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97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3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属于电子标签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衣物粘合的粘扣带层,所述面料基层远离粘扣带层的一侧设有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内嵌设有芯片,所述天线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设有柔性树脂层,所述柔性树脂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设有可打印面料层。本申请具有提高亲肤性,提高衣物穿着舒适度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标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0002]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0003]RFID标签是RFID技术的载体,RFID标签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目前,RFID标签已被广泛应用于新零售、食品溯源、智能交通、服装行业、仓储管理、票证管理、图书馆管理、防伪识别、人员及资产管理、航空行李管理、供应链物流等领域。
[0004]目前使用的RFID标签多为蚀刻金属天线电子标签和银浆印刷天线电子标签,所使用的基材多为PET等热固性树脂薄膜或纸张。这些基材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广泛用于目前固定尺寸的电子标签中。但是,在服装领域,采用上述电子标签,在穿着衣物时能感受到明显的异物感,特别是当电子标签与皮肤接触时,亲肤性较差,会给人体带来硬物刺痛感,降低衣物的穿着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RFID标签的亲肤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衣物粘合的粘扣带层,所述面料基层远离粘扣带层的一侧设有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内嵌设有芯片,所述天线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设有柔性树脂层,所述柔性树脂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设有可打印面料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面料基层作为电子标签的基材,具备良好的柔软度,柔性树脂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电子标签的柔性与韧性,同时可以对电子标签内的天线层和芯片进行防护,减小天线层和芯片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0009]可选的,所述可打印面料层包括尼龙布层和设于尼龙布层外表面的纳米防水膜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尼龙布层的设置,可用于文字及图案的印染,使其具备普通标签的文字及图案说明的功能,且尼龙布层的面料强度较佳,不易磨损,且发生拉伸时不易拉断;纳米防水膜层能够减小汗液渗入尼龙布层从而对尼龙布层产生腐蚀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面料基层和粘扣带层之间设有磁性吸波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性吸波层与天线层的组合形成超高频的抗金属材料,减小了识别范围内及四周环境中的金属物体对超高频天线工作信号的屏蔽与抑制的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磁性吸波层为软磁铁氧体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电子标签的柔性和适用性,减小电子标签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同时减小异物感,提高亲肤性。
[0015]可选的,所述磁性吸波层的一侧设有第一胶粘层,另一侧设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与面料基层连接,所述第二胶粘层与粘扣带层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的设置,将磁性吸波层粘接于面料基层与粘扣带层之间,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面料基层的角端设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一端穿过粘扣带层,另一端穿过可打印面料层,所述连接扣靠近粘扣带层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端板,所述连接扣靠近可打印面料层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端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扣的设置,可以增强电子标签中各结构层的连接强度,减小结构层之间发生剥离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端板远离粘扣带层的一侧设有亲肤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限位端板靠近人体肌肤,通过亲肤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二限位端板的亲肤性,减小穿着时产生的异物感。
[0021]可选的,所述亲肤层为棉绒层,所述棉绒层靠近粘扣带层的一侧设有定型网纱层,所述定型网纱层和第二限位端板之间设有第三胶粘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绒层质地柔软舒适,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定型网纱层则起到用于棉绒层附着定型的作用,减小棉绒层脱落的可能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柔性树脂层的设置,能够增强电子标签的柔性与韧性,从而提高亲肤性,进而提高衣物的穿着舒适度;同时可以对电子标签内的天线层和芯片进行防护,减小天线层和芯片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0025]2.通过纳米防水膜层的设置,能够减小汗液渗入尼龙布层从而对尼龙布层产生腐蚀的可能性;3.通过磁性吸波层的设置,磁性吸波层与天线层的组合形成超高频的抗金属材料,减小了识别范围内及四周环境中的金属物体对超高频天线工作信号的屏蔽与抑制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扣的爆炸图。
[0028]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面料基层;2、粘扣带层;3、天线层;31、芯片;4、磁性吸波层;41、第一胶粘层;42、第二胶粘层;5、柔性树脂层;6、可打印面料层;61、尼龙布层;62、纳米防水膜层;7、连接扣;71、第一限位端板;72、第二限位端板;721、亲肤层;7211、棉绒层;7212、定型网纱层;722、第三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参照图1,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的材质为涤纶,沾湿后不易发生缩水。面料基层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衣物粘合的粘扣带层2,面料基层1远离粘扣带层2的一侧设有天线层3,天线层3内嵌设有芯片31,且芯片31通过倒封装的方式与天线层3电性连接。天线层3为超高频天线,工作频段在860MHz到960MHz之间,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芯片31为RFID射频识别芯片31。
[0032]参照图1,面料基层1和粘扣带层2之间设有磁性吸波层4,磁性吸波层4的一侧设有第一胶粘层41,另一侧设有第二胶粘层42,第一胶粘层41与面料基层1粘接,第二胶粘层42与粘扣带层2粘接。由于超高频天线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波的反向散射工作,通过磁性吸波层4与天线层3的组合形成超高频的抗金属材料,减小了识别范围内及四周环境中的金属物体对超高频天线工作信号的屏蔽与抑制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第一胶粘层41和第二胶粘层42为环氧树脂软胶。
[0033]参照图1,为提高电子标签的柔性和适用性,减小电子标签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同时减小异物感,提高亲肤性,磁性吸波层4为软磁铁氧体层,厚度为0.3mm,能够在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0034]参照图1,天线层3远离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1),所述面料基层(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衣物粘合的粘扣带层(2),所述面料基层(1)远离粘扣带层(2)的一侧设有天线层(3),所述天线层(3)内嵌设有芯片(31),所述天线层(3)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设有柔性树脂层(5),所述柔性树脂层(5)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设有可打印面料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打印面料层(6)包括尼龙布层(61)和设于尼龙布层(61)外表面的纳米防水膜层(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和粘扣带层(2)之间设有磁性吸波层(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波层(4)为软磁铁氧体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波层(4)的一侧设有第一胶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杰卞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西文晨风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