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18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选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包括上管道与下管道,上管道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两个上通道,下管道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四个下通道,下管道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八个下料通道;上管道与下管道交界处正对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穿过上管道且固定连接有摆动杆,上管道侧面正对开有弧形的摆动槽,摆动杆端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转动杆外周固定连接有摆动板,下料管道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下料管道且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形成均匀料幕,避免大量的细粉又返回稳流仓,影响辊压机挤压效果。辊压机挤压效果。辊压机挤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选粉
,具体涉及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

技术介绍

[0002]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0003]水泥行业中由于工艺设计、现场设备布置及运行维护中对V选进料均衡性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造成辊压机配套的V型选粉机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料分布不均衡、偏料现象,导致V选选粉工作效率和产量不高,合格粉没有及时选出,造成在辊压机系统内粉料恶性循环,使辊压机的辊压效果没有充分体现,总体水泥台产偏低,由此需要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用以解决现有下料溜子料分布不均衡、偏料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包括上管道与下管道,所述上管道底面与下管道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管道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两个上通道,所述下管道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四个下通道,所述下管道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八个下料通道;
>[0007]所述上管道与下管道交界处正对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上管道且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所述上管道侧面正对开有弧形的摆动槽,所述摆动杆端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能够沿摆动槽摆动,所述转动杆外周固定连接有摆动板,所述下料管道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下料管道且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
[0008]这样,物料进入上通道时,滑动摆动杆,螺纹杆沿摆动槽摆动,摆动板随之在上管道与下管道交界处摆动,调整完位置后,旋转螺纹杆,螺纹杆与摆动槽接触;在物料进入下通道与下料通道交界处,依次开启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轴以及调节板转动,调节板再次分配进入不同下料通道的物料,由此能够调节进入不同下料通道的物料,有利于形成均匀料幕,避免大量的细粉又返回稳流仓,影响辊压机挤压效果,造成电流波动较大。
[0009]进一步,所述下管道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
°
,由此保证物料下落过程的顺畅。
[0010]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外周固定安装有防磨垫,由此
便于工作人员旋转螺纹杆,同时避免工作人员手部受伤。
[0011]进一步,所述下管道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检修孔,所述下管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焊接板,由此便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查设备情况,同时方便安装下料溜子整体。
[0012]进一步,所述下料通道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耐磨板,由此减轻下料通道内壁负担,避免下料通道内壁磨损严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个方位);
[0016]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
[0018]上管道1、上通道101、转动杆102、摆动杆103、摆动槽104、螺纹杆105、摆动板106、下管道2、下通道201、下料管道3、下料通道301、转动电机302、转动轴303、调节板304、握杆401、防磨垫402、检修孔501、焊接板502、耐磨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包括上管道1与下管道2,上管道1底面与下管道2顶面固定连接,上管道1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两个上通道101,下管道2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四个下通道201,下管道2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3,下料管道3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八个下料通道301;
[0023]上管道1与下管道2交界处正对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02,转动杆102穿过上管道1且固定连接有摆动杆103,上管道1侧面正对开有弧形的摆动槽104,摆动杆103端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5,螺纹杆105能够沿摆动槽104摆动,转动杆102外周固定连接有摆动板106,下料管道3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302,转动电机302的输出端穿过下料管道3且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3,转动轴303外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304。
[0024]这样,物料进入上通道101时,滑动摆动杆103,螺纹杆105沿摆动槽104摆动,摆动板106随之在上管道1与下管道2交界处摆动,调整完位置后,旋转螺纹杆105,螺纹杆105与摆动槽104接触;在物料进入下通道201与下料通道301交界处,依次开启转动电机302,带动转动轴303以及调节板304转动,调节板304再次分配进入不同下料通道301的物料,由此能
够调节进入不同下料通道301的物料,有利于形成均匀料幕,避免大量的细粉又返回稳流仓,影响辊压机挤压效果,造成电流波动较大。
[0025]下管道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
°
,由此保证物料下落过程的顺畅。
[0026]螺纹杆105端部固定连接有握杆401,握杆401外周固定安装有防磨垫402,由此便于工作人员旋转螺纹杆105,同时避免工作人员手部受伤。
[0027]下管道2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检修孔501,下管道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焊接板502,由此便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查设备情况,同时方便安装下料溜子整体。
[0028]下料通道301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耐磨板6,由此减轻下料通道301内壁负担,避免下料通道301内壁磨损严重。
[0029]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
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均匀的水泥磨提升机下料溜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道(1)与下管道(2),所述上管道(1)底面与下管道(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管道(1)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两个上通道(101),所述下管道(2)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四个下通道(201),所述下管道(2)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3),所述下料管道(3)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八个下料通道(301);所述上管道(1)与下管道(2)交界处正对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02),所述转动杆(102)穿过上管道(1)且固定连接有摆动杆(103),所述上管道(1)侧面正对开有弧形的摆动槽(104),所述摆动杆(103)端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5),所述螺纹杆(105)能够沿摆动槽(104)摆动,所述转动杆(102)外周固定连接有摆动板(106),所述下料管道(3)侧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3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秀明邹继鸿邵也杨旭李涛李平张丁月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