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57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储墨盒,储墨盒的一侧设有第一墨槽,储墨盒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墨槽,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一侧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子轴连接有第一印刷凹版,第一印刷凹版的下部插入第一墨槽内,第一印刷凹版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印刷凹版,第二印刷凹版的下部插入第二墨槽内,另一侧支撑板上设置有印刷电眼。通过在第一墨槽内注入浅色透明的油墨,在第二墨槽内注入深色油墨,在第一印刷凹版和第二印刷凹版配合压印辊进行印刷作业时,印刷电眼对第二印刷凹版印刷的深色的图案进行定位,来完成对第一印刷凹版的印刷图案进行定位。的印刷图案进行定位。的印刷图案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凹版
,具体为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凹版印刷机,其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印版下半部分浸在墨槽的油墨中,不断地带走油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不时地往墨槽中添加油墨。目前常规的墨槽结构印制高粘度油墨时,印版高速旋转后把大量油墨带到墨槽刮刀之后,造成油墨向后渗漏,污染严重,清理困难,同时油墨受到印版离心力带墨作用的影响,在墨槽内无法向进墨位回流,供墨速度远低于印版带走油墨,造成进墨位液面低,印版浸墨少,严重影响印刷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0003]如公告号为CN21435480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包括主墨槽、连接主墨槽的回墨槽、可旋转设置于主墨槽上的印版以及对应印版的刮墨刀,所述主墨槽在背离刮墨刀的一端设有供墨管,所述主墨槽与印版之间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印版之间形成供墨通道,所述托盘与主墨槽之间形成不受印版旋转影响的回墨通道,使得印版在旋转过程中油墨能够及时回流,不会大量向后及两侧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上述专利文件中只是通过托盘与主墨槽之间形成不受印版旋转影响的回墨通道,使得印版在旋转过程中油墨能够及时回流,但在印刷图案的油墨接近透明时,上述专利的印刷的所印光点不能被印刷电眼搜索,因此无法对印刷产品进行有效的定位,影响印刷作业的效率。
[0005]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储墨盒,所述储墨盒的一侧设有第一墨槽,所述储墨盒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墨槽,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一侧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轴连接有压印辊,所述压印辊下部与第一印刷凹版和第二印刷凹版的顶端相切;一侧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轴连接有第一印刷凹版,所述第一印刷凹版的下部插入第一墨槽内,所述所述第一墨槽内转动设置有胶辊,所述胶辊与第一印刷凹版相切;第一印刷凹版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印刷凹版,所述第二印刷凹版的下部插入第二墨槽内,另一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印刷电眼;储墨盒的内壁一面设置有第一刮墨板和第二刮墨板,所述第一刮墨板的伸出端抵
靠在第一印刷凹版上,所述第二刮墨板的伸出端抵靠在第二印刷凹版上;第一墨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加墨盒,所述第一加墨盒的底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墨槽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墨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加墨盒,所述第二加墨盒的底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墨槽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墨槽内注入浅色透明的油墨,在第二墨槽内注入深色油墨,然后同步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第一印刷凹版和第二印刷凹版配合压印辊滚动进行印刷作业,印刷电眼对第二印刷凹版印刷的深色的图案进行搜索定位,并同步完成对第一印刷凹版印刷的图案进行定位,来达到对浅色透明油墨的印刷图案的定位。
[0009]本专利技术在印刷作业过程中,通过第一刮墨板和第二刮墨板分别将第一印刷凹版和第二印刷凹版上多余的油墨刮下流回到对应的第一墨槽和第二墨槽内,还可通过定时开启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将第一加墨盒和第二加墨盒内的油墨,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加入第一墨槽和第二墨槽内,为第一印刷凹版和第二印刷凹版提供充足的油墨,保持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切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剖切示意图。
[0011]图中:1、底座;2、储墨盒;3、第一墨槽;4、第二墨槽;5、支撑板;6、第一电机;7、第一印刷凹版;8、第二印刷凹版;9、印刷电眼;10、第一刮墨板;101、第二刮墨板;11、胶辊;12、第二电机;13、压印辊;14、第一加墨盒;15、第一管道;16、第一控制阀;17、第二加墨盒;18、第二管道;19、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储墨盒2,储墨盒2的右侧设有第一墨槽3,储墨盒2的左侧设有第二墨槽4,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右侧支撑板5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型号是TRC28

60,第二电机12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印刷机控制面板的控制端,第二电机12的转子轴键连接有压印辊13,压印辊13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左侧支撑板5上,压印辊13下部与第一印刷凹版7和第二印刷凹版8的顶端相切;右侧支撑板5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型号是TRC28

60,第一电机6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印刷机控制面板的控制端,第一电机6的转子轴键连接有第一印刷凹版7,第一印刷凹版7的下部插入第一墨槽3内,第一墨槽3内转动设置有胶
辊11,胶辊11与第一印刷凹版7相切,可将第一印刷凹版7上油墨中的气泡挤出,提高印刷质量;第一印刷凹版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印刷凹版8,第一印刷凹版7和第二印刷凹版8为冲压一体件,第二印刷凹版8的伸出端转动设置在左侧支撑板5上,第二印刷凹版8的下部插入第二墨槽4内,左支撑板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印刷电眼9,印刷电眼9的型号是CS

16

5T,印刷电眼9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印刷机控制面板的控制端,印刷电眼9的信息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印刷机控制面板的信息输入端;储墨盒2的内壁后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墨板10和第二刮墨板101,第一刮墨板10的伸出端抵靠在第一印刷凹版7上,第二刮墨板101的伸出端抵靠在第二印刷凹版8上;第一墨槽3的前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墨盒14,第一加墨盒14的底端通过第一管道15与第一墨槽3连通,第一管道1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6,第一控制阀16的型号是S4V210

08,第一控制阀16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印刷机控制面板的控制端,第二墨槽4的一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墨盒17,第二加墨盒17的底端通过第二管道18与第二墨槽4连通,第二管道18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9,第二控制阀19的型号是S4V210

08,第二控制阀19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印刷机控制面板的控制端。
[001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在第一墨槽3内注入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储墨盒(2),所述储墨盒(2)的一侧设有第一墨槽(3),所述储墨盒(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墨槽(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5),一侧所述支撑板(5)的下部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转子轴连接有第一印刷凹版(7),所述第一印刷凹版(7)的下部插入第一墨槽(3)内,所述第一印刷凹版(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印刷凹版(8),所述第二印刷凹版(8)的下部插入第二墨槽(4)内,另一侧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印刷电眼(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印刷多墨槽凹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盒(2)的内壁一面设置有第一刮墨板(10)和第二刮墨板(101),所述第一刮墨板(10)的伸出端抵靠在第一印刷凹版(7)上,所述第二刮墨板(101)的伸出端抵靠在第二印刷凹版(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印刷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戊申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恒业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