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23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外壳,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设有升降机构,升降装置外壳的外壁固接有电机,升降装置外壳的正端面设有外框,外框的内壁设有调节机构,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螺栓的外壁螺纹相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壁固接有气缸,升降装置外壳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通过电机工作时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横板移动,横板带动连杆上的外框移动,外框带动内部的弯板上的泵向上移动,横板能够带动泵稳定移动,不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出现不同步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降设备
,具体为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厂中常用的设备维修起降设备为自制的简易装置,通过起降装置对泵进行维修。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7377043U”名为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虽然:能适应各种现场环境,解决了目前化工厂中机泵维修作业泵壳、电机、泵轴拆装不方便的问题及利用叉车或吊车费用昂贵的问题,但现有的起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将待维修的泵固定在圆环连接器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壁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带动操作部转动对升降控制筒的高度进行调节,升降控制筒带动顶部的横梁上下移动,横梁将圆环连接器上的泵向上提起,两侧的旋转盘需要两人同时操作,才能实现升降控制筒的升降,两人的转动速度不同,无法实现升降控制筒的同步升降,同时圆环连接器只能对泵的一个位置进行固定,泵被升起后由于重心不够稳定会出现倾斜的情况,泵倾斜后不便于对泵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侧的旋转盘需要两人同时操作,由于两人的转动速度不同,无法实现升降控制筒的同步升降,圆环连接器只能对泵的一个位置进行固定,泵被升起后由于重心不够稳定会出现倾斜的情况,泵倾斜后不便于对泵进行维修,而提出的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外壳,所述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装置外壳的外壁固接有电机,所述升降装置外壳的正端面设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壁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螺纹相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壁固接有气缸,所述升降装置外壳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贴合有配重块。
[000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横板、连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杆;
[0008]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横板的内壁螺纹相接,所述横板的正端面与连杆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第一锥齿轮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与第二锥齿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相固接,所述转杆的外壁与升降装置外壳的内壁转动相连。
[0009]所述转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外框的外壁相固接。
[0010]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板、齿条、齿轮和弯板;
[0011]所述竖板的外侧与外框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竖板的一端与齿条的外侧相固接,所述齿条的内侧与齿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齿轮的后端面与外框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正端面与弯板的后端面相固接。
[0012]所述气缸的一端与左侧的竖板的一侧相固接。
[0013]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工作时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横板移动,横板带动连杆上的外框移动,外框带动内部的弯板上的泵向上移动,横板能够带动泵稳定移动,不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
[0014]通过气缸工作时带动左侧竖板上的左侧齿条移动,左侧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右侧齿条上的右侧竖板移动,两竖板能够同时进行调节,对不同长度的泵进行支撑,同时能够防止泵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便于对泵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螺纹杆、横板和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竖板、齿条和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套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升降装置外壳,2、升降机构,201、螺纹杆,202、横板,203、连杆,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转杆,2a1、滑槽,2a2、滚轮,3、电机,4、外框,5、调节机构,501、竖板,502、齿条,503、齿轮,504、弯板,6、螺栓,7、套板,8、气缸,9、万向轮,1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照附图1

4:本实施例1中,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外壳1,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设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对外框4内部的弯板504位置进行调节,升降装置外壳1的外壁固接有电机3,电机3为伺服电机,电机3的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升降装置外壳1的正端面设有外框4,外框4的内壁设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对弯板504的位置进行调节,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6,升降装置外壳1对螺栓6限位,螺栓6的外壁螺纹相接有套板7,套板7对螺栓6限位,套板7的内壁固接有气缸8,套板7对气缸8固定,升降装置外壳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9,万向轮9方便升降装置外壳1移动,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贴合有配重块10,配重块10让升降装置外壳1使用更稳定。
[0022]升降机构2包括螺纹杆201、横板202、连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和转杆206,螺纹杆201的外壁与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转动相连,升降装置外壳1对螺纹杆201限位,螺纹杆201的外壁与横板202的内壁螺纹相接,螺纹杆201带动横板202移动,横板202的正端面与连杆203的后端面相固接,横板202带动连杆203移动,螺纹杆201的底部与第一锥齿轮204的顶部相固接,第一锥齿轮204带动螺纹杆201转动,第一锥齿轮204的外壁与第二锥齿轮205的外壁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5带动第一锥齿轮204转动,第二锥齿轮205的内壁与转杆206的外壁相固接,转杆206带动第二锥齿轮205转动,转杆206的外壁与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转动相连,升降装置外壳1对转杆206限位,转杆206的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相固接,电机3带动转杆206转动,连杆203的一端与外框4的外壁相固接,连杆203带动外框4移动;
[0023]电机3工作时带动转杆206转动,转杆206带动第二锥齿轮205转动,第二锥齿轮205
带动第一锥齿轮204转动,第一锥齿轮204带动螺纹杆201转动,螺纹杆201带动横板202移动,横板202带动连杆203上的外框4移动,外框4带动内部的弯板504上的泵向上移动,横板202能够带动泵稳定移动,不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
[0024]调节机构5包括竖板501、齿条502、齿轮503和弯板504,竖板501的外侧与外框4的内壁滑动卡接,外框4对竖板501限位,竖板501的一端与齿条502的外侧相固接,齿条502带动竖板501移动,齿条502的内侧与齿轮503的外壁相啮合,齿轮503带动齿条502移动,齿轮503的后端面与外框4的内壁转动相连,外框4对齿轮503限位,竖板501的正端面与弯板504的后端面相固接,竖板501带动弯板504移动,气缸8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装置外壳(1)的外壁固接有电机(3),所述升降装置外壳(1)的正端面设有外框(4),所述外框(4)的内壁设有调节机构(5),所述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6),所述螺栓(6)的外壁螺纹相接有套板(7),所述套板(7)的内壁固接有气缸(8),所述升降装置外壳(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9),所述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贴合有配重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维修用可移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螺纹杆(201)、横板(202)、连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和转杆(206);所述螺纹杆(201)的外壁与升降装置外壳(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201)的外壁与横板(202)的内壁螺纹相接,所述横板(202)的正端面与连杆(203)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螺纹杆(201)的底部与第一锥齿轮(204)的顶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顺军张长娥倪凡倪杰倪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顺强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