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93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属于印刷机领域,包括机箱、油墨盒、递墨辊、进墨机构、印刷辊、第一联轴器、第二联轴器、卡接机构、转动轴、驱动电机和压辊;油墨盒滑动设置在机箱内;机箱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油墨盒移动的顶升机构;进墨机构设置在机箱上,进墨机构的输出端与油墨盒连通;递墨辊转动设置在油墨盒内;驱动电机设置在机箱上,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机箱上;卡接机构设置在第二联轴器上;卡接机构与连接轴卡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连接;压辊滑动设置在机箱上;机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辊移动的压紧机构;递墨辊与印刷辊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补充油墨,且能够方便对印刷辊进行更换。且能够方便对印刷辊进行更换。且能够方便对印刷辊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就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而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叫做凹版印刷机。
[0003]现有技术中的凹版印刷机的墨盒不方便快速补充油墨,从而会影响装置的使用,且印刷辊不方便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动补充油墨,且能够方便对印刷辊进行更换的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包括机箱、油墨盒、递墨辊、进墨机构、印刷辊、第一联轴器、第二联轴器、卡接机构、转动轴、驱动电机和压辊;
[0006]油墨盒滑动设置在机箱内;机箱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油墨盒移动的顶升机构;进墨机构设置在机箱上,进墨机构的输出端与油墨盒连通;递墨辊转动设置在油墨盒内;驱动电机设置在机箱上,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机箱上;印刷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第一联轴器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连接轴与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均卡接,且可拆连接;卡接机构设置在第二联轴器上;卡接机构与连接轴卡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连接;压辊滑动设置在机箱上,压辊与印刷辊滑动连接;机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辊移动的压紧机构;递墨辊与印刷辊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上均设置有连接槽;连接轴嵌入设置在连接槽内,连接轴的结构与连接槽的结构相吻合。
[0008]优选的,第二联轴器上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与连接槽连通;卡接机构滑动设置在开口槽处。
[0009]优选的,卡接机构包括卡接套、推动块、第一弹性件和阻挡块;阻挡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联轴器上,阻挡块上设置有开口槽;卡接套滑动设置在开口槽内;推动块设置在卡接套上;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二联轴器的外周侧,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推动块和阻挡块连接。
[0010]优选的,进墨机构包括输送管和油墨罐;输送管设置在油墨盒上,输送管位于油墨盒的一端呈L型结构;输送管滑动设置在机箱上;油墨罐设置在输送管的另一端,油墨罐与
输送管连通,且密封连接,并可拆连接。
[0011]优选的,压紧机构包括滑动柱、滑动块和第二弹性件;滑动柱设置在机箱上,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柱上,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滑动柱上,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和滑动块连接;压辊转动设置在滑动块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中,在对印刷辊进行安装时,将连接轴插入到第一联轴器内,转动印刷辊,使得另一个连接轴对准第二联轴器,朝向远离印刷辊的方向推动推动块,使得推动块带动卡接套移动,使得卡接套露出开口槽,将连接轴推入到开口槽内,使得连接轴位于连接槽内,松开推动块,第一弹性件推动推动块移动,推动块带动卡接套移动,使得卡接套卡在开口槽处,对连接轴进行限位,防止连接轴从第二联轴器上移出,从而能够完成对印刷辊的安装,在需要将印刷辊取下时,则先推动推动块朝向远离印刷辊的方向移动,使得卡接套露出开口槽,使得印刷辊能够绕第一联轴器与转动轴转动连接处转动,从而能够将连接轴从第二联轴器上移出,再将印刷辊从第一联轴器拆下即可,从而能够对印刷辊进行更换