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打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81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打夯装置,其包括风镐主体、套筒、夯体和牵引绳,风镐主体上装设作业钎,并驱动作业钎在一定的驱动行程内往复运动,位于套筒底部的夯体在作业钎的反复冲击下,可以完成对作业区域的打夯作业,夯实浇注料修复后可完成夯实工作,夯实完成后用煤气火将浇注料彻底烤干后方可进行出铁,如此完成修补作业,修补完成后用天车吊运沟盖板到原位即可,且在作业钎的冲击过程中,牵引绳限制套筒的分离,使得套筒始终套设在作业钎上,保持作业的可靠性,延长铁沟修复使用寿命,避免了人员在铁沟附近长时间作业发生烫伤和中暑,减少了作业时间,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打夯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高炉冶金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在线打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0003]随着现代高炉出铁技术的发展,高炉出铁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高炉炉内压力不断增大,出铁场出铁量增多,出铁时渣铁量也在增加,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有三座高炉,一二高炉各有三个出铁场,三高炉有四个出铁场,铁沟、渣沟全部使用浇注料进行浇注,在钢结构内砌筑耐火砖,然后固定好模具进行浇注处理,当铁沟、渣沟的沟底被侵蚀到永久层(约占第一次浇注厚度的一半),一般为该出铁场出铁量17万吨时,进行停场周期性修补,每个停场重新浇注周期大概在60天,即当渣铁沟被侵蚀到永久层后停止该出铁场的使用,放掉残铁,将铁沟、渣沟用钩机、风镐等工具打成麻面,清理干净残渣铁和残料,码放好模具进行重新浇注。主铁水沟、铁沟、渣沟每日需处理的渣铁量很大,出铁时间60天的周期里通常需要对局部被侵蚀严重的主铁水沟进行修复2

3次,铁沟、渣沟需要进行4

6次的局部修补工作,防止被侵蚀到永久层,主铁水沟修补需要先将铁水放出(铁沟、渣沟修补可清理后直接修补),通常5个人采用风镐等工具清理残余铁渣,然后填补浇注料,由于没有专用夯实装置,且铁沟、渣沟宽度较窄形状为U形,通常作业人员采用人踩等简单方法进行夯实浇注料,无法保证浇注料的夯实,主铁水沟、铁沟、渣沟的修复效果得不到保证,且作业环境恶劣,极易发生烫伤和中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在线打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修补作业危险且修补效率低、修补后使用周期短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在线打夯装置,其包括:
[0007]风镐主体,所述风镐主体上活动连接有作业钎,并用于驱动所述作业钎往复运动,所述作业钎远离所述风镐主体的一端具有平端面,所述风镐主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
[0008]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作业钎上,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连接部;
[0009]夯体,所述夯体固定设在所述套筒一端,以使所述作业钎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冲击所述夯体;
[0010]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以限制所述套筒的位移行程。
[0011]进一步地,所述风镐主体与所述作业钎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壁与所述作业钎外壁之间设有间隙。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采用钢丝绳。
[0016]进一步地,当所述作业钎端部与所述夯体接触时,所述牵引绳具有40

60mm的富余连接量。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夯体上设有垫块,以使所述作业钎冲击在所述垫块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垫块延伸至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夯体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夯体与所述套筒、所述垫块之间分别焊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21]本申请通过在风镐主体上活动连接有作业钎,并通过风镐主体工作驱动作业钎往复运动,作业钎远离风镐主体的一端具有平端面,风镐主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套筒套设在作业钎上,套筒远离风镐主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筒,套筒上设有第二连接部,夯体固定设在套筒一端,以使作业钎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冲击夯体,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牵引绳,以限制套筒的位移行程,在实际作业过程,将风镐主体上装设作业钎,通过风镐主体的操作,以使作业钎在一定的驱动行程内往复运动,位于套筒底部的夯体在作业钎的反复冲击下,可以完成对作业区域的打夯作业,夯实浇注料修复后可完成夯实工作,夯实完成后用煤气火将浇注料彻底烤干后方可进行出铁,如此完成修补作业,修补完成后用天车吊运沟盖板到原位即可,且在作业钎的冲击过程中,牵引绳限制套筒的分离,使得套筒始终套设在作业钎上,保持作业的可靠性,延长铁沟修复使用寿命,避免了人员在铁沟附近长时间作业发生烫伤和中暑,减少了作业时间,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线打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风镐主体;11、作业钎;12、第一连接部;2、套筒;21、第二连接部;3、夯体;4、牵引绳;5、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0026]如图1所示,一种在线打夯装置,其包括风镐主体1、套筒2、夯体3和牵引绳4,其中:
[0027]所述风镐主体1上活动连接有作业钎11,并用于驱动所述作业钎11往复运动,所述作业钎11远离所述风镐主体1的一端具有平端面,所述风镐主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风
镐主体1是手持的风动工具,用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进而驱动装配后的作业钎11进行往复运动,其中作业钎11一端设置的平断面,第一连接部1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风镐主体1的外壁上。
[0028]所述套筒2套设在所述作业钎11上,所述套筒2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套筒2的外壁上。
[0029]所述夯体3固定设在所述套筒2一端,以使所述作业钎11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冲击所述夯体3,当夯体3静置在待打夯区域时,在风镐主体1的作用下,作业钎11往复运动并冲击夯体3,形成打夯作业。
[0030]所述牵引绳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之间,以限制所述套筒2的位移行程,进而避免在移动风镐主体1的时候,套筒2从作业钎11上脱落,在移动作业区域时,保持可靠性。
[00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风镐主体1上活动连接有作业钎11,并通过风镐主体1工作驱动作业钎11往复运动,作业钎11远离风镐主体1的一端具有平端面,风镐主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套筒2套设在作业钎11上,套筒2远离风镐主体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筒2,套筒2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风镐主体,所述风镐主体上活动连接有作业钎,并用于驱动所述作业钎往复运动,所述作业钎远离所述风镐主体的一端具有平端面,所述风镐主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作业钎上,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连接部;夯体,所述夯体固定设在所述套筒一端,以使所述作业钎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冲击所述夯体;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以限制所述套筒的位移行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镐主体与所述作业钎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壁与所述作业钎外壁之间设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月王仲民石存广陆晔张小兵孙云鹏郑雅青朱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