杆体2,顶针杆体2的表面还设置有顶针底座21和顶针顶槽22,顶针底座21位于顶针杆体2的底部,且顶针底座21与顶针杆体2一体式成型,顶针顶槽22开设在顶针杆体2的顶部,且电极3安装在顶针顶槽22的表面,顶针底座21的表面还包括有前矫正面211与后矫正面212,前矫正面211开设在顶针底座21的前端,且前矫正面211为垂直面,并且前矫正面211与定位槽13的一个侧面相互贴合,后矫
正面212开设在顶针底座21的后端,并且前矫正面211与定位槽13的另一个侧面相互贴合,且顶针杆体2的顶端安装有电极3。
[0022]实施时,将顶针杆体2从定位槽13穿入并通过通槽11穿出,通过顶针底座21表面的前矫正面211和后矫正面212分别与定位槽13的两侧面相互贴合,实现顶针杆体2放置时的矫正功能。
[0023]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顶针杆体2从定位槽13穿入并通过通槽11穿出,通过顶针底座21表面的前矫正面211和后矫正面212分别与定位槽13的两侧面相互贴合,实现顶针杆体2放置时的矫正功能,同时多组通槽11等间距的设置,避免了顶针杆体2的手动排列工作。
[0024]在模具顶针EDM加工时,通过提供一种可快速调节和固定顶针位置的治具来改善作业条件,由原来的装模胚加工和顶针单独加工的繁琐作业改成借助治具使顶针快速装夹稳固,且操作方便快捷。
[0025]使用此治具后,极大地降低了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机床超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通槽(11),所述治具本体(1)表面且位于通槽(11)的一侧刻画有与通槽(11)相互对应的通孔标示(12),所述治具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定位槽(13),且通槽(11)的顶部与定位槽(13)相互连通;所述通槽(11)的内部皆插接有顶针杆体(2),且顶针杆体(2)的顶端安装有电极(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1)的六个面皆为水平垂直面,且定位槽(13)的两个侧面与底面相互垂直,并且定位槽(13)的两个侧面为垂直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模具顶针加工效率的EDM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杆体(2)的表面还设置有顶针底座(21)和顶针顶槽(22),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威实业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