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02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以羽绒层为中心结合蚕丝层,三层叠加组成内芯的蚕丝羽绒被。它包括面罩层、填充物,其中填充物由上下蚕丝层和羽绒中间层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兼有蚕丝被柔软贴身,吸湿透气的特性及羽绒被轻柔保暖的特性。其独特的三层叠加的工艺特性使其与普通的羽绒被相比平整度与滑爽度有所提高,从而保暖更加均衡,舒适度更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睡被,特别是一种综合蚕丝被与羽绒被之优点于一体的三层叠加式蚕丝羽绒被
技术介绍
羽绒被的最大特点为蓬松保暖,但现有的羽绒被在吸湿透气性及保暖均衡性等方 面尚未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蚕丝纤维是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对人体皮肤有很好的保健作 用,蚕丝被具有吸湿透气性好,柔软贴身等特点,其不足之处是蓬松度小,同样克重的填充 料保暖性不及羽绒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三层叠加式蚕 丝羽绒被,其蓬松保暖性、吸湿透气性及保温的均衡性等综合特性均优于单一的羽绒被、蚕 丝被。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包括面罩层和其内的填充 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三层叠加组成,其中中间层为由机织布分隔包覆的羽绒层,上 层和下层均为纯蚕丝层。 所述的面罩层可以选用纯棉、纯蚕丝机织物或丝绵交织组成的机织物。 所述的蚕丝层为纯天然手工拉伸并铺网形成的絮状蚕丝层。 所述的羽绒为纯天然的鸭绒或鹅绒,用于包覆羽绒的机织布可选用纯棉或涤纶或 涤棉混纺的机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三层叠加式蚕丝羽绒被中间层吸收了羽 绒保暖性好的优点,上下层的蚕丝具有吸湿透气性好的特点,因此本蚕丝羽绒被保暖性好, 吸湿透气性及保温的均衡性优于纯羽绒被,与纯羽绒被相比舒适度有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l所示,本技术蚕丝羽绒被,由面罩层l和内部填充物2组成,其中面罩 层1采用纯棉、纯蚕丝机织物或丝绵交织组成的机织物制成。填充物2是由上蚕丝层21、羽 绒层22和下蚕丝层23三层叠加而成,上下蚕丝层21、23是由纯天然手工拉伸并铺网形成 的絮状蚕丝层。羽绒选用纯天然的鸭绒或鹅绒,羽绒外面用机织布24包覆,机织布24可以 选用纯棉或涤纶或涤棉混纺的机织物。 在制作时分别预制面罩层,填充物上下层的蚕丝手拉絮片,填充物中间层的羽绒内胆。然后将蚕丝层平铺于工作台上,放上羽绒中间层内胆,再放上蚕丝层,接着将三层叠 加的填充物进行四周封边后装于面罩层内,最后经电脑绗缝机绗缝定位后再进行封口即可 完成产品的制作。权利要求一种蚕丝羽绒被,包括面罩层和其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三层叠加组成,其中中间层为由机织布分隔包覆的羽绒层,上层和下层为蚕丝层。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蚕丝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罩层为纯棉、纯蚕丝机织物 或丝棉交织组成的机织物。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丝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蚕丝层为纯天然手工拉 伸并铺网形成的絮状蚕丝层。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丝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绒层羽绒为纯天然的 鸭绒或鹅绒。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包覆羽绒层的机织布选 用纯棉或涤纶或涤棉混纺的机织物。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以羽绒层为中心结合蚕丝层,三层叠加组成内芯的蚕丝羽绒被。它包括面罩层、填充物,其中填充物由上下蚕丝层和羽绒中间层组成。本技术的产品兼有蚕丝被柔软贴身,吸湿透气的特性及羽绒被轻柔保暖的特性。其独特的三层叠加的工艺特性使其与普通的羽绒被相比平整度与滑爽度有所提高,从而保暖更加均衡,舒适度更好。文档编号B68G1/00GK201452490SQ20092011592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世军 申请人:宁波市梵盛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丝羽绒被,包括面罩层和其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三层叠加组成,其中中间层为由机织布分隔包覆的羽绒层,上层和下层为蚕丝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梵盛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