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24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涉及摩托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前立管,所述前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四角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顶壳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底壳,所述顶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锁件,所述锁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棘块,所述前叉柱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棘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棘轮、锁件、轴杆、固定块、棘块的配合,使前叉柱无法转动由此进行锁紧,从而使该锁紧机构满足车辆锁定防盗的功能,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后续维修更换零件,以及防止雨水侵蚀使内部零件上锈腐蚀影响使用寿命。蚀影响使用寿命。蚀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两轮或三轮排列的内燃机车,有一个或两个乘用的鞍形座,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0003]根据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7673033U公开了一种带角度的可调式摩托车前立管,包括前立管装置主体,所述前立管装置主体包括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本技术通过采用固定座、固定外壳、转动柱、伸缩装置、转轮、凹槽柱、椭圆柱、活动辊和摩擦板之间的配合,通过转动固定筒带动转动柱在固定外壳的内部转动,使得转轮通过弹力环和固定环的弹力,使得转轮对转动柱的内侧进行挤压固定,通过转动椭圆柱,使得椭圆柱对凹槽柱进行挤压固定,通过凹槽柱利用活动辊对弹力装置进行挤压,通过摩擦板、转轮对转动柱进行挤压固定,使得对转动的固定筒进行固定,方便对固定筒的角度进行调节。
[0004]基于现有的技术,目前的摩托车的车锁大多以马蹄锁的形式进行防盗,因而极容易被撬动损坏,从而导致车辆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7]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包括前立管,所述前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前立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线路整理套,所述前立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上轴承,所述前立管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中轴承,所述前立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轴承,所述上轴承、中轴承、下轴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前叉柱,所述上轴承、中轴承、下轴承与前叉柱之间均为过盈配合。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四角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顶壳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底壳,所述顶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锁件,所述锁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棘块,所述前叉柱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棘轮。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棘轮、锁件、轴杆、固定块、棘块的配合,通过摩托车在静止状态时,立管中锁紧机构顶壳上的锁件用钥匙转动,带动轴杆在底壳上的固定块
内上部转动,由此带动棘块旋转,棘块一侧与前叉柱上的棘轮互锁,使前叉柱无法转动由此进行锁紧,从而使该锁紧机构满足车辆锁定防盗的功能,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后续维修更换零件,以及防止雨水侵蚀使内部零件上锈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路整理套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挤压夹持圈,所述挤压夹持圈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挤压垫,所述挤压垫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套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闭合片,所述闭合片与所述套管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挤压垫的数量有十四个。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套管、挤压夹持圈、挤压垫、弹簧、闭合片、限位弹簧的配合,通过套管与挤压夹持圈的配合对摩托车的前立管一侧的线路进行整理,将弹簧卡垫进行旋转使整理的线路进行封闭,限位弹簧对闭合片起到闭合和固定的作用,将线路卡进线路挤压夹持圈的内圈,挤压垫被线路挤压,弹簧在挤压垫的内侧为挤压垫提供弹力支撑使挤压垫对线路进行挤压限位固定,避免线路缠绕。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采用棘轮、锁件、轴杆、固定块、棘块的配合,通过摩托车在静止状态时,立管中锁紧机构顶壳上的锁件用钥匙转动,带动轴杆在底壳上的固定块内上部转动,由此带动棘块旋转,棘块一侧与前叉柱上的棘轮互锁,使前叉柱无法转动由此进行锁紧,从而使该锁紧机构满足车辆锁定防盗的功能,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后续维修更换零件,以及防止雨水侵蚀使内部零件上锈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采用套管、挤压夹持圈、挤压垫、弹簧、闭合片、限位弹簧的配合,通过套管与挤压夹持圈的配合对摩托车的前立管一侧的线路进行整理,将弹簧卡垫进行旋转使整理的线路进行封闭,限位弹簧对闭合片起到闭合和固定的作用,将线路卡进线路挤压夹持圈的内圈,挤压垫被线路挤压,弹簧在挤压垫的内侧为挤压垫提供弹力支撑使挤压垫对线路进行挤压限位固定,避免线路缠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线路整理套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棘轮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前立管;11、上轴承;12、中轴承;13、下轴承;2、前叉柱;3、锁紧机构;31、顶壳;32、底壳;33、棘轮;34、锁件;35、轴杆;36、固定块;37、棘块;4、螺栓;5、线路整理套;51、套管;52、挤压夹持圈;53、挤压垫;54、弹簧;55、闭合片;56、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包括前立管1,前立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3,前立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线路整理套5,前立管1
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上轴承11,前立管1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中轴承12,前立管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轴承13,上轴承11、中轴承12、下轴承1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前叉柱2,上轴承11、中轴承12、下轴承13与前叉柱2之间均为过盈配合。
[00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前立管1底部的锁紧机构3打开,将前叉柱2顶部向上穿过前立管1内的中轴承12和上轴承11,前叉柱2底部穿过下轴承13,之后将锁紧机构3内的零件进行组装,完成整体结构。
实施例
[0023]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锁紧机构3包括顶壳31,顶壳31的四角活动连接有螺栓4,顶壳31通过螺栓4活动连接有底壳32,顶壳3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锁件34,锁件3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轴杆35,轴杆3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36,固定块36的底部与底壳32的顶部固定连接,轴杆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棘块37,前叉柱2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棘轮33。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摩托车在静止状态时,前立管1中锁紧机构3顶壳31上的锁件34用钥匙转动,带动轴杆35在底壳32上的固定块36内上部转动,由此带动棘块37旋转,棘块37一侧与前叉柱2上的棘轮33互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包括前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3),所述前立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线路整理套(5),所述前立管(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上轴承(11),所述前立管(1)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中轴承(12),所述前立管(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轴承(13),所述上轴承(11)、中轴承(12)、下轴承(1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前叉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锁紧机构的摩托车前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顶壳(31),所述顶壳(31)的四角活动连接有螺栓(4),所述顶壳(31)通过螺栓(4)活动连接有底壳(32),所述顶壳(3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锁件(34),所述锁件(3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轴杆(35),所述轴杆(3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36),所述固定块(36)的底部与底壳(3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宪田陈安宁刘华伟陈安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田兴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