;将薄膜的一端穿过机箱,且位于印刷辊和压辊之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二联轴器转动,第二联轴器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印刷辊转动,印刷辊与递墨辊摩擦,带动递墨辊转动,递墨辊将油墨盒内的油墨沾染输送到印刷辊上,从而能够进行印刷操作;顶升机构推动油墨盒向上移动,使得油墨盒带动递墨辊抵在印刷辊上;进墨机构自动对油墨盒内的油墨进行补充,从而能够无需将机箱打开即可对油墨进行补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16]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机箱;2、油墨盒;3、顶升机构;4、递墨辊;5、输送管;6、油墨罐;7、印刷辊;701、连接轴;81、第一联轴器;82、第二联轴器;9、卡接机构;801、连接槽;802、开口槽;901、卡接套;902、推动块;903、第一弹性件;904、阻挡块;10、转动轴;11、驱动电机;12、压辊;13、压紧机构;1301、滑动柱;1302、滑动块;1303、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包括机箱1、油墨盒2、递墨辊4、进墨机构、印刷辊7、第一联轴器81、第二联轴器82、卡接机构9、转动轴10、驱动电机11和压辊12;
[0020]油墨盒2滑动设置在机箱1内;机箱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油墨盒2移动的顶升机构3;进墨机构设置在机箱1上,进墨机构的输出端与油墨盒2连通;递墨辊4转动设置在油墨盒2内;驱动电机11设置在机箱1上,转动轴10转动设置在机箱1上;印刷辊7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701;第一联轴器81与转动轴10转动连接;连接轴701与第一联轴器81和第二联轴器82均卡接,且可拆连接;卡接机构9设置在第二联轴器82上;卡接机构9与连接轴701卡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82连接;压辊12滑动设置在机箱1上,压辊12与印刷辊7滑动
连接;机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辊12移动的压紧机构13;递墨辊4与印刷辊7滑动连接。
[0021]第一联轴器81和第二联轴器82上均设置有连接槽801;连接轴701嵌入设置在连接槽801内,连接轴701的结构与连接槽801的结构相吻合。
[0022]第二联轴器82上设置有开口槽802;开口槽802与连接槽801连通;卡接机构9滑动设置在开口槽802处。
[0023]卡接机构9包括卡接套901、推动块902、第一弹性件903和阻挡块904;阻挡块90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联轴器82上,阻挡块904上设置有开口槽802;卡接套901滑动设置在开口槽802内;推动块902设置在卡接套901上;第一弹性件903设置在第二联轴器82的外周侧,第一弹性件903的两端分别与推动块902和阻挡块904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在对印刷辊7进行安装时,将连接轴701插入到第一联轴器81内,转动印刷辊7,使得另一个连接轴701对准第二联轴器82,朝向远离印刷辊7的方向推动推动块902,使得推动块902带动卡接套901移动,使得卡接套901露出开口槽802,将连接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油墨盒(2)、递墨辊(4)、进墨机构、印刷辊(7)、第一联轴器(81)、第二联轴器(82)、卡接机构(9)、转动轴(10)、驱动电机(11)和压辊(12);油墨盒(2)滑动设置在机箱(1)内;机箱(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油墨盒(2)移动的顶升机构(3);进墨机构设置在机箱(1)上,进墨机构的输出端与油墨盒(2)连通;递墨辊(4)转动设置在油墨盒(2)内;驱动电机(11)设置在机箱(1)上,转动轴(10)转动设置在机箱(1)上;印刷辊(7)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701);第一联轴器(81)与转动轴(10)转动连接;连接轴(701)与第一联轴器(81)和第二联轴器(82)均卡接,且可拆连接;卡接机构(9)设置在第二联轴器(82)上;卡接机构(9)与连接轴(701)卡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82)连接;压辊(12)滑动设置在机箱(1)上,压辊(12)与印刷辊(7)滑动连接;机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辊(12)移动的压紧机构(13);递墨辊(4)与印刷辊(7)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联轴器(81)和第二联轴器(82)上均设置有连接槽(801);连接轴(701)嵌入设置在连接槽(801)内,连接轴(701)的结构与连接槽(801)的结构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联轴器(82)上设置有开口槽(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元升周勇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聪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