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可折叠梯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86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可折叠梯级,包括踏板组件、踢板组件以及与踏板组件底部固定的主轮轴,所述踢板组件包括上踢板组件和下踢板组件,所述上踢板组件的上端与踏板组件远离主轮轴的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下踢板组件上固定有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与踏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可折叠梯级还包括一端与主轮轴转动连接的具有弧形滑槽的摆臂,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安装有副轮轴和可控锁钩组件,所述下踢板组件上设有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的滑轴,所述可控锁钩组件上设有可与所述滑轴卡扣锁定的锁钩。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克服了刚性固定梯级应用在移动式自动扶梯上的不足,降低了自动扶梯下水平端的高度,移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可折叠梯级
技术介绍
现有自动扶梯一般安装固定使用场所,自动扶梯如何在非固定使用场所 (如为机场旅客提供自动上、下飞机服务)成为自动扶梯行业一课题。现有自 动扶梯采用的是三角支撑固定式梯级及梯级翻转向方式,由于其梯级结构及转 向方式的限制,其下水平段的厚度约在1米左右,以现有自动扶梯的方式使用 在非固定使用场所时由于现场无法预设机坑,使扶梯起始踏面与现场地平面会 形成1米左右的落差,因此会给使用上带来不便、安全上产生隐患。本专利技术将 提出一种可折叠式梯级,该梯级若在设计使用时采用平移方式转向运行可较大 程度降低自动扶梯下水平段的厚度、降低扶梯起始踏面与现场地平面的落差, 使用上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的可折叠式梯级,该梯级在下水平段采 用平移方式转向时可充分降低自动扶梯下水平段的高度,从而使得乘客通过一 短坡道既可直接登上扶梯成为可能,用以提高自动扶梯在非固定使用场所使用 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扶梯可折叠梯级,包括踏板组件、踢板组 件以及与踏板组件底部固定的主轮轴,所述踢板组件包括上踢板组件和下踢板 组件,所述上踢板组件的上端与踏板组件远离主轮轴的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 所述下踢板组件上固定有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与踏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可 折叠梯级还包括一端与主轮轴转动连接的具有弧形滑槽的摆臂,所述摆臂的另 一端安装有副轮轴和可控锁钩组件,所述下踢板组件上设有与弧形滑槽滑动连 接的滑轴,所述可控锁钩组件上设有可与所述滑轴卡扣锁定的锁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臂一端与铰接件的铰接轴转动连接, 另一端与滑轴转动连接,支臂中部与下踢板组件固定。所述铰接件还包括铰接 轴上套设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踏板组件和上踢板组件上的扭簧。所述支臂上还设有与滑轴平行设置的调控滚子。所述调控滚子设于所述支臂的与滑轴连接的一端上。在梯级收叠和打开的轮、副轮、调控滚子各 自相对应的运行轨迹进行设计,可使梯级在收叠和打开过程中梯级踏板始终保 持水平并俱有承载能力。所述摆臂的下侧面为平面,所述可折叠梯级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下 侧面与踏面平行。使得梯级在下水平端转向时,梯级摆臂的下侧面与托轮配合 可以平稳的跨过副轮转向段和主轮转向段之间的缺口,减少撞击而产生意外且 增长梯级寿命。所述下踢板组件与上踢板组件之间连接有钢丝绳。在下踢板组件叠合时, 可以通过钢丝绳拉动上踢板组件克服扭簧弹力而收叠。所述锁钩的主体活动套设于副轮轴上,所述副轮轴上还套设有两端分别与 锁钩主体和副轮轴固定的回复弹簧,所述锁钩的主体径向外部固定有与滑轴平 行的滚子。在梯级处于正常打开的工作状态时,锁钩在回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 牢牢的锁扣在滑轴上,使得梯级可靠地保持打开状态;在梯级需要由打开状态 收叠时,首先该滚子与该滚子的控制导轨相碰撞并被顶起、该滚子带动锁钩克 服回复弹簧弹力转动抬起、释放滑轴,使得梯级可以收叠。梯级由收叠状态打 开时,该滚子的控制导轨与该滚子在适当时机相碰撞并被顶起,带动锁钩克服 回复弹簧弹力转动抬起,当滑轴到达锁钩位置时,该滚子的控制导轨将该滚子 落下,锁钩在回复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并锁住滑轴。