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03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申请揭示了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沿道路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蓄水装置和循环利用装置,循环利用装置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蓄水装置;其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抽吸组件与喷淋组件,抽吸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蓄水装置,喷淋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于抽吸组件的另一端;路灯存储供电装置,路灯存储供电装置设于道路本体上,并与循环利用装置电连接。本申请通过蓄水装置对道路本体的雨水进行排放及收蓄,通过路灯存储供电装置向循环利用装置进行供电,再通过抽吸组件抽取蓄水装置所收蓄的雨水,并将其输送至喷淋组件以对道路本体上绿化区的绿化植物进行浇灌,从而对雨水加以利用,有效地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管廊
,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现如今对城市道路的发展需求,一般会对道路设计成透水结构道路,使得下雨时对路面的一部分雨水进行排放,以满足对路面排水的需求。此外,亦会将道路两旁的绿化区设置植草沟或下沉式绿地等排水设计,从而将雨水引导至道路两旁的绿化区,再流入排水管道内进行排放,以减少下雨时道路积水的情况。
[0004]然而,现有的排水结构并没有对流入排水管道的雨水加以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
[0006]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沿道路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蓄水装置和循环利用装置,循环利用装置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蓄水装置;其中,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道路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蓄水装置(2)和循环利用装置(3),所述循环利用装置(3)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装置(2);其中,所述循环利用装置(3)包括抽吸组件(31)与喷淋组件(32),所述抽吸组件(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装置(2),所述喷淋组件(32)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抽吸组件(31)的另一端;路灯存储供电装置(4),所述路灯存储供电装置(4)设于所述道路本体(1)上,并与所述循环利用装置(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2)包括若干根管廊本体(21),若干根所述管廊本体(21)沿着铺设方向依次首尾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31)与所述喷淋组件(32)均有多组并根据所述管廊本体(21)的数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31)包括水泵与抽吸管(311),所述抽吸管(311)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抽吸管(31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道路本体(1)后连接于所述喷淋组件(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缠绕复合管廊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31)还包括连通管(312),所述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紫程宣炯华
申请(专利权)人:智然能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