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05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包括:销柱,其具有头部、轴部和由所述头部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所述挠性件位于所述轴部的外周,所述头部在活动车身顶靠止动器元件关闭时适于撞击所述活动车身;适于接收所述轴部的插座;嵌合安装在所述插座内壁的衬套,所述衬套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挠性件与所述衬套配合形成摩擦结构;锁定结构,用于通过使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插座轴向转动小于整圈而将所述轴部锁定在所述插座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摩擦结构改为设置在由销柱头部沿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上,与衬套内壁相接触形成摩擦,增加了摩擦接触的面积,使活动车身顶推销柱移动更平顺。使活动车身顶推销柱移动更平顺。使活动车身顶推销柱移动更平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


[0001]本技术涉及止动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当安装汽车活动车身盖时,例如行李箱盖、发动机罩盖、门、天窗等,调整传统的螺丝安装的止动器,以调整正确的高度位置使活动车身盖与周围车体面板对齐和锁定活动车身盖恰当接合,是十分困难和费时的。为事先恰当的对齐,必须实现安装止动器,关上罩盖,记下活动车身盖离对齐有多远,打开罩盖,二次调整止动器的伸出长度,然后再把罩盖盖上再次检查。这一过程可能需要重复几次以实现活动车身盖与其它汽车面板对齐。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自适应止动器应运而生。如在CN1311843A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活动车身盖减震器,其具有一个有头和轴的销头部在活动车身顶靠减震器关闭时适于撞击活动车身,插座适于接收销柱的轴部插座具有在车架上固定该插座的装置。在销柱的轴部和插座之间提供摩擦表面,足以支持销柱保持在插座内的预定位置,并提供一个锁定,通过相对于插座转动销柱的头部而把销柱的轴部锁入插座。
[0004]但是,在上述专利方案中插座与销柱之间的摩擦结构接触面积小,导致销柱插入时不平顺。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改进这种止动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摩擦结构改为设置在由销柱头部沿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上,与衬套内壁相接触形成摩擦,增加了摩擦接触的面积,使活动车身顶推销柱移动更平顺。
[0006]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包括:
[0007]销柱,其具有头部、轴部和由所述头部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所述挠性件位于所述轴部的外周,所述头部在活动车身顶靠止动器元件关闭时适于撞击所述活动车身;
[0008]适于接收所述轴部的插座;
[0009]嵌合安装在所述插座内壁的衬套,所述衬套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挠性件与所述衬套配合形成摩擦结构;
[0010]锁定结构,用于通过使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插座轴向转动小于整圈而将所述轴部锁定在所述插座内。
[0011]通过采用以上结构,摩擦结构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销柱轴部位置,改变为设置在由销柱头部沿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上。在活动车身盖盖合时,顶推止动器元件中的销柱会相对于插座移动至预定位置。挠性件与衬套内壁相接触形成摩擦,能够使销柱保持在预定位置上。增加了摩擦结构的接触面积,使得活动车身顶推销柱移动时更为平顺。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挠性件包括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组肋;组肋的设置用于增加弹片上与衬套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摩擦
结构的摩擦力。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上具有外筒部,所述插座插孔向外轴向延伸形成内筒部,所述外筒部位于所述内筒部的外周呈间隔设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衬套嵌合安装在所述外筒部的内壁上,且所述插套与所述内筒部存在供所述挠性件插入的间隙。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筒部的内壁上呈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缺口,所述衬套上具有与所述限位缺口适配的限位凸起;限位缺口与限位凸起的设置,用于增加衬套与插座的结合力。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衬套上设有导向口;导向口用于引导挠性件对准衬套的插孔。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部的圆周具有不在圆周上延伸的外螺纹部,所述插座插孔的内周具有不在圆周上延伸的内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组合形成所述锁定结构。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部的圆周具有导向棱;销柱插入插座内并做相对轴向移动时,导向棱与插座插孔的内周非内螺纹部区域接触,增加销柱插入的平顺度。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销柱的头部连接有减震帽;减震帽作为缓冲结构,用于减缓活动车身盖合时对销柱的冲击力。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上设有用于与车架卡接的弹性卡合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动器元件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动器元件的半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销柱沿轴向移动时止动器元件的半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销柱与插座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座的半剖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座的底部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动器元件的爆炸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销柱的立体图。
[0032]图中标号说明:
[0033]1、销柱;2、插座;3、衬套;4、减震帽;
[0034]11、轴部;12、头部;13、挠性件;
[0035]11a、外螺纹部;11b、平滑部;11c、导向棱;
[0036]13a、弹片;13b、组肋;
[0037]21、外筒部;22、内筒部;23、内螺纹部;24、配合部;25、弹性卡合臂;26、肩部;
[0038]21a、限位缺口;
[0039]31、导向口;32、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1]如图1

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包括:
[0042]销柱1,其具有头部12、轴部11和由所述头部12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13,所述挠性件13位于所述轴部11的外周,所述头部12在活动车身顶靠止动器元件关闭时适于撞击所述活动车身;
[0043]适于接收所述轴部11的插座2;
[0044]嵌合安装在所述插座2内壁的衬套3,所述衬套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挠性件13与所述衬套3配合形成摩擦结构;
[0045]锁定结构,用于通过使所述头部12相对于所述插座2轴向转动小于整圈而将所述轴部11锁定在所述插座2内。
[0046]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图中的锁定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销柱(1),其具有头部(12)、轴部(11)和由所述头部(12)轴向延伸形成的挠性件(13),所述挠性件(13)位于所述轴部(11)的外周,所述头部(12)在活动车身顶靠止动器元件关闭时适于撞击所述活动车身;适于接收所述轴部(11)的插座(2);嵌合安装在所述插座(2)内壁的衬套(3),所述衬套(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挠性件(13)与所述衬套(3)配合形成摩擦结构;锁定结构,用于通过使所述头部(12)相对于所述插座(2)轴向转动小于整圈而将所述轴部(11)锁定在所述插座(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件(13)包括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弹片(13a),所述弹片(13a)上设有组肋(13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上具有外筒部(21),所述插座(2)插孔向外轴向延伸形成内筒部(22),所述外筒部(21)位于所述内筒部(22)的外周呈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止动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嵌合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祥陈伟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兰迪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