本专利技术优点是1. 本专利技术梯级可以折叠,本专利技术折叠状态时的髙度要远远小于一般刚性 固定式梯级的髙度,使得梯级在转向段的髙度降低,尤其是在下水平端的高度 降低,尤其适合移动式自动扶梯使用,灵活性好,方便客户上下电梯。2. 本专利技术折叠梯级摆臂下侧面为平面,使得梯级在下水平端转向时,梯 级摆臂的下侧面与梯路上的托轮配合可以平稳的跨过副轮转向段和主轮转向 段之间的缺口,减少撞击而产生意外且增长梯级寿命。3. 本专利技术可控锁钩组件由具有锁钩的锁钩主体以及锁钩主体上以销轴安 装的滚子组成,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打开状态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打开状态的后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第四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折叠状态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其中l踏板组件;2踢板组件;21上踢板组件;22下踢板组件;3主轮 轴;4支臂;5摆臂;51弧形滑槽;52下侧面;6副轮轴;7可控锁钩组件; 71锁钩;72回复弹簧;73滚子;74销轴;8滑轴;9铰接件;91铰接轴;92 扭簧;IO调控滚子;ll主轮;12副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12 —种自动扶梯可折叠梯级,包括踏板组件1、踢 板组件2以及与踏板组件1底部固定的主轮轴3,主轮轴3上安装有主轮11, 所述踢板组件2包括上踢板组件21和下踢板组件22,所述上踢板组件21的 上端与踏板组件1远离主轮轴3的一端通过铰接件9铰接,所述下踢板组件 22上固定有支臂4,所述支臂4的一端与踏板组件1转动连接,所述可折叠梯 级还包括一端与主轮轴3转动连接的具有弧形滑槽51的摆臂5,所述摆臂5 的另一端安装有副轮轴6和可控锁钩组件7,副轮轴6上安装有副轮12,所述 下踢板组件22上设有与弧形滑槽51滑动连接的滑轴8,所述可控锁钩组件7 上设有可与所述滑轴8卡扣锁定的锁钩71。所述支臂4 一端与铰接件9的铰接轴9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轴8转动 连接,支臂4中部与下踢板组件22固定。所述铰接件还包括铰接轴上套设的 两端分别支撑于踏板组件和上踢板组件上的扭簧92。所述支臂4上还设有与滑轴8平行设置的调控滚子10。所述调控滚子10设于所述支臂4的与滑轴8连接的一端上。所述摆臂5的下侧面52为平面,所述可折叠梯级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 所述下侧面52与踏面平行。所述下踢板组件22与上踢板组件21之间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锁钩71的主体活动套设于副轮轴6上,所述副轮轴6上还套设有两 端分别与锁钩71主体和副轮轴6固定的回复弹簧72,所述锁钩71的主体径 向外部固定有与滑轴8平行的销轴74,所述销轴74外套设安装有滚子73。本专利技术由打开状态到折叠状态时,首先是梯路上的撞块顶开滚子73,使 得锁钩71与滑轴8的锁扣解除,然后滑轴8在圆弧滑槽51内从另一端朝向主 轮轴3所在一端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与滑轴8连接的下踢板组件22逐渐向 踏板组件收叠靠拢,同时上踢板组件21在与下踢板组件22相连的钢丝绳的拉 动下也绕着铰接轴91向踏板组件1靠近收叠,直到滑轴8滑动到最靠近主轮 轴3的位置,此时梯级就处于完全折叠的状态;而从完全折叠状态向完全打开 状态变化时,梯级的变化正好与收叠相反,滑轴8从摆臂5的圆弧滑槽51内 靠近主轮轴3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上踢板组件21和下踢板组件22都渐渐打 开,在一定位置时,梯路上的撞块再次把滚子73顶开,使得锁钩71抬起以扣 合在滑轴8上,当撞块离开滚子73时,锁钩71在回复弹簧72的作用下,在 滑轴8上锁定,保持梯级完全打开的状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扶梯可折叠梯级,包括踏板组件(1)、踢板组件(2)以及与踏板组件(1)底部固定的主轮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踢板组件(2)包括上踢板组件(21)和下踢板组件(22),所述上踢板组件(21)的上端与踏板组件(1)远离主轮轴(3)的一端通过铰接件(9)铰接,所述下踢板组件(22)上固定有支臂(4),所述支臂(4)的一端与踏板组件(1)转动连接,所述可折叠梯级还包括一端与主轮轴(3)转动连接的具有弧形滑槽(51)的摆臂(5),所述摆臂(5)的另一端安装有副轮轴(6)和可控锁钩组件(7),所述下踢板组件(22)上设有与弧形滑槽(51)滑动连接的滑轴(8),所述可控锁钩组件(7)上设有可与所述滑轴(8)卡扣锁定的锁钩(7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